腸道免疫與發炎生物學研究室
我們探討腸道免疫系統在健康與疾病中的角色。尤其是宿主免疫、共生微生物、病原體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與腸道免疫恆定的關係。
在充滿了共生微生物(細菌、病毒、真菌)的腸道中,腸道免疫系統是如何在此環境中,還能有效抵抗致病病毒與伺機型真菌的入侵,是我們最想探討的問題。我們的腸道免疫系統到底是藉由哪些分子來調控特定的免疫細胞以達成腸道平衡 (intestinal homeostasis)?如果腸道平衡被破壞了,對於健康與疾病的影響又是什麼?簡單地說,我們想知道,腸道免疫系統如何讓腸道在這麼多樣的環境中, 保持不發炎呢?
本研究室以基因改造小鼠與小鼠疾病模式在細胞和分子的層面上來探討腸道免疫系統於健康和疾病中的角色。動物實驗、細胞培養、流式細胞分選、影像分析、次世代定序與系統生物分析為我們最常使用的研究方法。歡迎對於免疫學與細胞生物學有興趣的同學加入我們的研究團隊。
了解嗜中性白血球胞外網狀結構調節腸道免疫的機制:
白血球作為免疫系統之中的一員,會第一線保護我們的身體抵抗外來病菌的入侵。請問妳/你知道嗜中性白血球是如何協助抵抗腸道的病菌侵害嗎?請問妳/你知道本應保護我們的嗜中性白血球可能反過來傷害到我們嗎?這些影響會導致身體出現那些問題呢?嗜中性白血球、外來病原體與腸道細胞在腸道中交織的愛恨情仇尤為複雜,等待著人們抽絲剝繭一步步解開。
以腸道免疫學的觀點與腸腦軸的角度來剖析巴金森氏症的致病機制:
為什麼部分的巴金森氏症病人,早在動作障礙症狀出現的十多年前,就已經有嚴重便祕的現象?請問妳/你知道,堆積在巴金森氏症病人腦內多巴胺神經元中的 alpha-synuclein 是源自於腸道神經嗎?這一切的起源,是不是因為環境與特定基因變異,導致腸道免疫細胞作怪,進而促進了巴金森氏症的形成?一起從腸腦軸的角度,來研究巴金森氏症的致病機制。
從腸道免疫系統與代謝體學的角度來探討腸道共生真菌造成伺機性感染的致病機制:
請問妳/你知道,臨床上造成念珠菌血症的真菌,是來自於受感染者自己腸道內的共生真菌嗎?(對,你的腸道裡面除了共生細菌與共生病毒之外,也有共生真菌)。腸道免疫系統是怎麼看待這些共生真菌的?這些共生真菌又是如何與腸道微環境交流,影響了我們的生理反應?結合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兩大領域,從宿主與微生物交互作用的角度,來研究共生真菌在健康與疾病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