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脊椎動物演化及多樣性實驗室
Lab of evolution and diversity of fossil vertebrates
Our lab is trying to reconstruct the biodiversity in the deep past so that we can understand the origin of modern biodiversity and how it might evolve in the future.
Fossil hunting and digging
Fossil preparation
Examination and measurement
Study on the morp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
Modified from Tsai & Chang, 2019
Publication
你知道、聽過「化石」,但你有近距離的看過、摸過真正的化石,或甚至將化石拿在手上仔細的觀察其形態過嗎?
我們實驗室就是研究化石,主要是研究脊椎動物的化石。許多人有的疑問就是,那要如何研究、又是能研究出什麼東西呢?
我們的工作就是透過觀察其化石的形態,並藉由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及和其他的化石還有現生的骨骼標本做形態特徵上的比對,從而鑑定出該研究中化石的分類地位。
確定了眼前的化石是隸屬於什麼類群的生物後,我們就可以來談像是這個化石在演化的歷程中佔有了什麼角色、和其他已經滅絕或是現生生物的親緣關係、或是其生物地理變遷、古生態等的意義等。
另外,研究這些已經死很久的生物化石,其實對於未來的展望是會有很積極的認識意涵,因為我們可以來談「保育古生物學」,而不是只有一般常聽到的「保育生物學」,畢竟我們如果沒有了解從過去到現在全面性的演變過程,我們如何能夠有真正長遠的眼光來「保育」生物多樣性呢?
主要從化石來瞭解、探索海洋哺乳動物在全球海洋環境中的演化歷程(尤其是大型鯨魚,如鬚鯨類群)。海洋哺乳動物的化石保存基本上都是骨骼結構,所以一部分的研究也會牽涉或利用現生海洋哺乳動物的骨骼標本來探討他們的形態演化等。
解開台灣及其周圍海域在不同地質時代的脊椎動物化石多樣性(如中新世、上新世和更新世等)。希望可以全面的建構出台灣脊椎動物多樣性的演變過程,也可以從這裡了解我們現在在台灣所觀察到的現生脊椎動物多樣性起源及其時間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