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簡報 > 計畫要素
1.專題研究計畫的研究如何與學校的教學課程結合
在本次的專題研究中,我們透過蒐集與閱讀網路資料、設計訪問題綱及撰寫網站內容,應用了語文領域的訓練。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學習如何分析與理解資訊,最後整理訪談內容並撰寫成完整的研究報告與網站文本。社會領域的學習則讓我們更深入了解葡萄產業的經營模式、市場競爭與農業轉型所面臨的挑戰。自然與科技領域幫助我們理解葡萄的生長條件,包括土壤、水分、病蟲害管理等技術,並觀察其生長變化。運用數位工具進行資料整理與網站製作,則與資訊科技課程相呼應。團隊合作進行討論與分工,克服時間與技術上的挑戰,則是綜合領域學習的應用,讓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
2.使用哪些資訊科技完成專題研究計劃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運用了多種數位工具與設備,完整地蒐集並整理與葡萄產業相關的資料。首先,我們透過連網的平板電腦與桌上型電腦搜尋葡萄種植技術、經營模式及地方特產發展的相關資訊,並使用 Padlet 平台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類整理,方便後續的檢視與分析。
在實地訪談與參訪過程中,我們運用多樣化的工具,包括平板電腦、錄音筆、手機及筆記型電腦,詳細記錄過程中的內容。無論是錄音、拍照還是錄影,都幫助我們完整保存訪談資訊,同時也透過筆記方式整理關鍵細節,確保所有資料皆有完整的依據。
回到校內進行討論時,我們使用觸控螢幕或投影機將資料呈現在大畫面上,方便全體成員共同檢視與討論。各組成員則使用平板電腦進行即時編輯,撰寫共用文件內容,確保團隊協作的同步性與效率。在每一次的討論後,我們都將資料進一步整理,為研究成果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後,我們將整理過後的研究資料製作成網站,以視覺化且生動的方式展示研究結果。
3.地方上的其他成員如何提供協助或志願協助你們的專題研究計畫
學校提供了本次專題研究所需的數位設備與場地,如平板電腦、錄音筆、智慧教室與電腦教室等,讓我們能夠順利進行資料蒐集與整理。此外,老師們在課餘時間指導我們分析資料、規劃訪談內容,甚至犧牲假日陪同我們進行實地參訪,讓我們能更深入了解大村鄉的葡萄產業。
我們也感謝家長們的支持,協助接送我們到校或外出訪談,使研究過程更加順利。特別感謝大村的葡萄農戶與業者,在百忙之中接受訪問,為我們分享種植經驗與產業挑戰,讓我們能以更宏觀的角度理解整個葡萄經營模式。他們不僅提供第一手的產業資訊,還讓我們親身體驗葡萄園管理的細節,使我們對農業發展與永續經營有更深刻的認識。這次研究讓我們獲益良多,也希望能透過網站推廣,讓更多人看見大村葡萄的獨特價值。
4.專題研究計畫如何透過與個人、團隊的接觸來扮演「大使」的角色
我們在這次研究中擔任大村葡萄文化的推廣大使。透過實地訪談、調查研究、數據分析、文獻資料整理與網站製作,我們向更多人介紹大村葡萄的種植歷史、產業發展與農民經營模式。此外,我們也關注智慧農業與永續經營對葡萄產業的影響,並透過數位化展示,讓大眾能夠更深入了解大村葡萄的獨特價值及其在市場上的轉型與挑戰。
5.專題網頁作品智慧財產權說明
本專題研究網頁之所有相片、資料、圖片來源,由研究計劃小隊自行拍攝製作撰寫,部分由相關人士提供。若有其他參考資料均已註明來源。
6.專題研究計畫對我們產生的影響和衝擊
在這次特別的研究中,我們深入探討了大村鄉這片土地上超過半世紀的葡萄種植歷史。大村鄉以巨峰葡萄聞名,全盛時期葡萄種植面積曾達700公頃,隨著市場轉型,如今仍是全台鮮食葡萄的重要產地之一。我們發現,當地農民透過技術創新,如疏果、套袋與病蟲害管理,不斷提升葡萄的品質,使其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力。
為了分享這段豐富的產業故事,我們蒐集了大量資料,並進行了農戶訪談與實地考察,最終製作了一個專屬的網頁,讓更多人能夠了解這個具有代表性的葡萄產業發展歷程。我們希望,透過這次研究,讓更多人看見大村鄉如何結合智慧農業與觀光產業,持續推動葡萄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7. 發現、教訓和驚奇
參與這項計畫讓我們深入了解彰化不僅以農業發展聞名,還是全台鮮食葡萄的重要產地,特別是大村鄉的巨峰葡萄產業,對地方經濟有著深遠影響。此外,彰化的農業特色不僅限於葡萄,還包括水稻與其他精緻農產品。透過這次研究,我們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大村葡萄的獨特價值,進一步推動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同時提升地方品牌的能見度,吸引更多消費者與遊客關注並支持在地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