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簡報 > 計畫總覽
1.競賽類別
地方特色產業
2.研究主題名稱
紫鑽葡萄的美麗與哀愁
3.地方社區說明
大村鄉位於彰化平原中央偏東位置,地理特徵呈現東西綿長、南北狹窄的狹長型態。東部以八卦山脈屏障嶺為界,與芬園鄉相鄰;南邊與員林市及埔心鄉接壤;西側毗鄰埔鹽鄉與秀水鄉;北部則與花壇鄉相接。本研究聚焦於我們社區所在的大村鄉地區,該地地形平坦,地勢東高西低,輪廓略呈倒三角形。石苟埤圳自東南向南北縱貫本鄉東部,農田集中於東北地區,相較之下,中山路以西的農田則零星分布於聚落之間。
大村鄉長期以來以農業為主,作物以水稻和葡萄為主導,特別是巨峰葡萄種植享譽全台,成為地方特產的代表。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與農業結構的改變,傳統農業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市場競爭加劇、農業效益降低以及永續發展議題的壓力。在此背景下,我們的研究以大村鄉的葡萄產業為主題,旨在探討這一傳統特產如何透過智慧農業與永續發展策略實現突破。
4.專題描述
巨峰葡萄自1964年引進台灣後,成為彰化大村鄉的重要農產。大村鄉因氣候適宜、土壤肥沃,使巨峰葡萄得以良好生長,並發展出獨特的栽培技術,如疏果、套袋與病蟲害管理,以提升品質與產量。近年來,產業發展更趨向精緻化與市場導向,透過產銷班合作,提高競爭力。病蟲害防治方面,農民運用波爾多液與有機資材降低農藥使用,確保果品安全。整體而言,大村葡萄產業在技術革新與市場行銷的推動下,不斷提升品質,成為台灣代表性的葡萄產區。
5.研究計畫概要
(1)研究目的
●探討葡萄種植的方法與技術,了解其在不同環境下的栽培模式與關鍵因素。
●理解葡萄產業的經營模式,包括品牌建立、行銷策略及永續發展實踐。
●實地參訪並體驗葡萄相關企業的經營模式,分析其成功案例與挑戰。
(2)研究方法
本次專題研究採用以下方法與步驟進行:
●資料蒐集:透過網路和文獻查閱,收集有關葡萄種植技術、產業經營模式及相關市場資料。
●訪談規劃:尋找適合的訪談對象,例如葡萄農戶、加工業者或地方品牌代表,並確認訪談時間與內容。
●實地參訪:參觀當地葡萄園及相關企業,親身體驗其經營模式,同時進行拍照與錄音記錄,以保存實地觀察的資訊。
●資料整理與成果呈現:將蒐集到的資料與參訪經驗進行整理,撰寫研究心得,並製作網頁以展示研究成果,向外界推廣大村鄉葡萄產業的特色與價值。
6.網路環境與資訊設備
●目前現有一間電腦教室,學生用桌上電腦數量為30台。
●各班級教室內均有桌上型電腦及單槍投影機,部分班級於2020年增設75吋大型觸控螢幕及相關智慧化設備供教師上課使用。
●校舍範圍內可透過WiFi無線上網。
●學校有80台平板可以手持使用。
7.我們必須克服的問題
在這次比賽和研究項目中,我們來自不同年級和班級,所以很難找到時間一起討論。去採訪時,有時候會聽不太懂對方的話,讓我們有點困惑。另外,我們在使用一些資訊設備時遇到困難,還好有老師指導,才能順利完成任務。我們收集了很多網路資料,但不太會分辨資訊的真偽。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學會了如何選擇可靠的資料來源,並判斷資訊的可信度。透過實地訪談,我們獲得了豐富的資料,但也面臨大量資訊的整理與理解,特別是處理專業術語時,需要不斷摸索,才能更全面掌握研究內容。這次經驗讓我們學到許多新技能,也讓我們更有信心面對未來的挑戰。
8.研究心得
本次研究以大村鄉的巨峰葡萄產業為核心,透過資料蒐集、實地考察與訪談,深入了解葡萄的種植技術、經營模式與市場發展。我們不僅學習到疏果、套袋與病蟲害管理等技術,還認識到農民如何透過品牌建立與精緻包裝提升競爭力。此外,我們也探討葡萄產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氣候變遷與勞動力短缺等挑戰,並思考智慧農業與觀光農業可能帶來的突破。我們在研究過程中提升了資料整理與分析能力,學會分辨資訊真偽,並透過團隊合作克服時間與技術上的困難。這次研究讓我們對家鄉產業有更深的認識,也希望能透過網站推廣,讓更多人了解大村葡萄的獨特價值與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