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13學年課程架構
二、113學年課程執行紀錄
Reduce Single-Use Plastic
減塑是我們的生活日常,承襲前幾年的課程基礎,課程實施除了教師帶領學生將減塑的理念化為實際行動外,本學期本校甚至與馬來西亞的山打根聖願中學(Sandakan Vision Secondary School in Malaysia)進行跨國課程的共備與合作,各班學生們在課程中,以小組的形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形式帶領學生進行臺灣的減塑專題探究,並且將專題探究的成果分享在Padlet平台,進行跨校交流,彰顯我國對於減塑重視與價值。以下為本校學生專題探究作品Padlet,分享給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夥伴學校樂見兩校跨國合作課程,也帶領學生進行專題探究合作,也規劃學生於課程之中進行馬來西亞減塑專題探究,並且和我們的師生共同分享。為落實減塑理念、跨國合作以及在真實情境中運用雙語,雙方師長皆引導學生欣賞學生的專題作品,並採用英語和中文的形式進行回饋。以下為馬來西亞的學生作品Padlet平台。
為呼應永續發展目標─SDG14水下生命的精神,以及透過跨國合作促進多元文化的理解與相互學習,本學期另一項突破性的學習在於邀請所有的學生們,一同為減塑許下承諾,撰寫雙語版的減塑行動宣言,搭配乘載著海洋意象的臺灣文化寶盒,內容涵蓋具代表性的各式海味零嘴,寄送至馬來西亞聖願中學(Sandakan Vision Secondary School in Malaysia),深化跨國交流的情誼。
臺灣文化寶盒各式海味零嘴的簡介卡
學生撰寫的減塑行動宣言卡
馬來西亞收到本校寄送的臺灣文化寶盒,將開箱的過程紀錄剪輯成影片,與我們分享Snack Tasting的歷程。他們也將減塑化為實際行動,到在地超市分送環保購物袋。相關影片如下所示。
Reduced Inequalities
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0「減少不平等」,為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不平等,教師設計了一系列課程與活動,透過影片觀賞、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等,引導學生深入探討不平等議題。教師鼓勵學生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思考社會上各種形式的不平等現象,例如:貧富差距、性別議題、種族歧視等,並引導學生了解這些不平等現象背後的社會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