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

壓力大頭痛

戴銘宗物理治療師

個案:30多歲女性上班族。

症狀:症狀述說主要在於頭頂上頂骨與顳骨的交接處有漲痛感覺,常常漲痛就是一整天,曾經做過比較有效的治療是放血,個案感覺對於放血治療的效果覺得不錯,會有立即放鬆的效果,據個案描述症狀減輕大約1各禮拜左右,之後又復發,因個案不敢再ㄧ次嘗試頭皮放血。

評估

1. 兩側C 0C 1關節活動度緊繃,有異常壓痛感,而兩側C 1C 2關節活動度則是過度鬆弛,也有異常壓痛感。。

2. 枕骨下肌群緊繃。

處理重點

1. 鬆動上頸椎。

2. 眼外肌鍛鍊。

結論

處理完後個案漲痛的感覺由十分減至五分左右,一個療程6次治療後約半個月的時間,現在個案已半年多都不在感覺到漲痛了。

頭痛三十幾年了

戴銘宗物理治療師

個案:三重 蔡太太。

症狀:個案敘述頭痛已經30多年了,有時痛起來真想去撞牆,嚴重頭痛的症狀特別是發生在天氣變冷時,平時只是小痛,另外個案本身也有胃痛一段時間了。

評估

1. 頭顱骨人字縫多處壓痛、枕骨頂骨交接處、乳狀突邊緣等等。

2. 個案感覺疼痛處去觸摸時會有軟軟腫脹感。

3. 特殊神經血管反射點(迷走神經)。

處理重點

1.顱薦骨調整術(craniosacral technique)。

2.頭皮筋膜處理。

3.神經血管反射點。

結論

此個案經過3次處理後症狀已有改善,雖然還是會痛,但像這幾天天氣變冷時,已經不會像之前痛到想撞牆。

討論

像個案痛的那麼久了,頭痛的本質已經不單純是功能性的,可能還包含心理與身理方面的眾合影響,所以我先由與自律神經系統有關的激痛點與反射點下手處理,而不先處理上頸椎等問題。

1.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針對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研究最深入的就是Simons和Travell這兩位學者,根據他們的研究指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除了局部之酸痛外,還會伴隨有自律神經症狀等等,也因為如此有時針對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激痛點(trigger point)作治療,常可以治療一些疑難雜症,例如有些病患可能伴有失眠焦慮等問題,但卻被診斷為焦慮症、慮病症、憂鬱症,長久治療不見起色。

頭痛痛到眼睛裡

戴銘宗物理治療師

個案:三重 陳太太。

症狀:肩頸容易酸痛,尤其是疲勞還會出現頭痛現象,嚴重時會痛到眼睛裡。

評估

1.左邊上頸椎C 0C 1與C 1C 2活動度下降,壓迫C 1C 2會出現頭痛現象。

2.皺眉肌與上眼框內緣有壓痛點。

處理重點

1. 上頸椎C 0C 1與C 1C2。

2. 皺眉肌與上眼框內緣。

結論

此個案經過4次處理後症狀既完全改善。

討論

Bulter(painful minor intervertebral dysfunction理論的作者)這位學者在多年的臨床經驗下發現頸椎C 1C 2C 3的問題會造成皺眉肌出現壓痛點,而一指刀手法在處理頭痛問題上也會針對上眼框邊緣去處理,處理完這些地方,個案通常會感覺眼睛變亮了、頭腦變輕鬆了,以下將針對這幾點去做探討。

(1)上眼瞼肌:

上眼瞼肌主要是由骨骼肌所組成,這部份的肌肉是由腦神經中的動眼神經所支配,另外,上眼瞼肌中含有小部分的平滑肌,這部份是由頸椎交感神經節所支配。

2)皺眉肌:

皺眉肌是由顏面神經的顳分枝(temporal brances)與顴分枝(zygomatic brances)所支配。

Schmidt(1977)統合了一些研究報告,設定了一個理論,如下圖,這是所謂的筋膜內循環迴路(intrafascial circulation loop),在處理肌筋膜組織中,大部分的感覺接受器是來自間質接收器(interstitial receptor),它們的活化會刺激自律神經系統改變筋膜微動脈與微血管的局部壓力,可以降低交感神經的活性。

另ㄧ位學者Gellhorn的研究結果顯示,提出第二個自律神經回饋路徑,因為間質接受器可以激發增加迷走神經的張力,進而影響對下視丘的趨養性(trophotropic)調節,跟據這種效用會導致整體性的神經肌肉、情緒、皮質與內分泌的改變,產生深層的放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