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功隨筆之二 心的聲音 氣在傾聽

   練功隨筆之二 心的聲音 氣在傾聽  作者: 林釗誠教授 日期:2010/01/28

自去年入冬後,天天清晨步行到台南公園練功。

在步行中,很自然的進入氣動狀態。常感到自己如上了發條的玩具人般,開關一鬆,兩腳自動的向前走。遇到階梯,跨過,遇到紅燈,停止。順其自然。

就這樣,一路走到南二中對面的公園入口。沿著曲折的小徑,經過遊樂場,來到小徑盡頭,左轉上了階梯,進入司令台旁一片種了數十株南洋杉的林子。

氣引領我在某一株前停下腳步,摘眼鏡,閉目。進入更深的氣功態。

有時會凝止不動一段時間。全身如導電體般,任令林氣如細細的電流,由頭頂貫穿全身,引發極微弱、短促但卻清晰的震顫。

有時站不到五分鐘,便緩步走走停停,離開林子。循著原路往回走,沿路感應來自四面八方、肉眼看不見的樹氣。

有一天在台南儒教會共修,和吳教授及同修談起這段經過。我興致勃勃說著這座美麗公園林氣之豐沛充盈,超乎想像。

「在那裡練功,常常感到自己被一大片柔和而綿密的氣包覆。非常溫暖。」

或許,那就是最原始的母親懷抱。我當時這麼想,但沒說出口。

「以前我以為那片南洋杉林裡的氣,最吸引人。現在發現,對我而言,最好的林氣不在那裡。」我說。

「或許是這樣,所以身體裡面的氣,會把我帶開,不讓我在那裡練。」

「在那裡練功的時候,你會打赤腳嗎?」一位也在公園練過功的同修問。

「我都穿鞋。」我解釋說:「因為南洋杉林裡沙土多,而且我常一面練,一面在公園裡走。怕踩到玻璃或釘子。」

「它之所以帶著我走,應該是要帶我去尋找最好的氣。」我又說:「不,不應該說最好的氣,應該說是我的身體最需要的氣。」

說完這些話後,我突然有些後悔,覺得自己可能太主觀和武斷。因為這些日子氣引領我繞行其它被巨樹群包圍的小徑時,多只在某一棵巨樹前稍作逗留,彷彿與樹氣交流,隨後即離去,另覓目標,並未停下來練功。

說不定,不是這麼回事。我不禁暗想。

這個念頭很快被拋諸腦後。

當天下午,照常到台南公園練功,依舊腳隨氣動,穿梭在樹群裡。

充沛的林氣仍是源源而來,讓我驚嘆於它們樣態的豐富。

甚至,有一種感覺,覺得那不是成片的林氣而已。

而是一大片又一大片接連而來。層層相銜,漸次呈現出厚重感。

但厚重中不失綿密和柔和,令我感到很舒適,絲毫沒有壓迫感。

翌日清晨再到台南公園,仍先走進南洋杉林裡,但只稍稍站立,兩手即反復梳頭,然後,挪步離開。

在氣的帶領下,走到遊樂場對面一小塊黃泥地才停下腳步。

當時眼前聳立著兩棵枝葉茂密的大金龜樹,和幾株叢生而枝幹細長的黃椰子樹。

本來以為還是像以前一樣,稍作逗留,感應樹氣後即會離去。不料這次身體卻晃動起來,後仰前彎,做了舒展動作。

然後抬腳,脫鞋襪,赤腳練起功來。迥異於之前的穿鞋練功。

踩在泥地的腳丫,感受到冰涼潮濕的土氣,慢步旋轉繞了幾圈後,張口叫了數聲,覺得濁氣由胸腔排出。

連叫兩次,即凝止不動。

一股酸味梗在喉間,久久不去。

那似乎是存積在胃內的惡濁之氣,經排出後,所殘留的餘味。

這裡的林氣,就是此時此刻最適合我身體需求的氣吧。我突然憶起前一天和同修們的對話。

心的聲音,莫非身體裡面的氣,聽的見﹖

以前我常有這樣的懷疑,覺得即使再細微,再不經意所發出的心的聲音,緃然只是一聲短短的嘆息,氣,也總在練功時,會以同樣細微而不經意的方式,讓我感覺到它有在傾聽。

這種體會已不只一次。

這時,我又深深的感覺到,它確實有在傾聽。

因為它有在傾聽,因此,才會讓我在黃泥地裡練功,並且,赤著腳踩在土裡。

並且,不止一次。

之後我改穿拖鞋步行到公園,常常都在南洋杉林,或某一小徑的某一棵巨樹前,赤腳行氣。

我真的深深的感覺到,氣,確實傾聽了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