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功隨筆之一 氣動拜孔聖 進入恍惚之境

練功隨筆之一 氣動拜孔聖 進入恍惚之境    作者: 林釗誠教授 日期:2010/01/23

九十九年一月十六日下午,在台南儒教會二樓道場共修,靜坐不久,即進入氣動狀態。約莫十來分鐘,氣帶著我起身,下樓。

步下階梯時,氣在身體裡形成的那股力量,柔若游絲,卻隱約透著讓人無法抗拒的強度。它或牽,或拉,或推,讓我不得不一步步緩緩下階梯,轉彎,並走出門口閒晃幾步。

而後,再轉身進門,走到一樓供奉孔子塑像的神桌前,站定,合十禮拜,結手印。

禮拜時曾閃過一個念頭:在神桌前練功,不知孔老夫子會不會示現?念頭才過去,即感到身體起了一種變化,氣上浮,入於頭,散於全身,整個人因而逐漸進入強烈的恍惚狀態。

恍惚之中,全身有如被一種矇矓而細微至肉眼看不到的震動所籠罩。震動極微也極快,在身體的裡裡外外形成一圈又一圈,似可感又似不可感的微波,來來去去,起起伏伏。

回想起來,當時閉目中恍惚有念,恍惚無念,恍惚有我,恍惚無我,恍惚存在,恍惚不存在。恍惚浮沈於氣海之中。恍惚浸淫於電流裡面。恍惚周身閃著點點亮光。而全身除了偶而出現微微的手肘和腕擺動,以及近半年來常見的乾梳頭等小動作外,無法移動寸步。甚至有一段時間凝止不動。

但凝止不動中,仍可感到那發自於體內,交感於體外,極其細微的震動。耳邊也清楚聽見留守一樓的世森,與一名偶然來參訪的一貫道女信徒的談話。

兩人一問一答,歷時應有一、二十分鐘,句句入耳。

談話中,女信徒似乎來回走動,以眼睛梭巡書架上的書。離開前,聽到她要求借一本書,也聽到世森要她填寫報名表。

「他在做什麼?」在這過程中,她看到我站在神桌前的背影曾問道。

我也聽見了。曾好奇想看她的樣貌,但無法轉身。想說話,也無法開口。

「他在練功。」世森回答。

「你覺得這是入定嗎?」收功後,進行討論,我報告了這段經過,吳教授問我。

「我不能確知是不是?」我說。

對於入定,我未曾親證,因此確實被問住了。但答話時,腦海卻不自覺閃過虔誠基督徒常掛在口中的宗教體驗:「聖靈充滿」。

這天下午的恍惚感,是否是一種「聖靈充滿」呢?我暗想。不過後來自己又覺得荒謬。

因為,從練功角度來看,這種恍惚感其實只是單純的氣功態,其中有心靈、意念與外在環境交相感應的因素,或許不能明白解析,但並無神秘可言,也無任何宗教意義,更無令人無法理解的神怪或靈異現象。

如果這兩者有什麼共同處,勉強說來,或許是它們都令人感到很美妙,很舒服。甚至令人想常住其中,不想出離—當時我就這麼奢想過。

不過,當氣動停止,收了功,這種恍惚感就隨著氣的散去,而自然消失的無影無蹤,令人想不出離也難。

就此而言,它是入定嗎?坦白說,我還是不能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