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相應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宗教與文化研究室」

原始佛教讀書會

【相應部選讀•第五單元:比丘尼相應‧2003/5/17】

主講人:釋智學(王翠玲)

 

釋智學:今天所講的這些比丘尼都是證悟得果的,在南傳的《長老尼偈》裡有述說開悟的,這也就是阿羅漢或者是長老比丘尼,首先請翻到元亨寺版的第218頁「比丘尼相應」。另外,今天所發的講義裡有關比丘尼的簡介主要是出自日本學者赤沼智善所編《印度佛教固有名詞辭典》所記載,藉以對比來看,幫助很大。這是因為一開始實在不能確定其內容到底是一個開悟者的境界,或者是修行當下的心境,然而若從對比來看的話,就可以發現他所記載的一方面既是當下的心境,另一方面也屬於開悟的偈。

那麼請大家先看第一則「阿羅毘迦」(Aļavikā),這「阿羅毘迦」是一個比丘尼的名字,經文為: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阿羅毘迦比丘尼清晨,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於舍衛城乞食後,收鉢,入於暗林以求遠離。」「時,惡魔波旬欲令阿羅毘迦比丘尼生恐怖,毛髮豎立,以捨遠離,而詣阿羅毘迦比丘尼之處,詣已以偈語阿羅毘迦比丘尼曰:世間無由出,遠離欲何為,還味諸欲樂,勿至後成悔。」「時,阿羅毘迦比丘尼作如是思惟:『語此偈是誰?人耶非人耶?』」「時阿羅毘迦比丘尼作如是思惟:『此惡魔波旬,令我起毛髮豎立之恐怖,欲使去遠離,而唱偈。』」「時,阿羅毘迦比丘尼知是惡魔波旬,以偈答惡魔波旬曰:世間有出離,依智我自答,放逸惡波旬,汝不知其道,欲樂如劍鎗,諸蘊斷頭臺,汝云味欲樂,於我非為樂。」「時,惡魔波旬苦惱以『阿羅毘迦比丘尼已知我。』萎身隱沒其身形。」

在這段落中有一個問題,也就是「時,惡魔波旬苦惱以『阿羅毘迦比丘尼已知我。』…」一句中的「以」字用得很特別,請參考所發的講義,首先我們看到「魔說」、「比丘尼說」,然後第三個是「阿羅毘迦比丘尼」,此人名又音譯為「世羅」、「尸羅」。關於「世羅比丘尼」,將在後面第九則的部分還會再看到,她與此處之「阿羅毘迦比丘尼」是指同一個人,此比丘尼原是阿羅毘國的公主、阿羅毘王的女兒,所以稱為阿羅毘迦比丘尼,後面加上「ka」的意思是阿羅毘迦的孩子。這個比丘尼原先是個優婆夷,後來跟隨佛陀出家,在暗林之中修行。「闇林」是特殊詞彙,我稍後再做解釋。當她在闇林之中隱棲禪思時,受到惡魔的誘惑,而退除之,並告以自己已證達涅槃一事。這個內容就是偈語所敘述的內容。這個「暗林」一語,它的梵文、巴利文相同,都是Andhavana,音譯是「安陀林」,而且漢譯佛典都翻譯成「安陀林」。在這裡,阿羅毘迦比丘尼在禪觀之中,受到惡魔的誘惑,「暗林」不是所有陰暗的森林,英文的翻譯可以參考第221頁,意為盲者之林,the Blind Men’s Grove;另外,在英文版後文第425頁的註332有提到此林得名的由來:有個比丘為了修舍利塔,而聚集錢財,但是他在一處樹林裡遇到500個盜賊,並被眾盜賊剮去眼睛,在他被剮去眼睛的當下,該樹林突然間變得很陰暗,而這500個盜賊也因為傷害這位比丘的業果,當下失去了自己的光明,所以大家把這個地方叫做「闇林」Andhavana,因此闇林是指一個特殊的樹林,而不是所有陰暗的森林。等一下我們還可以看到,有很多比丘都是在這樹林裏開悟的。漢譯典籍翻成「安陀林」,是採用音譯,這也就是元亨寺版第218頁的「第一阿羅毘迦」文中的第二段第二行「入於暗林,以求遠離」所言,該文當中的「暗林」是指「安陀林」,「求遠離」是指坐禪。第三則的「以捨遠離」也是意指坐禪,惡魔波旬來打擾阿羅毘迦比丘尼,想使她因為心生恐怖而捨棄坐禪,而阿羅毘迦比丘尼卻用偈語明白告訴他:「世間無由出」,這一句在《大正藏》的譯文中用的是「世間無有出」,請看《大正藏》本第326頁第一行「世間無有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出離的人,那你為什麼要求遠離呢?「用求遠離為」,你為什麼要在這邊求開悟解脫呢?何不再享受欲樂呢?元亨寺版譯成「欲樂」,《大正藏》譯成「五欲」,這有一點兒不一樣,再從英文版譯文來看的話,「欲樂」是指感官、肉欲上的快樂,和五欲是不太一樣的,五欲可以看看所發的講義。講義中明白指出所謂「五欲」有兩種:一種指染著於色、聲、香、味、觸等五境而起之五種慾望,另一種指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等五種慾望。蔡老師,可否請教它的巴利原文?到底原文比較接近元亨寺的譯文,還是…?有沒有明白使用<五>這個數字呢?

蔡奇林:沒有。只是和<五>的意思有相通之處,指的是色、聲、香、味、觸,也可說是感官的欲望。

釋智學:那就意味著「欲樂」和「五欲」是意義一樣的囉。那麼「無由出」和「無有出」的兩個譯文,從字面上望文生義來說,「無由出」是沒有原因可以出離,「無有出」是明確地沒有,意思應該是不太一樣的,而且在英譯的部分他寫成「no」,想來還是「有」譯得比較好。「勿至後成悔」,是元亨寺的,漢譯是「勿令後變悔」好像沒多大差別。所以是惡魔來誘惑阿羅毘迦比丘尼說:何必求遠離?根本沒法達到那個境界?何不痛快享受一下人生,運用身體來享受?當時阿羅毘迦比丘尼就這麼想,做這個偈語的是人嗎?還是不是人呢?「人耶非人耶?」是一直出現的語句,「非人」可以看到講義,是指相對於人而總稱天龍八部及夜叉、惡鬼等。凡是不是人類的,所以英文翻成nonhuman being,不管具有什麼形體,有沒有神通?

馬森:神也在內嗎?

釋智學:天龍八部,這些是天神。凡是不具有人形體的其他生命存在,都叫做「非人」。佛菩薩、解脫者並不算在裡頭。

到底是人還是非人呢?當時他這麼一想,立刻轉念:這恐怕是惡魔波旬想使我毛髮豎立、心生恐怖,而終於放棄坐禪。所以當下他明白了,就用偈語和惡魔波旬對話,「世間有出離」,世間是有出離可以達到解脫境界的,「依智我自達」,依照智慧我自己可以達到這種解脫,「放逸惡波旬,汝不知其道」,你這個放縱自己的惡魔波旬,你不知道方法反而來勸我,可是對我來說,這些欲樂彷彿就是劍是槍,是傷害人的,而五蘊是斷除解脫生命的斷頭臺,你告訴我享受這些欲樂,可是對我來說這些並不是快樂。當時惡魔波旬很苦惱,明白比丘尼已經看穿他的身份,所以從他出現的地方立刻消失。這裡「以」字我沒說出來,蔡老師,請問巴利文「以」字是用什麼呈現?

蔡奇林:原文是用現在式,現在式通常用來描述現在發生的一個事實,沒有「以」字的意思。

釋智學:所以不是具格?是一個動詞?

蔡奇林:沒有,原文是說惡魔波旬心想比丘尼知道了我,就從那兒消失不見。

馬森:會不會是「因為」的意思?

釋智學:這裡會覺得「苦惱」是動詞,然後有一些動作、想法,就用這個「以」字,從英文翻譯看不出來這個「以」字,總之,他很悲傷、擔心,就當下從那個地方消失。前面的套句,那些非偈文的部分,還有後面惡魔消失的部分,在「比丘尼相應」都一樣,英文翻譯也一樣,只有中間的偈文有所不同,所以等一下我們前後的部分就不再說了。這是第一則,那還有沒有人有問題?

莊雅棠:這裡為什麼要用「萎身隱沒其身形」?

釋智學:我看了也很訝異!

莊雅棠:因為英文是講「disappeared」,為什麼要用「萎身隱沒其身形」?在巴利文裡是怎樣?

蔡奇林:沒有,巴利文只有說從這裡消失而已。

釋智學:在漢譯裡頭看到326頁的上欄,在第二則1199之前有兩行,從前面算來15、16行,「時魔波旬作是念,彼阿臈毘比丘尼已知我心,愁憂不樂,即沒不現。」這和英文很相似,愁sad憂disappointed,disappeared right there當下就消失不見,這裡元亨寺翻譯成「萎身隱沒其身形」,也可以說多此一舉啦,反正就是消失了,隱沒就可以了。

馬森:這個惡魔波旬和基督教的惡魔有什麼類比?

莊雅棠:基督教的「惡魔」,照他們的考據是說,在以撒亞書中有一段經文說到,有一個大天使長,因為嫉妒所以墮落成撒旦惡魔,撒旦這個字原本的用法就是「控訴者」的意思,控訴世間人做壞事,最著名的在馬太福音第四章,耶穌作試探,惡魔作試探,使他遠離他目前要成就的救贖。

馬森:那惡魔波旬是哪裡來的?

釋智學:打從佛陀開悟之前就來打擾的,對於魔,佛教講有四種魔,是上次吳文璋老師的部分「惡魔相應」。包括死亡也是魔,而這魔是有實有其物的,另外也有心魔,心上自己起的恐怖、煩惱,在「比丘尼相應」裡面,我覺得不一定當作是波旬來看,自己心上所起的煩惱,自問自答,起了煩惱之後當下轉念一想,立刻警覺到這不一定是來自外界的外魔,也可以是自己內心從以前到現在種種的恐懼、驚慌,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特別是在這種時候,曾經聽過一件不好的事情,一個有修行的比丘被挖去眼睛,500個強盜也因為這個業果而瞎了眼睛,來到這個有因緣的地方,他心上的感受不會太少,內心的情節和外在的環境相對應而起的苦惱。不過惡魔波旬在佛教裡頭確有其人,只不過是不是一而再地不斷統治陰暗世界?也不一定,因為佛教裡說因緣而起、因緣而生,有一個人來擔任惡魔的位置,下次有改變的機會也可以重新再來,不一定一直是他,不是一個永恆的存在。

莊雅棠:所以這個魔是有名有姓的,那應該有他出現的一個因緣?

釋智學:佛在菩提樹下要成佛的時候,波旬就來打擾他,但是魔從何而來?佛也就進入禪觀裡頭,沒有敘述魔的來處,應該就像我剛才的解釋,內在的心魔結合外在的境界集合成他的想法,後代把他解釋成魔,其實是擴大,但這也不是智理大師隨便整理的,智理大師有教理上的批評,他有實際的證驗,而智理大師正是因為在修行中遇到困境,為了對付這些實際的困境他才創立懺悔法門,藉圖讓自己心上得到平安,藉圖安頓外在的魔,所以到現在台灣寺廟裡經常舉行的法會儀典都是以他為開頭,所以佛教一向承認既有內在的心魔,也有外在的魔--實際上存在的魔,惡魔。

莊雅棠:會不會跟印度教有關?因為印度宗教已經有「魔」的觀念,所以不再多做解釋。

蔡奇林:在整個印度文化背景下,是有可能的。在吠陀中就有惡魔存在,經常會侵擾天神或人類,是邪惡、障礙的象徵。

釋智學:基本上,像是閻羅王懲罰惡人的存在,在印度教裡都有,但是或多或少像火神等各種神明來到佛教有各種變形,可是,佛教很多想法包括輪迴、業,都是在印度哲學婆羅門教的架構之下,用了但是有超過它的一部份,就是不再受限於婆羅門教原有的架構,它賦予新的意義。

馬森:惡魔波旬的名字,誰給他的?佛經裡面、婆羅門教、印度教裡面有沒有?

釋智學:原義。

蔡奇林:音譯詞。

釋智學:Māra。

蔡奇林:是兩個詞Māra pāpimant,Māra從字根Mar(梵文mr)來的,是死亡的意思,pāpima,pāpa是惡,pāpimant就是惡者、壞蛋。

馬森:所以波旬在梵文裡面有壞的意思。

蔡奇林:對,他的意思就是壞蛋,波旬不一定是他的名字,有可能是一個形容詞,描述他的性格,惡者魔羅,那是不是可以算專有名詞?或者就是一個形容詞。

莊雅棠:所以翻成波旬音譯也不對,意譯也不對。

蔡奇林:音譯的問題比較複雜,因為它的來源不一定是巴利語,然後加上印度方言、漢語古今音的轉變,不太能確認是不是音譯的錯誤,但是大概可以確認一定是從類似巴利的那兩個詞來的。

釋智學:剛剛根據的是赤沼先生的,他把他們當成同一個。

蔡奇林:pāpimant、Māra沒有大小寫,有時候是編輯者自己寫成大寫,編輯者認為那是專有名詞,可是不一定真的就是這樣。

趙飛鵬:剛剛提到原本是大天使長,後來又墮落到地獄為魔鬼,是不是有什麼象徵意義?原來是上帝的天使長,背叛上帝。

蔡奇林:他墮落的原因不曉得是什麼?

莊雅棠:基督宗教的觀點比較能解釋,他想要跟上帝同等。

馬森:忌妒上帝,權力慾。

蔡奇林:佛教也有,提婆達多他就是要爭佛,要佛退位讓他當領導者,不過,聽莊老師這樣說就覺得很有趣,好像基督宗教的魔多半是表示試探。在初期佛教經典裡魔也是象徵對佛陀的試探,而且不只自己試探,還有他的女兒,有時候還率領魔軍眷屬一起試探。

釋智學:我現在覺得那些魔軍也是心上不斷生起的一波又一波的煩惱,可能太唯心了也說不定。

馬森:從另一層意義上來說,佛教的佛相對於惡魔波旬,基督教的上帝對魔鬼,用世俗的講法,你忠於他就是上帝,不忠於他的就是魔鬼。其實也不一定是魔鬼,是一種相對的看法。

莊雅棠:不對,現在還有一個相當清楚的道德上的問題,不是因為他敗就是魔鬼。

馬森:不是因為他鬥爭失敗就貶為魔鬼?

釋智學:你把他放到歷史觀點裡去了。

蔡奇林:各式宗教裡面的道德判斷都是用價值去區分。不過,他們也是很有功用,扮演反對的角色,給人考驗、惕勵、警示。

馬森:相對的對象為了表現善,一定要找出一個相對的,如果沒有惡,善就顯不出來。

趙飛鵬:如果我們大膽假設站在魔的立場上,他絕不會覺得自己是惡的,他是針對上帝的缺點才出現的,我們看電影裡魔鬼引誘男主角,「你覺得上帝有在愛你嗎?失去親人你還覺得上帝存在嗎?」想想真有點道理。他是不是針對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提出的一個看法,上帝所提的世界是完美的,實際上世界是不完美的,所以他不是要背叛上帝,是提出一些質疑。

釋智學:

這是第一則,接著請看第二則。第二「蘇摩」:「舍衛城因緣。時,蘇摩比丘尼清晨,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於舍衛城乞食後,收鉢,為日住來至暗林。」「日住」,可看後面註釋230頁。接著看「入暗林已,於樹下為日住而坐。」「時,惡魔波旬欲令蘇摩比丘尼生恐怖,毛髮豎立,以棄禪定,而詣蘇摩比丘尼處。詣已,以偈語蘇摩比丘尼曰:聖者所至處,是處甚難至,非女二指智,能得至彼處」「時,蘇摩比丘尼,生如是思惟:『是語此偈者,誰耶?人耶非人耶?』」「時,蘇摩比丘尼生如是思惟:『此惡魔波旬欲令我生恐怖,毛髮豎立以棄禪定而唱此偈』」「時,蘇摩比丘尼,知是惡魔波旬,以偈答惡魔波旬曰:心入於寂靜,女行復何障,智慧已顯現,即見無上法,我若思男女,思此為何物,心感於如是,即應惡魔語」「時,惡魔波旬苦惱已:『蘇摩比丘尼已知我。』萎身隱沒其身形。」

請問蔡老師,「日住」的巴利文是什麼意思?

蔡奇林:和後面的注釋一樣,「日」是白天、中午,「住」是安住,指禪坐。這是個「仿譯詞」,就是採用原文的構詞法,但每個「詞素」卻又意譯成本族語,所以看起來像中文又不像中文,「日住」通常是白天、中午吃飽飯後禪定,有一點休息的意思,因為正中午通常不進行動態的活動,但不是真的午休,而是進行禪觀思惟。

釋智學:中午飯後的禪定,是日住。那是不是一天中各個時候的禪定,都有不同的辭彙。

蔡奇林:好像沒有別的,只有這個。

釋智學:再來的另一個問題是「二指智」,先看一下英文的解釋,425頁註336。和後面解釋相對照分成兩種,元亨寺譯文的解釋是婦人以二指取線,而予以割斷。另一個解釋是婦女自幼小即看顧於米,以二指探視米之熟與未熟。英文解釋意思是婦女有被限制的智慧,不是很有智慧的智慧。

蔡奇林:有三種解釋,第三個是指兩個指節的長度,指少量的、短少的。

釋智學:在佛典裡喜歡用身體的長度來比喻,如走路的距離用幾步伐,用身體去感受長度、寬度、時間、空間。

蔡奇林:所以這裡的解釋一方面是指量的,另一方面是形象的比喻。註釋書會給好幾種說法,因為不確定正確的說法是什麼,所以都列出來。

趙飛鵬:在其他典籍中,都用在女性身上嗎?

釋智學:

「非女二指智」、「女形復何障」,不是汝的意思,是指女生。女生有五障,不能當轉輪王等。這裡的「女」確實容易引起誤會,因為漢譯將「女」字翻成「彼」,會覺得是不是另有所指,但確實是指女生。

    再來看220頁的偈語,「心入於寂靜,女行復何障,智慧已顯現,即見無上法」進入禪觀以後,就算是女性的身體又有何障礙呢?我的智慧已經開拓,就立刻見到無上法,「我若思男女,思此為何物,心感於如是,即應惡魔語」這裡和大正藏有點不一樣,請看326頁的中間,「心入於正受,女形復何為,智或若生已,逮得無上法,若於男女想,心不得俱離,彼即隨魔說,汝應往語彼,離於一切苦,捨一切闇冥,逮得滅盡證,安住諸漏盡,覺知汝惡魔,即自磨滅去。」,英文翻譯跟元亨寺的是比較相近的,從這一段我們可以清楚看到,蘇摩比丘尼很清楚地對惡魔說,自己已經從禪觀之中獲得開啟,對於男女不再有貪念,去除惡魔的騷擾。對照『雜阿含』的說法,「若於男女想,心不得俱離」,若還有男女的想法心就沒法得到解脫,「思此為何物」,回到英文223頁來看,524,「One to whom it might occur,I´m a woman or I´m a man,Or I´m anything at all──,Is fit for Māra to address.」如果自己還有任何想法的話,就會陷入惡魔的境界,似乎英文的答案明確了。

蔡奇林:這裡的「男女想」不是道德性的,不是指有沒有貪欲,而是:心裡還有男生、女生的優劣分別。「即應惡魔語」是說,對那些還有男、生的優劣分別的人,惡魔啊!你應該去向他說。也就是,我已經沒這種分別了,你用這些言語是唬不了我的!

釋智學:這種男女的分別接著還可看到第三則,你為什麼失去孩子?你是不是在想男人呢?請看第三則「瞿曇彌」,「舍衛城因緣。時,即離舍瞿曇彌比丘尼,清晨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於舍衛城乞食後,收鉢,為日住以至暗林。至暗林已,於樹下為日住而坐。時,惡魔波旬欲令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生恐怖,毛髮豎立,以棄禪定,而詣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處。詣已,以偈語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曰:汝何喪其子,涕泣而獨憂,獨入坐暗林,為求男子否。時,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知是惡魔波旬,以偈答曰:喪子日已過,亦無男子想,我不復悲泣,無煩汝顧為,以捨浮世樂,破一切闇冥,及破死魔軍,我住盡諸漏。時,惡魔波旬苦惱以:「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已知我。」萎身,隱沒其身形。」首先來看看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有什麼遭遇,看到補充資料,在「長老尼偈」213~223都有談到,音譯為「翅舍伽曇彌」、「吉離舍瞿曇彌」,省略為「喬答彌」、「瞿曇彌」。毗舍種,生於舍衛城的貧寒人家,故被稱為貧家女,原名喬答彌,因瘦而被稱為(Kisa Gotami),意即瘦瘦的喬答彌。曾結婚生子,兒子年齡尚幼即告夭折,喬答彌因此抱著幼兒的死屍遍尋起死回生之藥,卻處處碰壁,當她訪求至釋尊處,釋尊告以若能獲得未嘗有人喪亡之家所持有的芥子,即能如其所願。滿懷希望的她連這一點最後的希望也告幻滅,終於在這樣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下,了解人生無常之理,遂出家、修行、證果。因此我們可看到偈語中「喪子」,就是指陳這個僑答彌出家前的苦痛經歷,現在回到原文:

「汝何喪其子,涕泣而獨憂,獨入坐暗林,為求男子否。」失去自己的兒子而傷心、憂愁,自己坐在暗林這個地方,是不是在尋找男人?漢譯「何求於男子」就有點不太一樣,可以看到第326頁,從英文翻譯來看比較接近「為求男子否」的意思,再看到223頁註525,「Are you on the lookout for a man?」接著看「喪子日已過,亦無男子想,我不復悲泣,無煩汝顧為,以捨浮世樂,破一切闇冥,及破死魔軍,我住盡諸漏。」失去孩子的日子已經過去,我不再找別的男子,也不再悲傷,不需要你來打擾,因為我捨棄了一切世界上的快樂,已經破除了一切煩惱,也破除對死的擔心,我現在獲得了解脫的境界。

蔡奇林:這裡有個詞很有趣,『大正藏』本的326頁上欄,有魔王問比丘說:「阿姨欲至何所?」,「阿姨」是經典裡常出現的,它是音譯詞,Ayye,是「聖者」,對女性的尊稱,Ayya,是男的尊稱。

釋智學:所以,惡魔稱呼他為聖者是很特別的?

蔡奇林:他們的稱呼分成兩種,一種是敬稱例如「阿姨」是聖者,對晚輩、平輩則是「姐妹」。「比丘」也是相同,敬稱是「大德」,對同輩則是「賢者」、「朋友」。

釋智學:這裡英文大多翻成friend,友。第六則的「友!我不喜生!」就有提到,那看到第六則。

莊雅棠:「我住盡諸漏」可以再解釋一下嗎?

釋智學:

「住」現在所到達的境界,「諸漏」表諸多煩惱,「盡」是完了之意,「我住盡諸漏」意即我現在到達什麼煩惱都完了的境界。

現在看第六則「遮羅」比丘尼。我們先來看看她是什麼人。請看到講義第二頁,她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的妹妹,優波遮、尸須波遮羅,都是舍利弗的妹妹,舍利弗有四個妹妹、兩個兄弟,這三位比丘尼都開悟證果。

現在來看第六則:「舍衛城因緣。時,遮羅比丘尼清晨入舍衛城乞食……乃至……為日住而坐樹下。時,惡魔波旬詣遮羅比丘尼處。詣已,謂遮羅比丘尼曰:『比丘尼!汝不喜者何?』『友!我不喜生!』『何故不喜生?』『生者乃受用樂欲。』『誰以此教汝?『比丘尼!不喜生!』』(比丘尼)有生者有死,生即見苦惱,縛殺其他禍,是故不樂生,佛陀施說法,以導超此生,捨離一切苦,我入於真實,上色界眾生,住無色眾生,是故不知滅,以是為再來。時,惡魔波旬苦惱以:『遮羅比丘尼已知我。』萎身隱沒其身形。」

看英文226頁,536從「何故不喜生」已經用偈語的方式來呈現,元亨寺的還是用對答的方式,大正藏328頁上欄到中欄,「覺受生為樂,生服受五欲,為誰教受汝,令厭離於生」。我們必須把這三種翻譯對照來看,從前面看來魔波旬對比丘尼說,「你不喜歡什麼?」比丘尼答曰,「我不喜生。」波旬問,「為什麼不喜歡生?生命期間可以享受欲樂,是誰告訴你叫你不要喜歡生」,比丘尼說「有生必有死,生即見苦惱(元亨寺)」,可能漢譯的比較清楚,「生則受諸苦」,「在生的期間就會感受到很多的痛苦、苦惱,因為有束縛等等的苦惱,因此我不喜歡生」,這句話在漢譯大正藏是「一切緣生有」,「這一切煩惱都是因為生而有」,「佛陀教我們正法,超越生,捨棄一切痛苦,因此他安定我在真實的境界,生活在色界的眾生及生活在無色界的眾生」,「往」字比較容易引起誤會,「這兩種眾生都不知道要終止生,就會重新再生、再度輪迴」這兩種眾生各有所執著,而不知解脫,等到她們享受了色界、無色界的欲樂,還要來輪迴生死。

祝平次:我還是想再問一下,「敘述者」的問題,像這樣的經典形成的過程是如何?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經典神聖性的問題?

釋智學:基本上佛陀也算是阿羅漢之一,但是從小乘時代開始,眾多阿羅漢就承認自己的阿羅漢境界不如佛陀,神通和智慧也不如佛陀;即使在大乘時代,阿羅漢不是完全的解脫生死苦惱的,但是這個神聖性還是有差距的。另外關於經典形成的問題,佛教一直是用口傳的,因為是口傳就容易忘記,中間也容易出差錯,所以在所有的典籍中都會再用偈語重述一次。南傳的集結情況我不甚清楚,但一般典籍的記頌者是阿難,這就產生一個問題,阿難是在佛陀成佛多年之後才跟隨他,那早期的經典是如何記載的?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佛學家所討論的,阿難如何得知全部的經典,有幾種解釋,一個是佛陀曾經答應阿難要把曾經敘述過的典籍重新敘述給他聽,因為是典籍,所以和比丘尼的敘述狀況不太一樣。所以『長老偈經』和『長老尼偈經』的編輯傳譯的經過,可不可以請蔡奇林老師做個補充。

蔡奇林:『長老偈經』和『長老尼偈經』是「小部」的,「小部」大部分是比較後來才編成的,但有些材料不是後起的,是從前面四部阿含,還有古傳的「法句」摘出來的,除了根據先前集成的典籍,還有後來不斷傳誦出來的的部分,一起編成。這兩部經的編成,時間不會很晚,大概上座部獨立的時候就有了,大約西元前300年左右。至於經典最初的結集,傳說是佛滅不久,大迦葉召集500阿羅漢,由阿難誦出經典,經過大家共同審定而成立的。

釋智學:中間的紀錄者都沒有寫出來,只知道最後一位是阿難。

蔡奇林:想必與會的人,也不是全聽阿難一人講述而已。

釋智學:可是在我的理解裡頭就是:大家先聽他講,然後大家再提出糾正,共同承認之後,大家再共同把腦海裡的所知內容重新整理一次,而後一傳十十傳百,一直到寫下來文字化為止。

馬森:我有另外一個感覺,也許佛經不一定是歷史事實,它只是編了一些故事來說教或啟示人,所以佛陀或阿難在傳教時編了一些故事,而這些人並非實有其人。

釋智學:應該是實有其人,佛教有分十二分教,裡面有譬喻、因緣,例如『百喻經』就是蒐集以前的故事,流傳在印度民間的故事,用一個故事來套用佛教的觀念。像這樣的經典佛教裡面分得相當清楚,到底是譬喻、因緣、故事的分類都不相同。

馬森:我為什麼有這種感覺,因為這些故事都太類似了,大同小異,都是遇到惡魔,然後征服了惡魔,很像是一樣的故事原型然後再去發展。

釋智學:其實很唯心,最後會發現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不是「外魔」的問題,而是「心魔」,沒人折磨得了自己,只有自己。

馬森:和『聖經』比起來,聖經的歷史性比較強,雖然有神話在裡面,但是歷史性較強,但是這些故事的歷史性好像比較弱。

釋智學:應該是和印度的民族性有關,印度的歷史不清晰,佛典反而可以幫忙釐清一些歷史事實,所以印度人不太重視歷史,反而是虛幻、幻想力影響到中國文學,這部分潛藏在佛經當中,以前面用套句中間是內容的方式來表現,內容就是說自我對抗心魔或外魔,都是以這樣的形式來呈現。

馬森:這裡有一個原型,可以發展起來甲是這樣,乙是這樣,丙是這樣……等。

釋智學:這在禪宗上有一個問題,很多禪師的開悟,先是一個人一個故事套用在兩三人的身上,這裡引起學界很多的困擾,到底是編輯時出了問題,還是刻意的作偽……。

馬森:我不覺得是編輯出的問題,這就是一個說教的方式,不能說一個故事就完了,要一直說下去,證明對甲是這樣、對乙也是這樣,那你信不信?

釋智學:在佛教裡頭講時間,常常動輒說幾萬劫、幾億劫,是很長的時間,而人的一生只是很短暫的時間,所以對他們而言,歷史觀念不會特別重視。

莊雅棠:在希臘也有類似的情形,柏拉圖曾說「詩比歷史更真實」,是不是佛教也是如此,要了解真理不必管歷史,認為歷史只能當成一個參考,不能找到真正的真實。

釋智學:沒有看到批駁歷史,但是對歷史並不重視,畢竟只是時間之長流中的短暫的一點兩點的世界。

蔡奇林:從最初期的佛教就說一切因緣生,是變化無常的,所以並不特別討論「時間」,而是討論這一切的存有,它本身是變化的。

馬森:在梵文中,動詞是不是有時間的變化?

蔡奇林:是有的。

馬森:表示還是對時間很看重。

釋智學:至少還會分清楚過去發生的事、現在發生的事、未來的事。佛教的眼光焦點主要不是放在外在世界,而是朝向自己的內在。

釋智學:

接著來看看第八則,226頁,第八「尸須波遮羅」: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時尸須波遮羅比丘尼,清晨入舍衛城乞食……乃至……為日住坐於樹下。」「時,惡魔波旬詣尸須波遮羅比丘尼處。詣已,謂尸須波遮羅比丘尼曰:『比丘尼!汝喜誰之教見?』」「『友!我不喜任何人之教見!』」「(惡魔:)汝依誰圓頂,成如此尼耶,不喜教見者,是如何之愚」「(比丘尼)佛外之教見,異見諸纏缚,我不喜此法,正法彼不知,生於釋種家,證悟無比人,總服拂惡魔,何處無不破,無執悉解脫,有眼見一切,滅盡一切業,解脫盡諸依,我師彼世尊,其教我歡喜」「時,惡魔波旬……乃至……隱沒其身形。」這裡沒有提到比丘尼的苦惱,只有單純地說惡魔來騷擾她,比丘尼一開始回答我不喜歡任何人的教見,任何人不包括佛陀,因為把佛陀視為不是人。惡魔聽他說不喜歡任何人的教見覺得有機可趁,你是讓誰來圓頂的,變成這個比丘尼的裝扮?說不喜歡教見的人是多麼愚笨啊!比丘尼回答說我說不喜任何教見,其實是指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的看法、異見、纏縛,這樣的法我不喜歡,因為他們不知道正確的法。佛陀生於釋種之家,他的證悟沒人比得上,降服所有的惡魔,沒有任何地方是他不擊敗的,假如沒有執著的話就可以獲得解脫,有眼人、獲得證悟的人、可以看透諸法實相的人,滅除一切的業,從諸多的依解脫,我的老師世尊,他的說法是我所喜歡的。

先請蔡老師幫忙講解「何處無不破」之意。

蔡奇林:原文是「一切處」,可能是字數限制的關係,而用「何處」表達。

釋智學:所以,英文用everywhere是沒錯的。

蔡奇林:在任何地方都不會被打敗,這是巴利原文的意思。另外關於知識的問題,這裡比丘尼表達了他不接受其他宗教的見解,但是在原始佛教裡還是非常強調教法,所以對於知識是不排斥的。

祝平次:可是是誰的教法?例如科學,也是一種進步的精神、知識。但是佛教指的是什麼?

蔡奇林:指的是佛教所認定的世間的本質、世間的真相等知識,例如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等,還有生命的苦迫怎樣產生,怎樣滅除等,這些都是佛陀認為的真正重要的知識,這個也就是佛陀所謂的「多聞」的意思。

趙飛鵬:佛教的終極關懷不是外在世界的運作,認為人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內心的煩惱、執著,如果內心的問題不能解決,即使外在世界如何進步,還是不能真正解決所有問題。所以這是關懷的重點不同,佛陀也不是真的反對知識,只是認為那些並非最重要的,佛陀本身就是博學多聞的人,只是認為在解決身心問題的層面,知識並非最重要的。所以說佛教反對知識可能是一種誤解。

蔡奇林:這也許和我們所選的經的教化對象有關,這些經是對比丘尼講,其他有些經是對一般人所講的,裡面就會提到要大家認真工作,要有技能。他強調每個人的身分角色不一樣,當前的目標也不一樣。

釋智學:如果沒有問題的話,那今天就到此為止。謝謝大家!

 

 

附錄:

【講義】

比丘尼相應(Bhikkhuni samyutta)

1) 元亨︰頁218~232﹑             2) 大正藏二︰頁325下~328下﹑

3) 英譯︰221~229﹑  4) Pali版

1阿羅毗迦(Alavika)︰參考『長老尼偈』57~59﹒

*魔說「世間無由出,遠離欲何為,還味諸欲樂,勿至後成悔。」(元亨)

      「世間無有出,用求遠離為,還服食五欲,勿令後變悔。」(大正藏)

       〝There is no escape in the word, So what will you do with seclusion?  Enjoy the delights of sensual pleasure: Don't be remorseful later. 〞(英譯)

*比丘尼說「世間有出離,依智我自達, 放逸波旬,汝不知其道,欲樂如劍鎗,諸蘊斷頭臺,汝云味欲樂,於我為非樂。」(元亨)

         「世間有出要,我自知所得,鄙下之惡魔,汝不知其道,譬如利刀害,五欲亦如是,譬如斬肉(一作),苦受陰亦然,如汝向所說,服樂五欲者,是則不可樂,大恐怖之處,離一切喜樂,捨諸大闇冥,以滅盡作證,安住離諸漏,覺知汝惡魔,尋即自滅去。」(大正藏)

         〝There is an escape in the word/ Which T have closely touched with wisdom./ O Evil One, Kinsman of the negligent,/ You do not know that state.〞

〝Sensual pleasures are like swords and stakes;/ The aggregates like their chopping block./ What you call sensual delight/ Has become for me nondelight.〞(英譯)

   *Alavika比丘尼﹕音譯為「世羅」、「尸羅」,譯為「石室」、「阿闍毗」等。Alavika比丘尼在闇林中隱棲禪思時,受到惡魔的誘惑,而退除之,並告以自己已達涅槃一事。

*暗林(梵.巴Andhavana)﹕音譯為「安陀林」,譯為「闇林」。在此處,Alavika比丘尼在禪觀中,受到惡魔的誘惑。

*五欲︰(1)指染着於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而起之五種欲望。(2)指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等五種欲望。

*非人︰相対於人而総称天竜八部及夜叉、悪鬼等。

 

2蘇摩(巴Soma)︰參考『長老尼偈』60~62﹒

  王舍城人,屬婆羅門種,原先信仰佛教而為優婆夷, 後出家得悟。『長老尼偈』第60~62即為其於闇林中退除惡魔誘惑的偈。

*魔說「聖者所至処,是処甚難至,非女二指智,能得至彼処。」(元亨)

      「仙人所住処,是処甚難得,非彼二指智,能得到彼処。」(大正藏)

       〝That state so hard to achieve /Which is to be attained by the seers, Can't be attained by a woman/ With her two–fingered wisdom〞.(英譯頁222)

 

3吉離舍瞿曇彌(梵Krsagautami.巴Kisagotami)︰參考『長老尼偈』213~223.音譯為「翅舍伽曇彌」、「吉離舍瞿曇彌」等,省略為「喬答彌」、「瞿曇彌」。

毗舍種,生於舍衛城的貧寒人家,故被稱為貧家女(Duggata kulassa Dhita),原名喬答彌(Gotami),因瘦而被稱為(Kisa Gotami),意即瘦瘦的喬答彌。曾結婚生子,兒尚幼即夭折,喬答彌因抱死嬰屍遍尋起死回生藥,處處碰壁,求至釋尊處,釋尊告以若能獲得未嘗有人喪亡之家的芥子,即能如其所願。滿懷希望的她終於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下,了解人生無常之理,遂出家、修行、證果。音譯為「世羅」、「尸羅」,譯為「石室」、「阿闍毗」等。常著粗衣,有「比丘尼中粗衣第一」之稱。

 

4毗闍耶(巴Vijaya)︰參考『長老尼偈』169~174﹒

王舍城人,屬毗舍種,與王舍城的王后差摩(Khema)為友,聞王后出家,遂也出家而参加王后的教団。由漢訳『雑阿含経』所述,可知其人容貌美麗。

 

6遮羅(梵Cala)︰參考『長老尼偈』182~188﹒

  摩掲陀国Nalaka村人,屬婆羅門種,乃舎利弗之妹。嘗於暗林駆退悪魔的干擾、誘惑,『長老尼偈』182~188即為当時之偈。

 

7優波(或作)羅(巴Upacala)︰參考『長老尼偈』189~195﹒

摩掲陀国Nalaka村人,屬婆羅門種,乃舎利弗之妹。嘗於暗林駆退悪魔的干擾、誘惑。有子亦同名、也出家証悟。

*  舎利弗家族的四兄弟、二姉妹悉皆出家。

 

8尸須波遮羅(梵Sisupacala)︰參考『長老尼偈』196~2O3﹒

音譯為「尸利沙遮羅」、「尸羅婆遮羅」,譯為「動頭」、「善行?」等。

摩掲陀国Nalaka村人,屬婆羅門種,乃舎利弗之妹。嘗逐退悪魔的干擾、誘惑,顕示出自己的悟境,『長老尼偈』196~2O3即為当時之偈。

 

9世羅(巴Sela)︰音譯為「世羅」、「尸羅」,譯為「石室」、「阿闍毗」等。

即第1則的阿羅毗迦(Alavika)比丘尼。

                                                                             

10金剛(梵Vajra、巴Vajira)︰音譯為「毘羅」、「鼻 」。嘗於闇林(梵Andhavana)駆退悪魔的誘惑,説五蘊假和合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