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6 叫、跑、說 三招讓孩子學會自保

作者:張益勤

2014-09 Web only

節錄自親子天下

要孩子學習獨立,還是要讓孩子寸步不離,一直是許多家長的兩難。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提出三個策略,提供孩子在面對危險時,具備保護自己的能力。

第一招:叫

發現狀況不對,馬上大聲呼救,引起注意。但是怎麼叫,也是有學問。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建議,孩子應該往歹徒的後方大叫:「爸爸,你來接我了!」吸引歹徒往後看,分散注意力。

第二招:跑

只要抓住機會,一定要儘速逃離現場。林月琴指出,大聲呼喊後,一旦吸引歹徒往後看,孩子就要立刻向後跑,拉開與歹徒的距離,跑到人多的地方求助。建議,平時外出時就要讓孩子認識身邊可以求助的對象,隨機教學,例如專櫃小姐、超商店員、警察、郵差。並且帶孩子認識社區巷弄及求助地點。

第三招:說

一旦找到人求助,林月琴建議,孩子要先表明身份:「他不是我爸爸(或其他家人),求求你們救我」。因為有時候歹徒會以「孩子的家人」身份,向民眾佯裝成家務事,要求其他人別插手管教小孩。另外,學童平時也要記住家裡的住址及電話號碼,幫助救援人員協助他。

不過,事前的預防總是勝過事發的處理,靖娟基金會更進一步提醒家長,單單告訴孩子「陌生人很危險」,意義不大,而是要讓孩子了解「陌生人」並不一定是沒有見過面或是不曾談過話的人。譬如,陌生人可能知道孩子的名字,因為孩子的衣服上可能繡上姓名。陌生人也可能假扮警察、老師。

,學生上下學儘量結伴同行,避免落單。路程也儘量走大馬路,選擇人多的地方走。家長也可以讓孩子隨身攜帶哨子,在危急時刻吸引注意。萬一在路上遇到有人問路也要與人保持距離,並且不帶路,或是請對方找大人幫忙。

幼兒的安全防護

1. 教導孩子辨識的資料:對幼兒來說,記住自己的全名和家裡的住址及電話號碼是很重要的事,因為當他走失或有困難時可以幫助救援人員協助他。所以只要孩子一開始學,就陪他反覆練習到熟練為止。

2. 要求遵守規定:幼兒最大的優點就是他們喜歡規定,非常倚賴規則。若能以簡單明確又務實的詞彙訂定安全規則,孩子一定能遵守。父母必須教導孩子明確的訊息,例如「這是安全,那是不安全」、「必須先得到爸媽的許可,才可以接受別人的糖果或禮物」,並且限制孩子的行為。

4. 認識求助的對象、工具:平時帶孩子外出時,應隨機教學,告訴孩子各行業的工作性質及可以提供的服務及幫助。例如專櫃的小姐、超商的店員、警察、郵差,可以讓孩子知道當有需求時可請求其協助。另外,教導孩子使用電話,在外走失時,電話是一個很好的求助工具,所以可在孩子身上放幾個銅板。

5. 告知走失時的應對策略:「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所以父母仍然要給孩子應對策略,以利孩子走失後,第一時間能被找到。留在原地,等親人來找你。如果附近有服務台,可以請服務人員幫忙廣播。打電話回家或打給親人,請他們來接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