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6讓孩子不要亂發脾氣

◎文章摘自《快樂寶貝的秘密》Steve Biddulph著,洪慧芳譯,天下雜誌出版

亂發脾氣是無意間學會的,十八個月大或是兩歲大的幼兒往往正在學習如何應付挫折、等待展現出你和他們都不曾體驗過的失控行為。有時脾氣勢突然爆發,連孩子自己也嚇到了!「怎麼會那樣!」之後他們就哭了起來,需要撫慰。不過,從此以後,幼兒就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了,已經能夠掌控自如,「你看,我拉開嗓門尖叫,然後再激動揮動手腳,再掉幾滴眼淚,嗯,就是這樣!」

為什麼有人會想要表現出這種行為?部分原因只是為了宣洩積壓已久的挫折感,但主要的動機是要對大人產生效果,大人會變得很尷尬、害怕、緊張,有時候就會因此順著孩子的意做。所以亂發脾氣到最後就會變成根深蒂固的壞習慣。

以下是因應之道:

1.不要有求必應

首要之務就是要下定決心,下次小孩亂發脾氣時,不要順他們的意做。過去你可能(為了圖個清淨)會聽他們的,但下不為例。

2.務實處理

小孩一旦亂發脾氣,就去做你該做的事。有些人會乾脆走開,不管他們(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很難辦到),有些人會把孩子抓到房間或車子裡,一切視你或情況而定,最重要的是防止以後又出現同樣的情況。

3.打鐵趁熱

等他們發過脾氣後,不要就此算了。要讓孩子知道用這種方式表達怒氣是不對的,等你和小孩都冷靜下來以後,正好是好好教導他們的時間。說出一開始是什麼讓他們不高興,說他們原本應該怎麼做才對,(如果鬧得太兇,或是屢勸不聽)或許可以讓他們承受一些實際的後果,例如沒收玩具、當天不准看電視等等。

4.事先防範

亂發脾氣通常表示,家長和孩子在生活中都感挫敗的特定情況,盡可能避免這樣的情況。讓他們習慣待在你身邊,卻得不到太多關注的情況。你知道自己會忙到分身乏術時,可以提早為他們安排一點事做,或是找人陪他們一、兩個小時。

不要讓孩子亂發脾氣時就有求必應;他們一發脾氣,就不要予以理會,或視是當時的需要, 限制他們的行動。這時應該讓他們了解,下次希望得到想要的東西時,應該用什麼方式。發現小孩子開始鬧彆扭時,就快點採取行動,出其不意,讓他們措手不及。最後,盡可能避免你和孩子都難以忍受的情況。

亂發脾氣不需要成為童年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小孩都會試試那是什麼情況,但如果我們處理得當,這階段很快就會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