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類型:微課程 提課學生:資訊管理學系 柴映竹學生 指導老師:大氣科學學系 王聖翔老師
1.遊戲製作基礎與產業認知
解遊戲開發的核心流程,包括企劃、設計、美術、程式、測試與發布等階段。
認識遊戲產業的不同職位與分工,幫助學生探索自身的職業興趣與潛力。
2.職位對應知識的培養
透過實際專案操作,學習特定職位(如遊戲設計、程式開發、音效製作、專案管理等)所需的專業技能與工具應用。
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透過實作強化理論與技術的結合,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3.跨文化交流與專案協作能力
學習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有效溝通與合作,並透過多元國際交流活動(如線上授課、會議等),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文化敏感度。
4.團隊合作與專案管理技巧
透過SDGs(永續發展目標)為主題的遊戲製作挑戰,訓練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專案,培養高效執行力與應變能力。
研究日本市場常見的視覺小說類型(如《Summer Pockets》)做為參考。
以「蜂女孩」品牌為核心,發展兼具教育與娛樂的原創遊戲世界觀。
撰寫完整日文企劃書,包含故事、角色、音樂風格、開發時程等。
📘 遊戲企劃書完成
名稱:『ハニーフィーバー!』
類型:視覺小說 + 養蜂互動模擬 + 夏日成長故事
特色:
雙主角設計,描繪年輕人成長與探索自我
養蜂教育與永續環境結合
與「蜂女孩」品牌深度合作
📝 已完成:故事大綱、角色設定、遊戲流程、開發時程、音樂風格提案
📷 初次業界交流:與蜂女孩創辦人會議
-時間:2025年5月初 / 地點:國際處會議室
🎤 簡報與提案溝通
🤝 確認合作方向、讓遊戲開發成員們知道蜂女孩品牌理念+養蜂知識
月份/工作項目
4 月 / 完成企劃書(故事、遊戲系統、角色設定)・確認美術與程式開發需求
5 月 / 與日本學校確認企劃內容・開始撰寫劇本・角色設計與小遊戲構思・完成劇本初稿
6 月 / 劇本潤飾與調整・小遊戲原型設計與測試・完成美術風格與角色草圖・確定音樂需求清單・與日本方確認 音樂需求並會議
7 月 / 設計遊戲基礎架構・進行小遊戲與系統開發
8 月 / 開始音樂製作・進行遊戲程式開發
9 月 / 整合遊戲內容(劇本 × 美術 × 音樂)・進行第一版測試・系統調整與最佳化
10 月 / 進行劇本多語翻譯作業・第二版測試
11 月 / 完成遊戲並準備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