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文化及東方食材系列飲品
節慶文化及東方食材系列飲品
課程類型:ideaNCU創意社群 社群名稱:分子創意飲品研究社 召集人:企業管理學系 張芷榕
文化理解與創意激發
透過節慶主題(生日、情人節、東方文化)深入了解文化背景與意涵,培養文化素養與藝術視野。
分子飲品設計與實作能力提升
學習分子調飲技術與飲品設計邏輯,解決傳統飲品創意不足的問題,打造個性化與具儀式感的飲品體驗。
跨領域整合與實戰應用能力
培養美學設計、邏輯思維與跨領域應用的能力,結合文化、藝術、技術與市場行銷概念。
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
透過課堂合作與外部擺攤活動,提升溝通協調、表達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
自主學習與專業引導並重
透過社師授課與自學資源,學習調飲技術、飲品文化及東方食材應用,建立跨領域學習習慣。
主題式教學與實作結合
每次社課結合特定節慶主題進行飲品設計與實作,加深文化體驗與創意思考。
跨域合作與觀摩學習
與其他社群合作、研究亞洲前 50 大酒吧及在地特色酒吧,汲取靈感並進行創新轉化。
實務演練與回饋修正機制
透過音樂祭擺攤活動實際操作,搭配回饋表單與活動後檢討會議,滾動式優化社群運作與課程設計。
技術與知識累積
每次社課紀錄於「調飲小冊子」,系統性建構分子飲品設計知識庫。
創意表現與文化融合能力展現
成品飲品融合文化意涵與創意思維,展現在期末成果展示與社群媒體貼文中。
實務經驗與行銷能力強化
參與音樂祭擺攤,練習市場定位、行銷推廣與顧客互動,提升專案執行與應變能力。
個人能力成長與團隊經營經驗
幹部與社員透過活動規劃與執行,增進領導統籌、問題解決與合作溝通能力。
由幹部介紹本學期課程規劃與活動目標,並帶領社員認識常見的調飲基底與基本操作技巧,建立分子飲品設計的初步概念,為後續社課打下基礎。
邀請社師講解情人節的文化起源與演變,探討愛情象徵與儀式感在飲品中的應用,並實作多款情人節主題分子飲品,體驗浪漫氛圍與創意融合。
與詩社共同策劃跨社課程,透過詩作賞析與主題發想,轉化為創意飲品設計靈感,讓社員體驗詩意與分子調飲結合的藝術創作,激發感性與創造力。
為準備上岸音樂祭,舉辦模擬擺攤練習,提前演練實際販售流程與分工,並進行調飲測試與場地規劃,確保正式活動當天能順利運作並及時調整細節。
由社師帶領探索不同文化的慶生方式與趣味故事,發想個性化的生日主題飲品設計,強調創意與情境結合,並實作具紀念意義的生日特調。
深入了解東方文化與傳統食材特色,由社師講解東方元素在調飲中的應用,實作茶飲、香料與草本結合的東方系列飲品,展現文化融合創意。
由幹部規劃趣味競賽與展示活動,社員分組展出調酒飲品知識,實踐學期所學,提升表達與應變能力,並累積團隊合作與發表經驗。
本次活動為本學期最重要的實作展演場域,社員與幹部實際參與校園大型音樂祭「上岸音樂祭」的擺攤活動,將課堂所學轉化為真實應用,從產品研發、行銷包裝到現場銷售,完整經歷飲品創作的每一個環節。
精心設計四款以節慶文化與分子技術為主題的創意飲品,從原料比例、風味平衡到視覺設計,皆由社員與幹部親自研發、試做與調整。
學習如何因應戶外販售環境調整飲品呈現與保存方式,並透過試飲與討論不斷優化菜單設計與製程。
透過擺攤模擬(3/11 預熱活動)提前演練流程與顧客應對策略,增強臨場反應與活動統籌能力。
採取排班制度,讓所有幹部皆有機會上場販售與輪值,實際操作點餐、調製、金流與顧客溝通等工作內容。
每位幹部皆運用課堂所學的調酒技巧與行銷概念,提升應變與溝通能力,也加深對分子飲品文化的理解與實踐。
與知名韓國酒品品牌「真露」合作,擔任現場調酒與推廣協力者。
派遣三位幹部至真露合作攤位,協助進行品牌飲品調製與銷售,並學習專業品牌操作與顧客服務技巧。
從實際合作中了解品牌行銷思維、活動設計邏輯及職場溝通模式,擴展視野與經驗值。
雖然活動過程緊湊、勞累,但也是讓幹部最感難忘的一次經歷,大家在現場互相支援、解決突發狀況,也因此建立更緊密的團隊默契。
透過實際販售的經驗,社員更了解市場需求與顧客偏好,也學會將創意落實為可執行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