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1

教師行動研究開跑!

撰稿:研發處 研究組長  張偉萍   /2017年11月10日

           行動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改進學校與教學現場的實際問題,每年第一線的老師們都會組成團隊一起參與共同研究,改善教學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教育行動研究區分六個主要歷程:一、陳述所關注的問題;二、針對問題,研擬可能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三、尋求可能的合作夥伴;四、採取行動,實施監控行動方案;五、評鑑與回饋;六、彙整呈現教育行動研究報告,可提供並鼓勵教育實務工作者進行教育行動之依據。 

研發處每年都會邀請曾經進行教師行動研究的資深老師現身說法,以自身經驗勉勵即將進行研究的老師,並帶領老師們循序漸進、進行結構嚴謹的行動研究,這樣的研究風氣一直帶領著附小走在教育的尖端,也期許老師們的研究成果能回饋在教育現場,實際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課程新鮮報:古城新唱

撰稿:研發主任  王瑀   /2017年11月20日

鄭芳怡老師、蘇慧珊老師、王千懿老師進行跨領域合作,帶領601與606兩班學生們進行創作。語文課進行臺北古城歌詞創作,音樂課結合用各種不同的樂器進行演出,綜合活動課程則舉行跨班的交流發表會,獲得最佳評價的小組,將代表北市大附小與嘉義大學附小的同學進行「跨校古城課程」視訊發表與交流。

老師們共同合作,在課程中引導探索與體驗,讓孩子們將學習歷程中學到的臺北古城相關知識與情感,透過文學與音樂創作表達出來;同時,每個人都有上臺演出的機會,透過高音笛、中音笛、烏克麗麗、鐵琴、木琴、鈴鼓、沙鈴等節奏樂器的合奏,大家共同合作呈現小組作品的亮點,賣力完成演出。

附小「走進臺北城」的特色課程,在老師們的跨領域課程合作以及孩子們的「古城新唱」中,展現了全新風貌。

實習小將初試啼聲,與孩子一起玩譬喻

撰稿:研發處 實習教師  林孟蓁  / 2017年11月30日

           這天,懷著緊張又興奮的心情,我迎來了實習生涯中最大的挑戰──實習老師公開教學演示。面對班上活蹦亂跳又鬼靈精怪的孩子們,該如何引領他們在短短40分鐘裡學到如何運用譬喻修辭造句呢?

           我們一起先從課文中找出課文中作者用到的所有譬喻句,進一步歸納出譬喻修辭的結構,最後透過個人和小組練習,大家一起完成充滿創意的句子,大家都將校外教學所看到的招潮蟹描寫得栩栩如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