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2021/7/1
編輯手札
現代人對家的定義會因人而異,但不管如何定義家的存在與意義,家的具象意義就是一個長久居住的空間。在空間內生活與休息,依據每個人的習慣、樣態、喜好…,空間就變成代表自己的生活呈現。上個月共學的主題「人生的整理術」,廖文君老師希望大家在整理家中物件時,想一想物件與自己的關係,探問自己的心,你了解自己嗎?你缺乏什麼?你希望活出什麼樣子的自己?
我們與自己朝夕相處,是否真的〝了解〞自己?
就算了解自己,是否活出〝真實〞的自己?
〝做自己〞是誰的責任....more...
領航員文摘
我愛學習
大腦最有效的保養品 樂齡學習 / 113期黃麗月
過去30多年來,我一直持續參加社區合唱團,退休之後則另外學習了體適能有氧、陶笛、烏克麗麗、粉彩繪畫、手語、排舞以及日文會話等等。
這些課程絕大部分都在悅齡長照關懷協會的社區據點進行,像是士林感恩堂與天母感恩堂,離家較近學習也方便。
除了這些實體的課程,我認為學習是無所不在的,舉例來說:我從2012年就開始學習使用Facebook,用FB紀錄生活的點點滴滴,所以當FB跳出2012年的文章及照片,我會覺得很開心 ...more...
愛你一輩子繪本
比爾這一天過得很不好。烏雲先生到處跟著他,讓所有的事情都不如意。比爾試著把他趕走,可是烏雲先生卻愈變愈大,最後還長了手跟腳,還長出了小牙齒!比爾實在無法忍受,對著烏雲先生大喊︰「我真希望你消失!」
烏雲先生聽到,竟然流下了眼涙。而激動的比爾此刻才從烏雲先生的眼淚中看到了自己……
比爾開始和烏雲先生當朋友,烏雲先生漸漸變小…最後比爾在生活中開始平靜地和烏雲先生共處,雖然隔天起來仍然是陰天,但比爾不再害怕有烏雲先生的日子 ...more...
空中共學團
家,是一個人的堡壘。作家林黛羚有一個很特別的身分,她拜訪過六百多個不同的家庭,看到那個家庭裡面的空間,她開始思考,這些空間到底意味著什麼,除了它是一個房子,可能還是一個滋養人的有機體。
6月是共學大主題「生活」的最後一個月。一天一天的日子鋪成我們的生活,總會有一些困擾或挑戰跟著我們。情緒上來時,會希望生活能有所轉變。家是安頓自己很重要的地方,讓我們透過本月主題「家,讓自我實現/林黛羚」,一起想想這個問題。 接下來就交給屏東愛團的兩位導引人富卿、佩玲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