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期
提升情緒力,找回自主權
出刊日: 2017/10/01
提升情緒力,找回自主權
出刊日: 2017/10/01
情緒,總是左右一個人的發展,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的品質上,期假裝或壓抑,表面上雲淡風輕,私下卻咬牙切齒的人,不僅會傷害自己,也會傷害組織。
美國有兩位心理學教授累積20年的研究發現: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際關係」。他們說——人際關係可能比水果蔬菜、經常鍛煉和定期體檢更加重要。人是一群聚的動物,彼此相處的過程中,發生磨擦的,就是一個對於情緒的管理。緒緒不只是對別人,更要重視是對自我的傷害。許多的負面的情緒,都源自末將情緒舒解。
為何「人際關係」如此的重要?分析其原因,專家學者說:「人際關係不好,令其心裡充滿著憤怒、怨恨、敵對和不滿情緒,會致使交感神經時常處於亢奮狀態,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分泌得過多。」當然就容易作出失控的事情。
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對268名男性的跟蹤調查也發現:一個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就是和別人的關係,缺乏社會支持,對健康的危害與吸煙和不運動不相上下。細思心理學家馬斯洛總結的人生需求,從低級到高級,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除了第一層的生理需求與物質有關,其它四個層級都人際關係脫離不了。
如何才能發展出正向的人際關係,有利人際關係和諧的「付出」包括:讚美、幽默、微笑、尊重、禮讓、隨和、包容、寬恕、體諒、同情、忠誠、傾聽等……都是支撐一個人活得長久的真正秘訣。美國一位精神病學家一項長達25年的「人格與心臟關係」的跟蹤調查發現:心胸狹隘、名利心重、敵視情緒強的人,死亡率高達14%;而心胸開闊、助人為樂、性格隨和的人,其死亡率僅為2.5%。心臟病的發病率,前者也是後者的5倍。
不論是從科學,還是理論來看,人際關係對自己的工作,生活與學習,都有其關係。情緒管理於人際關係之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解角色,愛的圖館介紹一本哈佛大學的研究《情緒敏靈力》,提出了四個步驟,有系統帶領自己或孩子,來學會管理情緒。這樣的觀念要不斷的傳播,需要的是靠閱讀,閱讀能力,將不斷帶我們走未來,也帶給困境的孩子一個希望。最後,或許您會發想,那何不將好情緒的人,好的基因,進行複製,這樣就不會有問題。關於基因的複製,看看《因編輯技術現在能永遠地改變整個物種》,或許會給你有不同的想法。
線上收聽:教育好夥伴廣播節目
‧09.26 台師大機電工程學系四年級李秉倫~電腦輔助機械製圖,世界銀牌
‧09.19 台大葉丙成~PaGamO學習教育科技平台,從台灣走進馬來西亞
‧09.12 雅德賽思兒童學社老師汪志宏(汪汪老師)~放學後才是關鍵
‧09.07 前德意志銀行台灣區總經理吳均龐 ~跳脫舒適圈 培養國際移動工作力
‧08.30 印尼移工Amy & Bii、one-forty成員張正儀~印尼與台灣的文化差異
以下PDF檔案,因舊資料失去部分連結圖檔,敬請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