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期
精進的學習
出刊日: 2017/06/01
精進的學習
出刊日: 2017/06/01
AlphaGo三番棋「洗禮」的柯潔的新聞,是人們對機器的學習,再度引熱門話題。人工智慧的演化,似乎超出我們的預計。機器是如何學習的?相信引起許多人的好奇,除了演算法不斷精進,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數據。
機器是利用數據進行自我深度的學習,同時伴隨科技進步,讓複雜的計算,比過去計算的時間減少,這是一種精進的學習,《影音學習-「大」數據是「好」數據》正是您對大數據進行探索好的起點,內容有許多有趣的案例,同時講者也提醒我譬,大數據對人類的益處與問題,值得我們一看。
時間再拉到另一個場合,5月20日愛您一輩子守護團舉行了向日葵探索,其中一段影片,正介紹未來30年的世界會產生變化,「當一個人穿上一件衣服,就會變成另一個人。未來你的手機都會消失不見…」影片傳來姚老師講說。,面對未來,要看清楚並不容易,職業正在興起與消失,沒有能預知未來,唯有一件事情要確認的就是自我學習。
過去,學習從「存料」開始,接著我們讓資料「流動」,未來我們必需要學會「建構」資料,這是自我學習的演化,也是自我精進學習的路徑。如何來進行建構式的學習,《愛的圖書館-精進的力量》一書中,利用四個問題來讓我們重新打開不同的學習法。
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已具備了哪些相關的知識?
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又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原有知識構成了何種補充或是挑戰?
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且這些東西我透過簡單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針對當學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無法輕易地獲得解答,同時又有價值成為我長期去探索的問題?
對於新舊知識,需要像一位優美的美食家,懂得細心挑選、細細品味,並且將新奇的味覺經驗與原來的味覺經驗,標記起來。因此上述的過程,讓學習變成主動蓋成一座「金字塔」,而不是一座「石頭山」。
最後,問一個簡單但又會將大家考倒的問題?學校的學習內容,於畢業之後很少用到,那為何我們要上學?《領航員文摘-孩子為何要唸書?》將會給我們許多的啟發,領航員李偉文說,讀書就是傳承智慧的結晶。若是如此,學習值得我們,一再精進。
線上收聽:教育好夥伴廣播節目
‧05.25 IMPCT 陳安穠/傅聖潔 ~用咖啡集資幼兒教育資源
‧05.19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曾聖益~文愛志工隊-偏鄉課輔關懷弱勢
‧05.10 北京自學家庭家長李智偉~境外如何讓孩子在家自學?
‧05.03 英國台灣同學會總會長劉語合~近觀英國中學及高等教育
以下PDF檔案,因舊資料失去部分連結圖檔,敬請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