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期
學習,持續前進的力量
出刊日: 2013/12/01
學習,持續前進的力量
出刊日: 2013/12/01
讓想像力自在飛翔,是第一步,接續,回到現實的生命中,我們要從A點跨足到B點,更需要左腦的配合,制定關鍵的行動,讓我們能一步一步向夢想。
實踐夢想的過程中,當我們面臨日趨複雜的變動系統,其中,有一個重要的課題,不論經過多少年,永遠都是一個新的議題,那就是「學習」本身。學習,重新看待一部片,學習重新看待孩子觀點,學習重新學習…等,都是為了讓我們有發展出新的能力,一步一步朝向夢想而去。學校,是一個學習重要的名詞,學校,讓每一個人的能力,程度接近,但為何程度相近的一群人,離開學校之後的十年,有不同的人生發展,因素或許錯綜複雜,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因素,相信就是學習。學習,改變能夠一個人命運。
這一期的電子報談的主題為「學習」,並非聚焦於學習方法,態度…等,而是透過不同的案例,重新提醒每一個人,學習如何來理解他人,如何來看背後的觀點,一部影片,每一本書,一段文字,他們是如何發現的這樣的觀點,體驗學習過程的樂趣,讓您能夠從多元的面向中,再次學習。
「看見台灣」11月放映以來,入場觀看的人都無受導演用心拍攝畫面所影響,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學習看待台灣,自然生態作家劉克襄先生,於看見與看不見的台灣一文中,提及「看」片背後,卻是一個工專少年齊柏林,如何藉著夢想,突破社會主流價值。再如何典當家產,購買昂貴的鏡頭,只是想完成一座島嶼生態環境的拍攝。除了看見台灣影片的本身,我們更需要學習的是齊導演,從夢想到實踐的過程。
2010 年 5 月 Ramsey Musallam被診斷出胸腔主動脈長了個大動脈瘤,必須做開心手術。當時他完全嚇壞了,但因為醫生展現出的自信使他感到放心。「這個傢伙的自信從何而來? 因為大膽嗎?」一個面臨生死課題老師,除了擔心自己的生命的安全之外,從中更是學習到,教育本質的事物,如何激發學習興趣的三原則當中,分享老師為何會突然的覺醒,改變孩子的學習方式,讓每一個孩子能以更主動方式來學習,從你日覆一日的工作中,你能有其它的學習嗎?
愛的圖書館中,推薦書籍天賦不是奇蹟?天賦不是指的是天生的才能嗎?不是那些少數人才有的事物,既是少數不是奇蹟,那會是什麼?這一書,我們來重新學習「重新定義」,若我們能重新看待「優秀」的標準,就會發現作者原意,若要找到每一個孩天賦,就得相信孩子是獨一無二,我們不是要一個SOP(SOP = 標準作業流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下產物,我們要的原創性。那麼,是否你就該重新來學習,如何看待孩子,如何發現孩子的天賦,讓每一個孩子的天賦發現,天賦不屬於少數,就不會是奇蹟。
每一個人都是老鷹,不是飼料雞,既是老鷹,就該遨翔於天際中,而這個天際的遠方就是夢想。學習,重新看待一切,重新看得事與物的關係,重新檢驗我們面對事物的態度,學習,就能改變我們的一生。
十一月幸福講堂
正義課第10講
線上收聽:教育好夥伴廣播節目
‧11.28:台灣綠活設計理事主席張偉華~非營利組織愛的事業化
‧11.21:頤禾園有機農場創辦人陳禮龍 ~親子共學~有機農食安
‧11.14:三玉國小-王宜寧老師~音樂教育,帶領孩子追求自我實現
‧11.07:加惠心理諮商文教基金會-方曉喻~家庭如何協助青少年面對心理問題
以下PDF檔案,因舊資料失去部分連結圖檔,敬請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