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校園性別友善廁所」
「增加校園性別友善廁所」
說明:
一、內政部建築研究指出「性別友善廁所」(unisex restroom) 係指無性別之公共廁所,該類廁所不以傳統男廁或女廁為 標示,而是強調無論男性、女性、中性或跨性別者都能自 在使用之廁所。單一式性別友善廁所在單一廁間內同時設有小便器與馬桶、洗手台等設施。複合式友善廁所則根據不同需求同時設置蹲式廁所、坐式廁所、親子廁所、小便器廁所等。許多縣市政府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都將性別友善廁所的增設納入性別平等計畫中的目標,學校作為性別平等教育的場所更應該設置性別友善廁所。
二、校園增設『性別友善設計』可望解決校園中各種性別衍生的如廁困境:(一)跨性別者:以跨性別女性為例(生理男性,心理認同女 性),使用女廁的人將其視為男性而感到恐懼、抗拒;反之,使用男廁的話,又會憂慮自己女性化的外貌遭受性暴力。(二)女性:女性因如廁時間較男性久,在男性為中心的空間設計下容易發生男廁空空如也,而女廁大排長龍的情 形,不分性別的廁所將能彈性的消化人潮。(三)男性:相比女廁的全隔間設計,男廁在設計上具有門的廁間較少多為站立式便斗。不平衡的設計使得男生選擇 舒服如廁姿勢的權利受損,便斗間缺乏隱私保障的短淺隔板更預設了「男生如廁會被別人看到很正常」認為男性的如廁隱私較不用受保障等性別偏見。
決議:
請教育局針對學校師生較多的學校,及廁所設置數量與師生比率嚴重失衡的先執行性別友善廁所。工務局有設計通用的公廁形式,工務局在公園設置簡易的廁所,用貨櫃或其他設施加以改裝,此類設置經費較低,如果學校要增加廁所,但建物不足,可考慮以這類方式去施行。師生人數較少之學校亦可調整學校空間改裝廁所以設置性別友善廁所。並參酌委員之建議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