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男孩的開學見面信】2025-0
【給大男孩的開學見面信】
親愛的 1654 班男孩們:
114 學年度新學期、新班級,我們在這裡初次相遇。
38 位來自不同班級的同學,因緣聚在一起,從今天起我們要並肩走到高三畢業。能和你們開始這趟旅程,我很期待。
1654 是我們的班號。我特別喜歡「654」這個數字順子,它象徵著「事事順心,步步向前」。我想像未來的我們 1654 不只是一個班,更是一個「班級家庭」,彼此學習、互相支持、彼此陪伴。
未來兩年,我最希望我們能一起培養三顆心:
● 慈悲心:能看見同學的需要,給予關懷。
● 同理心:能設身處地,理解彼此的處境。
● 感恩心:懂得說謝謝,珍惜身邊的幫助。
好的個性會影響一生,比起成績分數,我更在意我們會成為怎樣的人。
我希望在1654 ,我們不只是理工生醫領域的候選人,更是擁有善良、堅毅、有格局的青年。
記得,你們不是一個人在奮鬥。導師、所有老師、爸媽、同學和朋友,都是你們最堅強的後盾與支持。你們的背後有很多力量,正在陪伴、守護著你們。
未來兩年,我會和大家一起努力。我是你們的導師,更是你們的隊友。我們是「生命共同體」,一起迎接挑戰,一起向前走。
1654 班專屬班規
● 一|一心同體:我們是一個團隊,每個人都不可或缺。待人做事以「誠」為本,尊重自己,也尊重彼此。
● 六|六藝兼修:不只讀書,也要全方位成長。專注課業、勇於挑戰,培養心力、體力、腦力、耐力和勇氣。
● 五|五倫並重:品格第一,善良為先。彼此關懷、常懷感恩,讓班級成為溫暖又有愛的大家庭。
● 四|四海一家:1654 就是我們的家。互助合作,維護整潔,勇於承擔責任,一起讓班級充滿活力。
開學小禮物的意義
我為你們每個人準備了一份小禮物,放在紅包袋裡。它不只是心意,更代表我對你們未來兩年的期許。
● 70% 黑巧克力 :苦中帶甜
它的滋味是「苦中帶甜」,就像我們的學習旅程。高二理組的課程有不少挑戰與壓力,難免讓人頭痛、甚至想放棄,就像巧克力的苦澀。但只要堅持下去,最後一定能嚐到屬於自己的甜美成果。這塊巧克力提醒你們:面對困難,不退縮,因為正如黑巧克力,總會苦盡甘來。
● 喉糖:溫柔守護
喉糖能舒緩不適,也提醒大家兩件事。第一,要懂得照顧自己,累了要休息、壓力大要懂得調整。第二,要勇於發聲,自己能大方分享想法外,同時也能不吝於鼓勵同學、彼此給讚。在1654班,你們的聲音都很重要。
這份紅包袋不只是禮物,更是一個祝福:
願 1654 的每一位同學,在困難裡嚐到甘甜,在守護中感受溫暖,並學會把這份力量傳遞給身邊的人
導師 吳詩綺
坂本龍一在片頭與片尾都提到了德布西的一句話:「我的音樂,可能要到二十世紀的孫輩才能理解。」
這句話如同一條引線,貫穿了整部影片,引發我對這位音樂大師創作歷程的好奇;也像是某種時間的回音,成為我觀看這部紀錄片時,心中反覆震盪的主題。
影片將我們帶回 80年代,坂本龍一手持著那個年代標誌性的巨大軟磁片,每片能儲存近20多段不同風格的音樂素材。透過當時的電腦技術進行音樂重組、複製、螺旋循環,甚至在螢幕上手繪音波進行聲音變化。如今看來稀鬆平常的操作,在四十年前卻是一場劃時代的實驗。
他說,他的音樂不是線性的,而是段落的、重組的。
鏡頭巧妙地將坂本龍一的創作與八零年代東京街頭的鮮活景象交織。
帕青哥機台的金屬聲、電器行播放的聲響、祭典中人們抬轎的呼喊、孩童在遊樂設施中伴隨的音樂……這些看似跳躍、斷續、無章的聲響,都化作坂本龍一音樂中的波動音符與創作元素,譜出「東京旋律」的音符與節奏。
作為音樂外行人,我最深的體會是:
偉大的藝術,始於對生活能量的敏銳感知。
天才並非一蹴可幾,而是源於對生活點滴的深刻體驗。
無論是螢幕上閃爍的一格畫面、變幻的天空、公車窗外飛逝的景色,抑或地鐵中人群上下樓梯、搭乘電扶梯時的背景聲響。對坂本龍一而言,都是激發他音樂創作的火花。
這不禁讓我反思,自己平日是如何吸收身邊的素材?
是否曾真正去享受生命、體驗人生,甚至去拓展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日常元素、景象與人事物?就連在日本極為尋常的柏青哥小鋼珠聲音,在影像中也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坂本龍一不是關起門來創作的天才,而是走在街上,用耳朵、用眼睛、用心感受生活萬物的創作者。
而更令人震撼的是,影片中我看到他為了短短幾小節旋律,反覆修改、精心調校,甚至不惜花費21個小時,只為追求那循環中的完美。
這種對藝術的追求,令人肅然起敬。
藝術之所以能成為藝術,其價值也絕非當下 AI 一鍵生成的速成品所能比擬——後者或許新奇,卻往往缺乏靈魂,顯得「塑膠感」十足。
我想,真正能留下來的作品,從來不是「產製」出來的,而是「活出來的」。
我認為,這部電影也非常適合推薦給所有「內容創作者」(Content Creators)。
它如同一面鏡子,提醒我們創作的本質。
正如德布西所言,超前的理念或許需要時間的沉澱方能被世人理解。坂本龍一當年那些極具前瞻性的嘗試,也是在日後才逐漸展現其深遠影響。
那麼,他是如何積累生命的智慧,吸收創作的養分,從而譜寫出雋永的音樂作品?
答案或許就在於細膩的觀察與深刻的體會。唯有如此,才能創造出繽紛多彩、真正能夠觸動人心的內容,而非被輕易拋棄、AI 一鍵生成的速食文化。
片尾,他從容地步出計程車,身著寬鬆的西裝,肩上瀟灑地掛著一個巨大的牛皮手提包,走向錄音室。一進門,戴上監聽耳機,坐在鋼琴前便開始演奏他那名為「自傳」的樂章。他的自信與偶爾浮現的東京生活影像交融,完美詮釋了《東京旋律》這個片名。
身為一位教育者、內容創作者,這部片對我也是一記提醒:
我在教學、創作、寫作時,有沒有停下來好好觀察?
我是否有去感受覺察生活中那些以為理所當然的風景——捷運站的廣播聲、學生的笑語、校園的樹梢、走廊的腳步聲?
我是否能將這些日常聲音與觀察,轉化為心中的素材,重組成下一段屬於自己的旋律?
這部充滿啟發的《坂本龍一:東京旋律》,是坂本在四十年前拍攝的紀錄影片。經由法國國家視聽研究院於2023年以4K 技術修復,如今再度上映,於2025年的今日觀看,對我而言別具意義。
這部即將於下個星期 (6/13) 上映,有興趣的朋友們,歡迎鎖定 #佳映娛樂 相關資訊。
面對一疊又一疊的作文,老師累、學生悶?
今天分享的超核心大考作文師訓,重點:
1. 從老師苦批變為學生主動修正、同儕互評
2. 結合AI提升效率又不失溫度
【教學模式轉換】
1. 傳統模式:老師出題 → 學生寫作 → 老師批改 → 老師講解(老師:學生工作量=5:1)
2. 超核心模式:老師示範/提供鷹架 → 學生草稿 → 同儕互評&自評 → AI輔助 → 學生改寫/討論 → 老師回饋(老師:學生工作量=2:4)
【批改方式比較】
1. 手寫批改:溫度滿滿,但老師快爆肝
2. 學生先用AI修正:省時,但學生可能理解不足
3. 線上批閱軟體:超高效率,但AI對題意的理解有限
有效教學策略
1. 同儕互評:提供明確評分標準,採用「2 stars and 1 wish」模式
2. 使用共編文件:如Google Docs收集作業,提高效率
3. 聚焦能力培養:從寫作「次數」轉向培養「能力」(比較對比、論述等)
4. 課文結合寫作:「閱讀寫作結構三合一」
分級教學建議 (參考 Vivian Hung 超核心寫作貼文)
1. 基礎/中階學生:培養「英文感」,重視文章架構、轉承詞、基本修訂
2. 高階學生:培養「高級感」,著重感官描寫、精準用字、修辭技巧
善用AI工具輔助教學
1. 提供作文初步評分參考
2. 指出需修改的句子並提供修改建議
3. 連結至教材特定頁碼,引導延伸學習
Vivian Hung 和 我都有推出 Mygpt 幫助師生批閱,歡迎聯繫老師
【工具書推薦】
《超核心大考英文寫作》
1. 高一用到高三都適用
2. 結合課本、寫作書、習作以及自製AI工具,建立教學鷹架
3. 幫助學生系統性地學習文章結構、句型運用及寫作技巧
《超核心大考英文寫作Workbook》
1. 搭配主教材使用,提供引導式練習,難易度由淺入深
2. 題型多元,包括閱讀文字提示、瀏覽插圖/實景圖或是圖表判讀
3. 幫助學生逐步培養寫作能力,達到能力遷移
詩綺老師提供方法:
文章結構清楚
範文+句型模板+小練習
與AI批改工具對接,延伸學習一鍵完成!
書籍連結:
作文書: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7333
Workbook:https://www.icosmos.com.tw/product/?recordId=1916&_sp=detail
【分級教學建議】
基礎~中階學生:建構英文感,練結構、修句子
高階學生:追求表達力,練修辭、精準字彙、破題技巧
金句提醒:
「英文寫作,不是老師一直改、學生一直錯;是老師示範思考,學生學會自己改!」
「Happy teacher, healthy teacher, happy students.」
1.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 special festival in Chinese culture.
端午節是華人文化中特別的節日。
2. It honors Qu Yuan, a famous poet who loved his country.
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屈原,一位熱愛國家的著名詩人。
3. After he was sent into exile, he felt very sad and jumped into the river.
他被放逐後非常悲傷,最後跳進河裡。
4. People raced in dragon boats to try to find and save him.
人們划著龍舟,希望找到並救起他。
5. This is why we have dragon boat races today.
這就是今日龍舟比賽的由來。
Vocabulary|單字小字典
• festival 節日
• poet 詩人
• exile 放逐
• race 賽跑;比賽
• dragon boat 龍舟
1. People threw rice into the river to stop fish from eating Qu Yuan’s body. 人們把米丟進河裡,避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2. Later, people wrapped the rice in bamboo leaves.後來,人們用竹葉把米包起來。
3. These rice dumplings are called zongzi. 這些用葉子包的米飯叫做「粽子」。
4. Zongzi can be sweet or salty, and people enjoy them with family. 粽子有甜的,也有鹹的,大家和家人一起吃。
5. Eating zongzi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radition during the festival. 吃粽子成為端午節重要的習俗之一。
⸻
Vocabulary|單字小字典
• rice 米飯
• fish 魚
• body 身體
• wrap 包裹
• zongzi 粽子
1.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t noon, many people try to stand an egg. 在端午節的中午,很多人會試著把蛋立起來。
2. They believe it brings them good luck for the whole year. 他們相信這會為他們一整年帶來好運。
3. Some say the sun’s energy is the strongest at this time. 有人說太陽的能量在這個時候最強。
4. If your egg can stand up, people say you will have good luck! 如果你能把蛋立起來,人們說你會有好運!
5. It’s a fun tradition that families and friends enjoy doing together. 這是一項家人和朋友喜歡一起做的有趣傳統。
_______
Vocabulary|單字小字典
• stand 站立
• believe 相信
• good luck 好運
• energy 能量
• tradition 傳統
1. Zongzi is wrapped with bamboo leaves and tied with string. 粽子是用粽葉包起來,再用棉繩綁緊。
2. Inside the zongzi, there is pork, peanuts, and mushroom. 粽子裡面有豬肉、花生和香菇。
3. I like the taste of zongzi. It’s soft and yummy! 我喜歡粽子的味道,它又軟又好吃!
在士林高商觀課時,我看到劉老師將課文改編為三人對話,讓學生練習角色扮演。
幾個優點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
轉換課文,從描述變成對話,讓英文變得真實又自然。
課文透過 ChatGPT 改寫成口語化的三人對話,再用「酷音網」轉成語音素材。
學生先聆聽、挖空填寫、熟悉字詞,再進入角色演出,完成一次完整的語言任務鏈。
體悟與提醒
用科技不是為了炫技,而是讓學習更貼近語言使用的自然樣貌。
⸻
從自身經驗出發,我也提供幾點延伸建議:
聽力活動要有“詞彙連貫”感:
若暖身活動是字彙搶答,建議聽力任務也選用相同字彙。這樣學生會有「我記得這個字!」的熟悉感,活動就自然串連。
片語填空再進化:
從單個字 → 搭配詞(語塊 Chunk)
像「take」「place」挖成兩格,不如改為「take place outdoors」一整格。
學生學到的就是完整語感,而非零碎單字。
這些小小的設計調整,會讓 AI 產出的素材更貼近教學目標,也更有「輸出力」。
—
延伸收聽我的 Podcast
《英文零距離》EP16|用 AI 產出有互動的英文課堂任務(中集)
近日造訪士林高商觀課,由劉老師帶領應英科高一的英文課。老師教學目標非常明確:
讓平時害羞的學生,也能有機會站上講台說英文。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劉老師將課文內容改寫成三人對話,讓學生聆聽 AI 語音音檔、填寫片語挖空、訂正答案,最後進行小組角色扮演。
這樣的設計結構清晰、步驟循序,最重要的是:
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並練習開口說說英文。
如何利用AI改寫課文變成對話討論?
老師怎麼操作呢?
歡迎搜尋 [吳詩綺google site]
我有四篇文章與podcast
說明分享備課準備方式
以及心得與眉角
觀課亮點
在觀課過程中,我看見了劉老師滿滿的教學用心:
課堂一開始,老師滿滿活力地和學生打招呼
運用互動軟體進行小組搶答遊戲,溫習字彙片語、彼此互助
小組加分制鼓勵參與,讓學生「聽」也能「說」,建立自信
重點
全英教學不一定需要花俏或複雜的形式。
老師所運用的這些簡單但經典的方法,
傳遞的是教學的核心價值。
教學核心價值
讓學生「願意參與」、「敢於表達」、「在學習中找到歸屬感」。
明天繼續分享 Part 2
【附中全英社群分享回顧 】今天很開心聆聽敏靜老師分享她的「From Chalkboard to Chatbot」。敏靜老師娓娓道來她數十年的教學點滴,以下整理敏靜老師的教學智慧精華:
教學工具演進: 從粉筆板書、大型投影機,到電腦網路普及;英文科老師總是教學法的先行者,自製圖卡、分組活動早已融入日常。
專業成長與同儕學習: 「三人行必有我師」,無論資深夥伴、同期同事,乃至實習老師 ,都能激盪出新火花。
課外挑戰 — 以帶領外交小尖兵為例, 在資源有限、學生高度自主下,帶隊屢創佳績,深刻體現老師的辛勞引導與學生的無限潛能。
108課綱與跨領域: 迎接校訂必修、投入新興社群,看見英文科在轉化國際資源、促進在地連結上的獨特角色。
疫情+新科技: 線上教學成為新常態,並積極探索互動白板、與同科老師協同開課「Global Citizens」等,持續點燃新火花。
教學輔導教師之路: 投入專業評鑑,肯定工具價值的同時,也深刻理解實務推動的挑戰與細膩。
AI時代展望: ChatGPT等生成式AI是強大的備課夥伴,但「教師的專業判斷與溫度」才是教學中無可取代的核心價值!
師道傳承 & 終身學習: 感恩資深老師的讀書會智慧傳承,也樂於從年輕同事的創新中學習。教育就是不斷播下希望的種子,靜待花開!
這趟從「Chalkboards」到「Chatbots」的教學旅程,從傳統教學方式到擁抱新科技的心路歷程,不僅是個人教學史,也是教育現場不斷演進的縮影。
這些寶貴經驗,分享出來就能成為我們教學路上的養分。期盼彼此,再度充滿能量,一起在教學之路持續前進。!
揪甘心的餐盒。感謝用心的新港藝術高中,有外送,千里一線牽!
【抓得住學生心,得先調伏老師心|上篇】
總結:老師教得順,其實是因為學生的心剛好有餘裕。
今天早八走進第一個班級,我整個超有勁!因為我準備了一整套高三生專用的英文自我介紹教學設計,讓學生能看、能想、能回應:
實用的自介範本
學長姐錄製的成功影片
搭配影片的 Padlet 反思問題
這個班的學生回應非常好。因為很多人早就錄取海外學校,其他人也幾乎都在個申第一階段全數上榜。
我請他們看影片、分析優缺點,整堂課流動超順。收視率超高!
我說的「收視率」,是學生眼神有對到、反應有跟上、整體能量有連線的感覺。
那一刻我心裡暖暖的,覺得學生真棒,自己這份教學設計有被接住、被珍惜。
😅 但這只是上半場。下堂課到另一班,情況完全不同了……
💥 下篇預告:當學生心不在焉,老師該怎麼辦
小小心得:有時候課堂順,不只是因為老師教得好,而是——學生的心,剛好準備好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x7F7DUer/
總結:
學生不是不上課,而是他們的心,還沒回來。
下堂課,我還是帶著一樣充足的準備走進去第二個班。一群大男生。
但才一上講台,我就發現狀況不太對勁:有些學生低頭滑手機,有人趴著睡,有人振筆疾書寫著別科講義,總之,心都不在我這。
那一瞬間,我真的有點火,腦中很自然地冒出一句話:
「天啊,我準備了這麼多,你們到底有沒有想上課的心啊?」
但就在那個當下,我突然踩住煞車,對自己說:
「不行,我不能只順著情緒走,我要看見他們真正的狀態。」
於是我讓影片繼續播放,進入自學時間,然後我一個一個走下去,開始照著座位依序問這些大男生:
「今天第一階段放榜,你的結果怎麼樣?」
有人小小聲說:「老師,我一間都沒上。」
有人低頭說:「上了,但不是我想要的。」
也有孩子滿臉喜悅:「老師我三間全上了耶!」
就在這樣問著問著的過程中,我突然醒悟過來——
「哎呀,我剛剛到底在氣什麼?今天是這些孩子的高中人生重要 moment 欸,
他們會分心、會沒進入狀況,不是無心,而是心被佔滿了。」
這一刻我開始調整自己:
語氣放慢、節奏放柔、表情放鬆,真心陪他們說話。
我對沒上的孩子說:「你現在可以專心準備,這反而是老天爺幫你聚焦的方式。」
他們一開始都不可置信地看著我,我就慢慢說:「你看,如果你今天只上了一間你不想去的,你反而會更掙扎。但現在,無後顧之憂,反而可以往勇往直前,往心裡真正想去的地方靠近了,對吧?」
同時我也發現,那些手上有很多選擇、三間都上的學生,也需要老師的信心與支持。
他們會問我:「老師,妳為什麼這麼相信我?」
我就舉例,告訴他們我平常觀察到的特質與優點。
就這樣,我把剩下半小時的時間都花在「一個一個地關懷學生」上,雖然不是每一位都能談很久,但至少都有走過去照顧一下他們的情緒,問一下,給點溫度。
提供心靈拍拍、語言秀秀、精神打氣、或者口頭呼呼。高三大男孩如他們也是一樣。
下課鐘響前,我發現整個班的氛圍,真的變得不一樣了。
而這一切的轉變,其實來自我自己心裡的一個動作:
我先調伏了自己。
這讓我想到佛法裡說的「我覺察、我思惟、我修行」:
我先看到自己起了煩惱,察覺出來,然後選擇用不同的態度看學生。
這樣的「聞思修」,竟然真的讓整個班的能量跟我連上了線。
我最喜歡的佳句:
“They don’t care how much you know,
unless they know how much you care.”
小小心得:
有時候,學生要的不是老師教課,
而是陪他們一起穿越情緒的節點。
所以說,抓得住學生心,真的要從調伏老師自己的心開始。
名言反思篇:教學不是套公式,而是修心術。
在前兩篇貼文裡,我記錄了兩堂截然不同的課。
一堂收視率滿滿,另一堂才開始上課就卡頓點點。
但真正讓我感受最深的,不是學生的反差,而是——
當我內在態度轉了一念,整堂課的能量也跟著改變了。
這兩天,我一直反覆想到一句來自莊子的智慧提醒:
「觀機而動,應變無方。」
——《莊子.達生》
教學從來不是照本宣科,
而是一門「觀機而動」的藝術。
真正的智慧,是能觀察時機,
根據當下的學生狀態,靈活調整教學節奏與方法。
不是一套流程走到底,而是時時調頻、處處覺察。
聞、思、修
這不就是老師在教室裡最常練的修煉嗎?
我們不是守教案的人,而是讀空氣、調能量的人。
我們要回應的,是孩子的心和當下的氣場。
—
最後,再提醒自己一次,也分享給老師朋友:
“Students don’t care how much you know,
unless they know how much you care.”
教室裡的每一個當下,
不是等學生「準備好了」才開始教,
而是——老師願意先調伏自己,才能真正帶得動一堂課的魂。
2025 附中 x 美國內華達大學 跨文化交流的驚喜
跨文化交流的驚喜:來自拉斯維加斯的「春雨奇遇」!
今天接待來自美國內華達大學(University of Nevada)教育學院的院長與教授團隊,進行校園參訪。
他們對台灣的高中校園充滿好奇,特別是對於昨晚的「大地春雷」印象深刻!來自終年乾燥的拉斯維加斯,他們對台灣三月天的綿綿春雨感到驚喜,甚至流露出羨慕之情。這讓我重新思考,我們習以為常的風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竟是如此珍貴。
生日只差一天!跨越文化與星座的「July Sister」情緣!
更令人驚喜的是與Dr. Benita R. Brooks教授的互動 (見兩人合照)!
我們發現彼此都是熱情的「E人」,結果一問才發現,我們的生日差一天,竟然是同樣的獅子座女孩!我們相視一笑,high five 一下,開始互稱 "Hi, my July sister!",實在太可愛了。
3/15敦煌英語教學講座:用 A 與 I 重新導航教職人生!
這次與教授團隊的交流,更讓我確認 3/15 的 #2025第四十屆敦煌英語教學講座【用 A 與 I 重新導航教職人生】的主題,正是當今教育工作者所共同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期待當天與您分享生命故事,一起找到面對教職生涯挑戰的力量與方向!
#詩綺老師不藏私講堂 #2025CAVESROADSHOW
演講場次資訊,請見留言
最近剛好看到 Fortune.com 在談美國股市波動的文章,裡面提到一件很有趣的事:巴菲特建議投資人在股市低迷時「保持冷靜」,而他的這句忠告,竟然來自大家熟悉的那首詩——Rudyard Kipling 1895年寫的〈If〉!
文章是這麼說的:
Warren Buffett in 2017 offered sage advice for when the stock market is falling: “Keep your head.” It comes from Rudyard Kipling’s 1895 poem “If.” Some investors have warned the U.S. economy is inching toward a correction, and Buffett had said “no one can tell you” when these major market moves may happen.
(巴菲特在2017年曾針對股市下跌時提出過一句睿智的建議:「保持冷靜。」這句話出自英國詩人吉卜林在1895年所寫的詩〈If〉。近期有部分投資人警告,美國經濟正逐步走向修正期,但巴菲特也提醒,這類大規模的市場波動「沒有人能準確預測何時會發生」。)
看到這裡,我真的覺得,英文老師們每次教到龍騰第五冊第一課的〈If〉,其實可以很有底氣告訴同學們——
這首詩不只是課本裡的文章,它連世界首屈一指的投資大師巴菲特都讀過、也引用過!
學好英文,不只是為了考試,更是為了在未來遇到人生起伏時,腦海裡有一句話提醒自己「Keep your head.」
而我們現在教的這首詩,就是人生低潮時最好的導航。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8r6QsaNDu/
【學測英文寫作的秘密武器,有三招】句子更生動,故事更有畫面。常見主題示範:如何在描述挑戰與突破時,讓自己克服困難的經歷更加感人?
Life’s challenges are storms, and I am learning to dance in the rain. → 人生的挑戰就像暴風雨,而我學會在雨中翩翩起舞。
Each obstacle was like a stone, and I built a path toward my dreams with them. → 每一個困難都像是一塊塊石頭,而我用它們鋪出通往夢想的道路。
Fear stood before me, blocking my way, but courage took my hand and led me forward.
→ 恐懼像個巨人擋在我面前,但勇氣牽起我的手,引領我向前邁進。
小結
用上述三種修辭手法描寫克服困難的經歷,讓閱卷老師感受到你的韌性與決心,為英文作文增添力量與深度。
參考《#超核心大考英文寫作》第88頁:如何運用修辭手法讓文字更加有力!
《#超核心大考英文寫作 》幫你越寫越好!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ScfbvA9L/
考試提醒: 學測英文寫作考場上最重要兩件事,準備迎戰!
1. #掌握題目要求:別急著下筆,先靜心讀題。圈出重要名詞和動作要求,確保清楚知道要寫什麼。記住:清楚的結構比花俏的字詞更重要。 正確方向就是成功的一半。
2. #穩住基本功: 每段清楚分工,包含主題句、支持句、結論句,讓文章邏輯流暢。善用轉承詞如:therefore, however, in addition,展現你的條理與成熟。別忘了分段,讓考官讀起來一目瞭然。
送給你一句定心名言:
"The best preparation for tomorrow is doing your best today."
「對明天最好的準備,就是今天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你已經是最棒的自己!
另外,考試結束後,別忘了給自己一個成長的禮物!推薦你去戲院欣賞曲全立導演的紀錄片《台灣超人》。這部正念爆棚的作品必能幫你打開眼界。PS. 圖片轉貼自曲導的講座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unsunghero
《#超核心大考英文寫作 》幫你越寫越好。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8XNU4fDm4/
2024年年底全家一起觀看紀錄片電影《#台灣超人》,並參與 #曲全立導演 與如亨法師的對談會,留下深刻印象。幸運的是,剛展開2025年的第十天就又有機會聆聽曲導演分享人生故事。
這場演講解答了我困擾大半年的「人生中場問號」。因為曲導演面對中年覺醒的經驗,也幫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師生涯與人生方向。
他的故事帶來的不僅是共鳴,還是一種重新看待生活的啟發。
演講尾聲,曲導演分享了星雲法師的一句話:「人忙,心不忙。」
這句話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是要「過。好日子」還是「過好。日子」?
問題看似簡單,卻直探靈魂深處。一旦想通,便能像曲導演般,擁有那種豁達與游刃有餘的心境。
照片裡是我和教廣班的同學,一起跟曲導演比出「超人」姿勢,期許自己朝夢想前進!Let’s go!
熱推大推電影《台灣超人》。大人小孩絕對各有收穫。電影預告片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5Xwq5aEEw/?mibextid=wwXIfr
【從身心整合開始療癒自己】面對每日極大工作量與壓力積累,今天輔導室舉辦的研習主題深得我心,立刻報名學習好好照顧自己的方式。方法意外的平易近人,講師介紹「療癒呼吸有三種」,懂得視時機使用,都能安全有效的幫助自己身心整合與平衡。
1. <胸式呼吸法>
感受: 手放在肋骨上,肚子hold住。吸氣時,感受肋骨與胸腔鼓起往外往上擴張。吐氣時,肚子仍然hold住,感受胸腔下降。
時機: 適合要開始工作前,吸進氧氣量增大,同時增強個人動能量。可以每天開工前來個幾次胸式呼吸,能量滿足。
2. <腹式呼吸法>
感受: 很多瑜珈課會學到的方式。吸進空氣時肚子會像氣球一樣變大(或像青蛙一樣),吐氣時空氣排出,肚子消下。這個方式能夠啟動副交感神經,有效放鬆,平和自己。
時機: 適合在休息前進行,例如吃午餐前,睡覺前,讓自己放鬆、放空。
3. <中脈呼吸法>
感受: 想像自己從頭頂、身體中脈、尾骨串成一氣柱,邊呼吸時,靠意識想像我的吸器氣體從尾骨進入,通過身體中脈,往頭頂前去。然後呼氣時氣體從頭頂折返至尾骨。漸漸地開始設想氣柱從頭輪延伸至天空,也從尾骨向下扎進地心。因此氣柱的流通更關廣。
時機: 想要平穩身心、平靜情緒時使用。如果在辦公快受不了、講台上快抓狂、面對小孩快發飆時,趕快中脈呼吸一下!
想將重點紀錄給自己,也分享給你。當老師與家長能善待自己、好好照顧自己、平穩自己,學生與孩子受益最大。
照片的小植栽,是我辦公桌上的水耕朋友,斑葉左手香(左) + 藍雪花(中)+圓葉左手香(右)。每日來辦公室時,換水也更換從校園裡取得的小花,心情大好。而且左手香(又稱「到手香」,芳香宜人加上生命力強健,每天喝水喝不少耶! 小植栽果真是辦公桌療癒好物,無誤!
吳詩綺/文 (2021/05/05 updated)
今年甜豆老師帶的學生有:
1. 高二
A. 第三班群(以前二類的理工)
B. 第四班群(以前三類的生醫)
2. 高一多元選修
3. 高二彈性學習課程
要不是今年擔任第一線的導師/英文老師/學科中心研發老師/教師共備社群老師,我才能如此深刻體驗到第一線戰場上的老師如此辛勞,我們的孩子也真的挑戰多多。
挑戰,全都是時間少,但是事情很多,接踵而來給師生的挑戰。
舉例來說高二英文課的時數只有一週四小時,但是因為我深知「聽說讀寫」整合力的重要,也知道班上有不少孩子,他們沒有補習、家庭沒有特殊背景、家長沒有人脈加持,所以這些孩子格外需要他們學校老師協助,才能紮實學習歷程、透過不同學習任務成長與找到舞台展現。
因此,身為新課綱第一線的英文老師,也身為英文學科中心的種子老師,更身為台北市少數跨校的英文共備社群成員。我們的英文教室風景是:
1. 全英授課的實踐
2. 優質的探究提問
3. 語言本質學習與大架構遷移
4. 小組討論、個人思考、英文發表
5. 多模態的教學資源應用
6. 開放教室公開觀課的自信
我也因為跟本校資訊科暨表演藝術學科中心的優秀老師林麗玉老師教學理念的一拍即合,我們一起合開的高一多元選修「#策展新鮮人 」就是朝著「雙語策展人」前進而設計的課程。
這些東西,沒有夥伴做不成。
所以為什麼積極的老師很忙,因為會忙著找時間跟夥伴共備、討論、還有對傳統的教學法自己也越來越無法接受的龜毛。
但原本的班務依然要顧、原本的作業還是要改,原本的親師關係還是得聯繫、學生成績系統要輸入與審核的項目也變的非常多、要發的資料、上級希望老師進修的分支項目也越來越大。
這篇文,給自己打氣的成分居多。但也想跟所有跟我一樣很忙很忙的老師說,我們是一起的啦,don’t worry!Fighting!
想要善用線上資源學好英文,「第一件事情要設立好學習目標」,師大附中英語科老師吳詩綺提到,多數學生將目標設定為「我要學好英文」,但是這樣的目標太廣泛,她建議學生先了解自身的能力在哪裡,再衡量自己可達成的範圍訂定最終目標,例如設定自己一年內英語檢定進步100分。若是不清楚自己程度在哪,則可以先鎖定聽、說、讀、寫其中一項能力,著手訂定自學計畫。
可以怎麼運用網路資源呢? 請見全文,整理聽說讀寫相關網站~
全文請見 www.englishok.com.tw/depth-coverage/cover-story/surf-the-internet
全文見 → 甜豆老師線上教學日記#9
最後一篇日記,甜豆老師要來分享我在學期末最後一堂英文線上課進行的超讚活動。我借用Google 開發的線上企鵝軟體-Hopper the Explorer,帶著全班一起環遊世界。學生與我都發現即便是虛擬線上旅行,只要適當結合Show and Tell活動,也可以成為既有趣又充滿學習知能的英文課。
全文見 → 甜豆老師線上教學日記#8
如果你跟我一樣都是擁有40多人學生的大班級老師,不用擔心線上課是否不方便與學生互動,今天甜豆老師將提供一些簡單的作法與工具幫助你同時教課,並進行互動活動。 #利用Jamboard白板做好模版每人一格填答、#活動百寶網站推薦一:wordwall.net、#活動百寶網站推薦二: flippity.net
全文見 → 甜豆老師線上教學日記#7
繼上一篇介紹線上課指南的前兩項「課前規畫」與「課初引導」,本篇我將簡介在「課中活動」我經常進行的課程方式。 #用手寫板書,易找又親民 、#線上文件共編,監督各組進度 、#數位發揮空間更大
全文見 → 甜豆老師線上教學日記#6
有許多老師接下來跟我一樣可能會面臨暑輔開課、還有線上重補修課程的需求,因此甜豆老師將借用上周 『高中英文線上課-解「忙」生存指南』講座分享的課程規畫,並介紹我把線上課分為課前規畫、課初引導、課中活動、課後練習,四大部分的作法。 歡迎參考~
全文見 → 甜豆老師線上教學日記#5
我仍記得當天線上百頭鑽動的爆棚景象。許多老師紛紛傳來簡訊說自己七早八早就在線上排隊卡位,還有更多老師因為 Google Meet 登入人數有限而不得而入, 歡迎讀全文,讓你知道我們怎麼辦到的。
3句話綜合甜豆老師本週線上課心得:#意外訪客振奮人心、#線上課不再蜜月期、#進入常態的自我調適
全文見 → 甜豆老師線上教學日記#3
3句話綜合甜豆老師本週線上課心得:線上教室新發現、內向孩子的安心世界、線上課好網站_一頁功能全包
在過往課堂,當你向台下提問時,孩子是否也是一片靜悄悄的呢?經過這幾週的線上課, 甜豆老師-吳詩綺意外發現,班上幾位內向的孩子,在線上教室反而比較敢發言,課堂參與程度也逐漸增加。為什麼線上課讓孩子有這樣的改變?甜豆老師分享她運用的「網課神器」,以及對內向孩子的學習觀察...
3句話綜合甜豆老師本週線上課心得:#體力視力是一輩子的、#網課增加等候時間、 #緩步才可以走更久
此外,這周我格外體會到網速不佳的悲劇。某天下午 2~4 時點的連堂課程就超級 lag,網速不佳、而且斷斷續續,或者反覆同一字卡頓。學生覺得很有趣,老師卻心好累。以下列出我遇到的線上課狀況以及因應對策。希望我遇到的卡關可以幫助你接下來一一破關。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全國停課,但停校不停學,課程都轉以線上教學。面對與實體授課截然不同的線上教學,老師及學生該如何快速適應數位設備、調整學習狀況呢?「甜豆老師線上教學日記」專欄自本期登場,由師大附中英文科老師吳詩綺,分享她的線上教學趣事及心得。
這兩天學生上英文課也熱追美國大選實況報導。我查一下各大網站,發現有不少學生很有興趣的英單。
抓緊孩子的好奇與新聞熱度,我用美國媒體網站的大選圖表,簡單作了兩張媒體與熱門英單的資訊圖,提供學生,也歡迎甜豆家族好友分享。
遮住中文(如照片用黑筆塗鴉處)
閱讀標頭,請學生藉由圖文訊息猜意義。
擦掉黑筆,秀答案。
▌ 寫作情境:「亡靈節觸霉頭?新聞英文派上用場」
▌ 前情提要:
本週花時間在訓練學生寫「比較跟對比」。這次不是用雙圈文氏圖,而是T圖,採五面向,要求學生分組閱讀、以及仔細比較課文介紹的墨西哥亡靈節與我提供的清明節英文文章。
▌ 順帶提
台灣人認為看到骷顱、菊花、祭壇,是觸霉頭。從昨日聯合報新聞可知文化差異。
剛好跟課堂所學對接,真好!
 ▌ 教學步驟
點:related theme words with variation 找出課文主題英文字的不同變化(亡者、歡樂)
線:information input 閱讀文章,寫出不同面向的關鍵字(做什麼what, why 為何做)
股:sentence pattern in context 加入本課句型,變成描述句。ex: 台灣人「所做事what」據說是「原因why」。(S + be thought/ believed / said to V...)
串:extend sentences 加入轉折詞, 加入另一國文化的做法。
面:make it a paragraph 加入開頭引言、定義「面向」成為段落。
▌ 學生回饋
原來前面加了When it comes to (面向),這樣就加入了比較情境,就有頭緒。
還好第一大題有先找「亡者」不同寫法,不然只會用souls, spirits, departed. 翻到第一大題,發現原來是有一種「同義詞」的oh ~感覺。
這次有先列出很多面向,在比較時要個清楚兩個面向可不可以比,邏輯思考要想清楚。
原來寫長句子是這樣加起來的,不難嘛。
課本句型被派上用場,好幾次。
劍橋線上字典,前日新增一字 Goldfish generation (金魚世代),意指:手機世代長大的孩子,記憶力差、注意力短。
1. 「有」夥伴討論:小組合作不孤單
2. 「多」面向切入:聽說讀寫都要來
3. 「忙」思考表達:聆聽自學思考多化工具彈性使用
goldfish generation noun [U]
UK /ˈgəʊld.fɪʃ.ˌdʒen.əˈreɪ.ʃᵊn/
US /ˈgoʊld.fɪʃ.ˌdʒen.əˈreɪ.ʃᵊn/
a way of referring to the group of people who have grown up with smartphones and other technology and have a poor memory and attention span as a result
見:https://dictionaryblog.cambridge.org/....../new....../amp/#
亡靈節這堂課,若課程是聚焦在文化理解,與其用講的說「墨西哥家中拜拜靈壇長怎樣」,倒不如讓學生動手用找的。
1. 介紹靈壇基本資訊(第一張照片)
2. 把10靈壇物件,去標題去圖片,剩下十張純文字的小紙條。(最後一張照片是答案)
3. 把10張紙條放在信封裡頭,讓同學取出。
4. 小組閱讀文字資訊,找到對應靈壇物件圖示以及物件名稱。
5. 對答案。
1. 做完這柯南拼圖,課文有一大段不用講解就懂秒懂。還懂得更清楚!
2. 透過描述文字去找物件長相,訓練學生清楚文字敘述以及具象化過程。
3. 四個人一個小組, 10張小紙條,大家通力合作。
4.一定要把任務放在信封裡頭,這樣才有感覺(電影Mission impossible!)
上週三考完月考,我與同事呂采凌老師一起在高二學生班級嘗試用新方法檢討考卷,想讓學生反覆看考卷、反覆練句子,沒想到邀請學生寫rap 竟然成效斐然!
#任務 把英文月考心得寫成rap
#要求 至少寫六句英文,內含五個月考題目卷英文生難字。
1. 跟全班宣布「寫rap回顧月考」一事(預告)
2. 檢討考卷(傳統講解)
3. 老師PPT簡單介紹rap 內涵
- Content (message)
- Flow (rhyme, rhythm)
- delivery (tone)
- 押韻變化方式 ex: AA-BB-CC,
4. 老師示範(沒錯,我們自己寫了一首試做作品!)
5. 學生個人或小組創作(看考卷+討論發想+寫詞)
6. 練習時間+ 錄音+上傳google classroom
7. show time + Battle!
1. 學生月考卷前後翻看不停歇,為了找出適合字句(以前講解完就回收了)
2. rap歌詞學生自己想會字字琢磨,想押韻會主動查線上字典確認發音。
3. 老師示範後,才子佳人創作力大爆發(知道老師是認真的)
4. 連下課都還在練!停不下來。
5. 寫rap的勁頭一來,英文差的、平常睡覺的,也都超級投入。
6. 學生問我怎麼唱現場沒有偶包?我沒有啊!high的很咧!
本次精挑節奏有三選項
1. 慵懶版 https://youtu.be/jyoQu_qxtfE
2. 暗黑版 https://youtu.be/V68Q7mgu-bE
3. 嘻哈版 https://youtu.be/AIne0kQCNZo
墨西哥亡靈節是11/1, 11/2,家人朋友團聚為亡者祈福。(參考可可夜總會電影,就是以此節日為故事背景)
甜豆老師想要嘗試給小孩的裝扮 Catrina,是亡靈節裏頭的重要象徵,打扮成奢華法式風的骷髏頭女。
#萬聖節可用的扮裝英文自我介紹 (老大用的版本)
Happy Halloween! My name is Lovely.
Can you guess who or what I am?
I'm wearing a dark dress and rose head band.
I like my costume, because my mom, my sisters and I made the roses together from red envelops. It smells good.
I hope you like it, too!
1. 紅包袋兩側用美工刀裁開,打開變成長方形。
2. 把兩個長方形紅包袋長邊兩側都裁開,黏起,變成超級長方形。
3. 開始用手摺紙,見圖示。
4. 把一朵朵紅色紙玫瑰底部,黏上橡皮筋,就可以套進去現成髮箍,做五朵就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