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地閱讀的琦琦在當地一家燒肉品牌店留言,贏得了「霸王餐」。這個週日的晚上,我和太太還有母親去那家店用餐。服務生端來一盤生牛肉,問我們:“請問烤幾分熟?”母親沒吱聲,我與妻子異口同聲地說:“烤熟點就行。”
記得,十六七年前,我第一次吃烤牛肉,是一位高中同學請客。她父母中的一位是知青,她從小在這座城市生活,高中畢業後回到這裡,創辦了一家外貿公司。等我最近一次來這裡打工,與她再次見面的時候,她的外貿公司已頗具規模。
那次,她請我在高檔餐廳吃韓國料理。服務生問我們牛肉要烤到幾分熟?我不知所以然。這時,同學向我解釋了烤牛肉的熟度等級。我困惑地問:「吃個烤牛肉要這麼多講究?烤熟了不就行了?」後來,同學請服務生給我烤了全熟的。
後來,我又吃過幾次烤牛肉,要么是別人請客的,要么是家人一起去吃的,但每次開烤前,服務員問幾分熟的時候,我從來不回答熟度等級,只是說:「烤熟點就好。」因為在我看來,吃烤牛肉,只要不是生的,烤幾分熟,又有什麼關係呢?
去年冬天,某個傳統節日,我們去岳父母處晚宴,妻弟下廚為我們做飯,有一道菜就是烤牛肉。據說,為了讓我們品嚐到口味獨特的烤牛肉,他一大早就跑了那幾家牛肉店進行選料。但食用的時候,他還是不無遺憾地說,有些烤「老」了。
就在那次用餐期間,身為「資深吃貨」的妻弟,向我詳細講解了對烤牛肉熟度等級的辨識以及不同等級所對應的口感差別。這讓我第一次體認到,將烤牛肉區分出熟度等級來,並非店家招徠顧客的噱頭,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對口感的追求。
不過,之後對於烤牛肉的熟度等級,我依然不怎麼講究,每當服務生詢問熟度等級時,還是那句「烤熟點就行。」究其原因,一、我這種消費水平,還不到常去吃的層次;二、即便偶爾去吃了一二次,也把不準哪種熟度適合自己口味。
一盤準備烤肉的牛肉。資料圖。 CFP 。
由此,想起孩提時代,由於家裡貧窮,幾乎沒吃過整個蘋果,偶爾家裡好不容易有個蘋果,共切成五份(我一家五口),每人一小份,但父親那份,總讓給我們吃。那時候,蘋果在我們心目裡,就是「好吃」的代名詞,從來不會去考慮其他。
這正如,這些年吃烤牛肉,只要能品嚐到就是美味的享受,至於熟度的等級並不是我所追求的。現在,我能夠正確地看待區分不同熟度等級所具備的意義,已足以說明自己對於吃烤牛肉的觀念正在不斷地改觀,這應該算是一種不小的進步吧!
其實,縱觀我國牛肉食用史:在秦朝會被殺頭,在明清要被判刑,到了民國,才允許開吃。追根溯源,我國長期處於農耕社會,生產水準低下,牛作為農業主要動力的存在,備受重視。從牛肉的禁食到開禁,無不昭示了我國科技水準的日益提升。
同樣,烤牛肉對我而言,從三十歲之前從未吃過,到吃而未知其熟度等級,到雖知其熟度等級但不了解其價值,再到了解其價值卻尚未實施… ……這無疑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印證了我們從「飢餓」到「吃飽」再到「吃好」不斷演進。
如今,距離第一次吃烤牛肉,已經過了那麼多年,儘管對烤牛肉熟度等級的需求,於我還是沒有絲毫的改變。但我希望會有那麼一天,我,不!我們去吃烤牛肉,服務生問牛肉需要烤幾分熟時,我們都能熟練地報出一個適合自己口味的等級來。
潮新聞客戶端楊新元一一聲高亢的“藍采和啊,醉酒當歌”,讓我聽得血脈賁張。刀郎的《翩翩》,是指仙女翩翩救贖浪蕩公子羅子浮的故事,取材自《聊齋》。粗粗聽,歌裡似乎沒有一個字在講翩翩,也沒有一個字在講羅生,但細品味,味道就出來了。
2024年智慧型手機變化超前瞻,是要繼續捲硬體還是去捲生態?
不過這時候也出現了另一種聲音,就是現在都已經2023年尾了,就算手機紙面參數再強也很難感知到,有點性能過剩的感覺,各家想在參數上做差異化競爭其實有點難。
硬體沒贏口碑沒輸!為何華為Mate60 Pro賣到7000,卻不是高價低配
不妨我們從iPhone 15 Pro Max和華為Mate60 Pro上找答案,一個是擁有全球首款3nm移動端晶片A17 Pro,一個則是帶來了一顆純國產的“中國芯”——麒麟9000S,前者的效能無疑是當下智慧型手機端最強的,後者性能還僅為三年前旗艦水平,不過實際體驗卻讓人頗感意外,甚至有網友表示:7nm+鴻蒙>台積電3nm+iOS,蘋果才是受到制裁的一方。
10月26日,根據手機中國了解,第三季中國智慧型手機市佔率正式公佈。其中,榮耀重返第一名的位置,華為則“王者歸來”,正在向頭部邁進。榮耀Canalys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連續兩季下跌平緩,年減5%至6,670萬部。
實測結果出爐,驍龍8 Gen3有望封神,網友:小米14要起飛了
最近小米14是真的火,產品還沒發布,線下門店就有人開始盲定了,因此出現了很多門店小米都已經預售一空的情況,那麼小米14這次的提升到底有多大呢?
集微網報道隨著華為Mate 60系列購機熱潮、蘋果iPhone 15系列發布,以及國內市場、新興市場逐步好轉,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已探底,呈現復甦跡象。華為、小米、傳音等手機廠商紛紛提高銷售預期,增加零件備貨,促進了手機供應鏈加速回溫。
【手機中國新聞】近期,多名網友在社群媒體平台上吐槽,iPhone 15系列產品很容易鏡頭背板碎裂。有網友表示,個別iPhone 15產品後蓋甚至在沒有磕碰的情況下也會裂開。被戲稱「脆皮後蓋」。
iPhone 15系列硬體成本曝光,蘋果這次定價算很“良心”
不過,就前段時間公佈的iPhone 15系列硬體成本來看,該系列的製造成本是要比往屆高了不少的,尤其是頂級版的iPhone 15 Pro Max,還是蘋果史上成本最高昂的手機,結合這次的售價可能還真是沒賣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