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好酒的起點,源起於一粒好糧。
金秋十月,在河南澠池“仰韶酒莊·黃河南岸萬畝高粱基地”,一片片火紅的高粱穗綴滿了果實,昭示著大豐收的喜悅。而在優質原糧的召喚下,一杯醇香四溢的仰鯰彩陶坊酒也正悄悄醞釀。
天地之中:盡攬天時地利
提起高粱釀酒,就得提河南。
《本草綱目》中記載:「蜀黍北地(中原)種之,以備糧缺,餘及牛馬,蓋栽培已有四千九百年」。
從新石器仰韶文化時期,河南地區就已經種植高粱,逐步發展成為本地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可以說,河南的酒量有多大,高粱就有多紅。
河南,古稱“豫州”,位於九州之中,是農耕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從地理位置來看,河南全省地勢西高東低,兼具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種地貌,自然資源豐富、可耕種面積廣大,長久以來一直作為農業強省而存在。
同時,河南水係也十分發達,直接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內大大小小支流交織成網,為這片土地沖刷出千里沃野。
不僅如此,在溫帶季風性氣候的影響下,河南四季分明,冬冷夏熱,雨熱同季,天然適宜農作物生長,是種植優質高粱的絕佳區域之一。在如此優越的自然條件下,河南孕育出源遠流長的白酒文化,背後是河南同樣悠久的高粱種植歷史。
河南的高粱被當地人稱為“紅粱”,因其成熟後呈現深紅色,又有紅紅火火的寓意。它既是河南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釀造白酒的主要原料,為河南自古以來的釀酒產業貢獻良多。
俗話說:“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一部豫酒史,半部國酒史。”
高粱,作為最適合釀酒的糧食作物之一,成就了河南白酒的輝煌,也滋養了耀眼千年的河南酒文化。
黃河南岸:釀就一杯陶香
黃河南岸,微風吹穗浪,漫山遍野的紅高粱熟了。
在中國,有句農諺:“高粱曬紅米”,說的是當高粱長至紅時,又將迎來一年的豐收季節。
眼下,澠池黃河南岸數萬畝高粱迎來豐收,農人正全力以赴確保顆粒歸倉,為仰韶彩陶坊酒的釀造提供了堅實保障。
如果說,河南「天下之中」的存在,將高粱釀酒做到了物盡其用,那位於河南西部的澠池,則是將高粱適宜釀酒的特質發揮到了極致。這裡毗鄰黃河南岸,位於北緯30度附近,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濕潤、光照充足,是仰韶文化的發現地,也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起源地。
在黃河的滋潤和灌溉下,該地區土壤質地均一,肥力和持水性強,含有較多的氮、磷、鉀,充分滿足了高粱、小麥和小米等作物的生長。
2017年,仰韶酒業集團將澠池黃河南岸高粱種植基地納入「一莊五園」計畫中,打造原糧種植基地,為仰韶釀造陶融香白酒提供優質原糧,旨在從源頭上把控白酒的品質。
這些黃河南岸種出來的高粱色澤紅亮,顆粒飽滿,種皮厚、糖分高、耐蒸煮,畝產可達到500公斤以上,是釀造陶融香型白酒的優質原料。
可以說,在目前白酒賽道上,仰韶酒業把特定原料──高粱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好酒是釀出來的,也是種出來的。在高粱的守護下,一杯仰韶彩陶坊酒被賦予了靈魂和骨架,成為人間至味,為生活喝采。
極目新聞記者高偉通訊員彭迎兵歐陽萍10月18日,極目新聞記者從荊門市人民政府獲悉,2023年滑翔傘定點世界盃總決賽將於11月10日至12日在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聖境山生態旅遊區舉辦,而這也是滑翔傘定點世界盃比賽首次在中國舉行。
青海省劃入甘肅,協助西北經濟發展?青海省位於我國西北部,鄰近甘肅、新疆、西藏和四川,是我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所在地。
10月15日一名河南驢友擅自進入安徽清涼峰登山後迷路當地多部門經20小時將人救出該女子隨後被處以1600元罰款並批評教育據了解今年以來類似情況已發生多次清涼峰常常吸引驢友來探險但該處地形複雜尚未開發冒險上山存在很大安全風險當地呼籲廣大驢友不要以身試險河南驢友在清涼峰迷路10月1
一具屍體18000,一週撈70具屍體,為何撈屍人還哭訴根本不賺錢?
這是極富神秘色彩的一個職業,常年在江面打撈溺水而亡的人,也因此受到人們的尊敬。但先前卻有消息傳出,他們撈一具屍體就要價18,000元,一週能撈70多具,週入百萬,收入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