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感湖是湖北省第五大湖泊,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重要中繼站及冬棲地。古稱“大雷水”,又稱“雷池”,“不越雷池一步”即典出於此。保護區面積達2.2萬公頃,水草豐盈的灘塗,晚稻飄香的稻田,是亞洲重要的候鳥越冬地。
每年冬天有近萬隻天鵝在這裡駐足越冬,龍感湖人寧可自己收成少些,也絕不使用劇毒農藥、絕不驅趕鳥類,田間地頭、魚池之上,人與鳥和諧相處的景像在龍感湖一年四季,隨處可見。
3萬畝精養魚池、5萬畝稻田呈帶狀分佈在保護區沿線,龍感湖如今已成為魚米之鄉:建立了糧、棉、油、生豬等大宗優勢農產品品質追溯體系,農產品綠色認證達到19項,蝦稻連作、豬魚鴨立體養殖、網箱養鱔、黃顴魚套養等種養模式層出不窮。
雷池小麻鴨,是湖北龍感湖地區(古稱「雷池」)獨有的滋補美食。其主要原料龍感湖小麻鴨,是省農科院與龍感湖農場合作培育優良品種,曾在80年代經京九線遠銷港澳等地,因其除具備普通鴨肉特徵外,肉質鮮美緊實、久烹調不柴,深受當地老饕喜愛。龍感湖農場參加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曾攜帶50餘隻小麻鴨遠赴大洋彼岸,會晤期間廚師烹調蜜汁鴨,引得外國友人連連稱讚,龍感湖小麻鴨因此揚名海外。後經廚師多輪改良,採「紅燜」方式,加入紅棗、枸杞等藥食同源道地中藥材,使該菜具有色澤紅潤、酥爛軟嫩、香味濃鬱特點,更具滋補、養胃、補腎、止咳化痰保健功效,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藥膳。
稻香蒜蓉小龍蝦選用水鄉濕地龍感湖自產大個子稻蝦為主要食材,乾淨新鮮,加蒜蓉秘製調味料烹飪而成。沾滿蒜泥的小龍蝦,豐腴彈潤又緊實,伴著濃香撲鼻的蒜香,口腔裡交織蔓延,相互碰撞,香味久散不去,形成鮮、彈、嫩、滑的獨特味覺,老少皆宜,不辣而香。
龍感湖位於國家級濕地保護區,境內河渠縱橫,庫、塘、堰、壩密布,有利於水產品自然生長繁殖。本菜精選本地稻田養殖甲魚、黃鱔、牛蛙為主料,以龍感湖特產黃籽菜油加陳年花雕烹調而成,風味獨特,回味無窮,具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濕等功效。
春賞花夏品蝦秋戲稻冬賞鳥
龍感湖不僅有湖光水色
還有3道獨具特色的美食
來源:黟縣發布國慶假期,黟縣稻田藝術節亮相央視《新聞聯播》。稻田咋成大黃山農文旅活動創意強磁場? 「以前是看風景名勝,現在是感受風土人情,感受文化和鄉土氣息。」現場遊客的感言可窺一斑。 1 喜看稻田千重浪樊成柱攝金秋時節,稻穗飄香。
全長近400公尺的商業步行小吃街,經營各種來自貴州各地,極具貴州特色的美食,包括貴陽、遵義、安順、畢節、銅仁、黔南、黔東南、黔西南、六盤水等九個地州市的地方傳統風味小吃。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65項我國擁有18項傳統農耕文明協助農業現代化發展
金秋時節,秋收正忙。這段時間,58歲的苗族村民顧賢一家人正忙著收割穀子。一大早,他便和家人拉著採收稻穀的工具來到田裡,到晌午時分,一家七八口人通力協作下,就收割了田裡將近一半的稻穀。
南都訊記者林敏兒在羅湖,不僅有深受街坊喜愛的老字號酒樓、港式茶餐廳、招牌菜、意境菜,還有今年新「火」出圈的網紅餐飲,10月15日,在羅湖區天河城,一場美食盛宴重磅來襲。 2023羅湖區美食24H文化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與2023羅湖餐飲城市地標名店發表會隆重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