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魚頭泡餅起家的旺順閣,每天魚頭的點單率超過90%,剩餘的大量魚身都去了哪?蔥燒海參和三不黏是華天同和居飯莊的鎮店名菜,製作這些菜餚後剩餘的大量蔥葉和蛋白又能做出什麼美味佳餚?北青報記者從旺順閣和同和居了解到,為將菜色原料做到物盡其用,他們一直在研發相關菜色。
旺順閣作為傳統餐飲從開業至今已有二十餘年,魚頭幾乎是每桌顧客必點的鎮店菜,為了充分利用魚身,研發團隊一直在探索著各種不同的烹飪方法。根據旺順閣相關負責人介紹,部分門市推出了全魚宴,魚頭做泡餅,魚肉製作成魚丸做湯,魚尾製作成清蒸油潑魚;還有相當一部分的魚身被製作成了紅燒魚塊進入外帶菜單,成為燒魚飯;今年,旺順閣門店還推出了“旺順椒麻水煮魚”,魚身的做法又增添了新品種,這道新菜一推出就受到了消費者的好評。在新菜推出的同時,旺順閣還將水煮魚用過的油和辣椒,用專門的玻璃瓶打包或製作成辣椒醬免費提供給客人。這種做法既得到了消費者的讚許,也減少了食材輔料的浪費。
旺順閣及旗下品牌門市在北京有36家,採用連鎖企業中央廚房進行原料的初期加工,同時統一規格,統一配料,讓原料從起始端就能合理控制,減少浪費。除了中央廚房,旺順閣的食品加工廠內,魚頭可以以預包裝的形式(生製或熟製)走進千家萬戶,魚身的部分製作為大魚醬、魚丸、魚乾等產品。
此外,北青報記者從華天同和居飯莊了解到,蔥燒海參和三不黏都是他們的鎮店名菜,這些菜品剩餘原料的再利用,也需要巧心思。 「蔥燒海參」以其蔥香四溢、海參口感順滑而成名,主要原料是海參和蔥白,大蔥的剩餘部分也不浪費,蔥段烹製菜餚、蔥葉炸製蔥油兒,更加增添了菜的香氣。三不黏的主要原料雞蛋黃,剩餘的大量雞蛋清如何消化,成了飯莊研究的課題,經過無數次的研發,同和居以雞蛋清為原料製作出了芙蓉雞片、海棠滑豆腐等菜餚,這兩道菜因其鮮嫩軟滑,符合中老年人的口味,上市之後特別受到老年顧客的歡迎。還有老北京特色菜芥末墩兒,芥末墩兒為了保持口感,使用的是白菜的中段兒,團隊利用剩餘的白菜心兒,製作出蝦乾白菜心,同樣受到好評。
建造中央廚房、種植基地,確保食材新鮮、菜餚可口……在實踐節約糧食、光碟行動的過程中,許多餐飲企業已不滿足於只對消費者的宣傳,同時也會從自身做起,從源頭把控。讓餐飲這個生產線長、環節多的行業的「不可控浪費」變成基本可控。
10月20日,九九重陽節來臨前夕,長樂坊街道長樂社區為老人們舉辦了一場特別的節慶活動。參與活動的老人在鍋碗瓢盆之間大顯身手,現場亮出“看家本領”,辣子雞、炒什錦、清蒸魚……各色菜餚令人眼花繚亂,社區居民聚在一起,共享“家的味道” 。
由一些地級市代管的縣級城市,總能挖到令人驚豔的黑馬小城!果不其然,球球又挖到了一所被地級市代管的王炸小城,這兒碳水誘人,小吃玲瓏,風景迷人,依山傍海!
昨晚得有2億人沒睡好覺,要嘛不斷刷手機等著看夜間會否有救市消息,要嘛在想第二天一旦破了三千點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