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教學慣性:一趟帶領孩子探究新事物的深度火車之旅

2006, 幼教資訊第192期, 頁36-43

記得自己踏入幼教領域的初衷是因為幼教課程多元豐富,教師可以有很大的空間發揮創意去設計課程,而且在引導孩子學習的同時,教師本身也從中學習新事物。這 些年在幼教領域的觀察讓我發現,幼教教師和任何一個職場的人一樣,極容易陷入慣性的窠臼,意即教師在設計與帶領課程時,很容易就挑選自己專長及有興趣的活 動來帶領孩子,在教法上也習慣使用自己常用的教學方式。

然而,若幼教教師能勇於創新,打破自己的教學慣性,一定能在教學活動中有更多的收穫,學習到更多新知,並且能設計出符合孩子需求的課程,而當教師以身作則 運用探究的精神學習新知時,他也能將探究的精神與方法帶給孩子,讓孩子有能力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也許許多教師很想嘗試新的教學主題,但是卻害怕過程當中的 不確定性與可能的失敗,其實,創意就是在跨領域交會與混沌不明處萌生,在嘗試新事物的過程中,雖會因不確定性而感到焦慮,但只要清楚目標所在,並有探求問 題解決之道的熱情與彈性,就會從中激發出新的想法和發現(Csiksentmihalyi 2000)。我將分享我的教學歷程,提供給想嘗試教自己不擅長主題的教師一點點想法與做法。

我進行的教學主題為火車之旅,起初自己對火車這個領域很不了解,也沒有多大的興趣,但隨著課程進展,我和我們班的孩子漸漸地對火車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漸漸 累積與深化火車相關知識,一直到此主題結束,要進行下一個主題,仍有孩子持續創作火車、翻閱火車書籍、討論火車的事。主題能成功進行,絕非一蹴可幾,這當 中老師需不斷尋找資源及資料,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及設定適當的教學目標,才能帶領孩子持續前進。我將這個主題的進展分成四個時期,分別為蘊釀期、經驗拓展期、知識整合期及深度探索期,以下說明這四個時期的課程發展,以供參考:

蘊釀期

剛開始選定火車這個主題,是因為班上有一個火車區,經過我近一學期的觀察,發現孩子在火車區的玩法多是蓋出放射線的軌道,然後就拿著小火車在軌道上走,偶 爾孩子會加入劇情,但更多時候是一成不變的內容。於是我想試試看如何擴展與深化孩子在火車區的學習。一開始我找了幾本火車相關的書,介紹火車如何運作、有 那些動力來源、火車上可以做的事、火車為什麼會過橋樑和山洞、各式各樣的火車及車站的概念等,在讀過這些書並和孩子討論書上的問題後,我再去觀察孩子在火 車區探遊的狀況,我發現孩子蓋的軌道已由放射狀變成循環的軌道,並多加了車站在軌道旁,而在遊戲中的語彙也更多元,會幫火車命名、會說出火車的功能、車站 會有站名,而且他們更熱衷於蓋橋樑和山洞。

在此時期,我同時以火車為主題,設計了一些數字和數量及序列的課程,希望孩子能培養數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帶入地理的課程,讓孩子認識台灣的鐵道及一些 縣市名稱。而在此時,我發現這個主題的發展似乎已到了瓶頸,孩子的表現似乎不再熱絡,加上我本身對火車的認識有限,對火車也沒有多大的興趣,我覺得已不知 道要跟孩子再探討什麼其他火車的議題,當心裡盤算應該可以結束這個主題,同班的王雪貞老師(以下簡稱王老師)覺得火車這個主題應該可以再進行,而且有家長 很支持這個主題,於是我們開始檢討孩子興趣缺缺的原因,我們提出假設,可能是出在孩子的先備經驗不足,沒有搭火車的經驗,班上二十八名孩子中,約只有四、 五人曾經搭過火車。剛好第一學期已接近尾聲,王老師建議我出個寒假作業,讓家長帶孩子去坐火車以增加孩子的經驗。我趕快到書店去翻閱火車相關的書並上網查 詢相關資料,看看別人怎麼研究與討論火車,然後設計了一份學習單,要家長帶孩子搭火車時,教導孩子注意搭火車的起迄點、搭火車的流程、火車的外型、火車站 的外觀、火車票的形式及在火車上做的事。

經驗拓展期

寒假過後,我們請孩子分享他們的火車學習單,孩子們都很興奮地跟大家說他們搭了什麼火車、去哪裡玩、在火車上做的事、並分享不同的車票形式及車站的照片。 每個孩子都有了搭火車經驗後,大家有了共同的話題,每次的火車分享,大家都很專注而且踴躍舉手問問題。依著孩子的經驗,我和王老師開始鷹駕孩子一些基本的 火車及台灣地理相關知識,例如:認識車票構成的要素(日期、搭車時間、起迄點、車種、座位、票價等主要訊息)、列車長如何查票與補票、認識台灣環島鐵路 (西部幹線、東部幹線及南迴鐵路)、多種買票的方式、候車安全、認識不同功能的火車(運木材、運糖、載客等)、孩子搭車到的目的地縣市名、認識地圖標示的 方位、欣賞各地的車站及沿途風景(請參考附件一:火車之旅概念網)。我發現,當知識的建構是立基於孩子的經驗,而不是老師單方面的灌輸,更能引起孩子的興 趣,而且孩子更容易將新概念融入已存在的認知架構中(Bredekamp and Copple 1997),在無形中吸收了許多火車及台灣地理的知識。而同時也證明了當初對孩子的假設是正確的,很慶幸想出了有效的解決方式才得以看到後來豐富的學習成果。

在此階段,由於自己對火車主題不熟悉,因此需不斷地找資料以求得正確的資訊及豐富教學活動,課程中我們除提供書籍外,也準備了火車相關照片及影片等多媒體 以擴展孩子的經驗,例如蒸氣火車照片、鐵道照片、平溪放天燈影片、介紹火車歷史之影片、採訪火車迷的電視專輯等。我也會去注意時事當中是否有和火車相關新 聞,剛好當時發生了幾起火車事故及鐵道怪客破壞鐵軌事件,於是我們便和孩子討論鐵道安全的議題。

然而教師要獨自探索陌生領域是相當辛苦的,若教師能得到豐富的資源,將讓課程的進展更為順利(Edwards, Gandini et al. 1998)。幸好過程當中,王老師不時和我討論課程走向及我們觀察到的孩子行為,藉此我們評量課程是否達 到預期的學習效果,並隨時調整課程方向。加上同班的其他兩位老師也協助讓課程順利進行。而另一項重要的資源就是家長,我們班的家長,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書 籍、音樂、影片、照片等,豐富了我們的教學內容與面向。而我們也十分重視家長能融入課程,因此設計了兩份親子學習單,除了建議家長帶孩子去搭火車,也讓親 子一起創作立體火車,讓孩子可以和父母一起討論如何製作一輛立體火車,並向父母分享他們所學。

知識整合期

方案教學方式一直深深吸引著我,孩子可以從實際執行方案中落實學到的知識(Helm and Katz 2001),於是我決定讓孩子分工完成一趟火車之旅會用到的火車相關設施,在這一階段,我除了希望孩子有整合知識的能力,我並設定了一些教學目標去發展孩子的探究能力,例如觀察、問問題、找資料、找資源、解決問題、模仿解決方式、討論、分享等(Helm and Katz 2001; 周淑惠 2002; Worth and Grollman 2003)。而我會在分組活動或團體討論中找出機會示範如何運用這些能力。

我將孩子分成四組,分別是火車站、售票亭、鐵道及火車,孩子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完成各設施的細節,例如火車站裡有月台、有候車線、有站名,鐵軌則是由工字型 的紙筒連接而成,孩子並注意到鐵軌旁有石頭,特地用紙張畫出石頭。四組分工完成後,孩子又自己衍生出火車站商店及火車餐廳。孩子在創作過程中十分投入自己 的工作,常常可以聽到孩子問我,今天可不可以做火車,每天宣布要收拾了,孩子總是捨不得放下手邊的工作。

在這一階段,除了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創作裡,孩子也學會找資料。當他們遇到不會製作平交道,就會去查閱書籍;想要設計火車車廂,也會去找書來參考。另外, 由於是小組合作,所以孩子在創作的過程中,學會了計畫、討論、分工、協商、妥協、衝突解決等的團隊合作能力。孩子們搭建了約十公尺長的鐵軌,就是孩子建議 有人做鐵軌、有人搬運、有人把鐵軌黏起來、有人畫鐵軌下的石頭。而團隊合作過程難免有意見不合的時候,這時就是讓孩子學習自己解決衝突的大好機會,我看到 有些孩子很固執己見,也看到了孩子可以合作、妥協、想辦法解決問題。方案進行到後期,火車商店一組人就變成很好的工作伙伴,吃完點心就會自己到該區報到。

戲劇是另外一種讓孩子整合與展現所學的方式。孩子們一起討論出「鄉下和城市老鼠搭火車」的故事,然後運用在方案計畫中創作的鐵道相關設施演出一場戲。故事的情節如下:

一開始城市老鼠準備搭火車去找鄉下老鼠,城市老鼠先到售票亭買票,然後有剪票員在門口幫乘客剪票。城市老鼠搭上火車,火車頭有人當火車司機,旅途中有列車 長查票。火車開到了鄉下,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玩了一陣,城市老鼠邀鄉下老鼠到城市來找他們玩。之後,鄉下老鼠搭火車到城市玩,下了火車,他們在火車站的商 店買了400元的東西,可是卻發現沒有錢了。一隻老鼠拿了悠遊卡領錢,但卻領不出錢來,後來發現皮包裡還有電話卡,就打電話請城市老鼠來幫忙付錢。城市老鼠來了之後,把錢付了,大家開開心心地喝飲料吃零食,城市老鼠再帶著鄉下老鼠到動物園去玩。

在故事中孩子清楚地演出搭火車的流程及在火車上發生的事,更令人驚奇的是,孩子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出一齣具有轉折劇情的戲。

深度探索期

若要能深入探討一個主題,很重要的是要能帶進專家資源進入課程當中(Edwards, Gandini et al. 1998; Worth and Grollman 2003),在探索火車主題一段時間後,孩子已對火車相關議題有廣泛且粗淺的了解,也不時會想出一些問題問老師,由於我們對火車的認識僅止於所翻閱的書籍和上網查到的資料,因此,我便著手聯絡可以找得到的專家資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大學社團中的鐵道或是火車社團,我試圖邀請台大火車社員到幼稚園來和我們分享火車的知識。很幸運地,台大火車社社員一行五、六人真的到我 們班上來了。社員運用火車模型解說火車及鐵軌的構造和功能,同時講解了許多我們先前所不知道的鐵道專有名詞,例如讓行駛的火車轉換軌道的機制叫做「轉轍 器」,鐵軌旁的石頭叫做「道渣」,有分散火車的重量及方便排水的功能,電力火車的動力來源全靠位於車廂上的「集電弓」等等。

由於在經驗擴展期及知識整合期兩階段,孩子已熟悉了許多火車的基本知識,所以當在接收專家給的新訊息時,孩子可以根據已有的經驗與知識去理解新訊息,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就能更深化他們對火車的認識(Bredekamp and Copple 1997)。孩子們展現的能力也讓社員很驚訝,當社員展示他們的攝影作品,小朋友已經可以很快地從火車外觀辨認出是自強號、莒光號、復興號還是電聯車。

在此深度學習的階段,需培養孩子的其中一項重要能力是發現問題、問問題、及尋找答案的能力(Worth and Grollman 2003)。我特別在社員來之前和孩子一起討論出要問專家的問題,孩子們天馬行空地問了以下問題,由於討論問題前我們正在討論鐵道怪客的時事,所以孩子問了許多火車安全的問題,有時討論過程中會離題太遠,我也會示範問幾個問題,要孩子將焦點放在火車相關的事物上。

1.火車為什麼會翻車?

2.為什麼壞人要鬆掉螺絲?

3.為什麼鐵軌下有石頭?(我的示範問題)

4.為什麼火車有很多車廂?

5.為什麼火車鐵軌有縫?

6.為什麼火車鐵軌會歪掉或壞掉?

7.火車怎麼從一條軌道轉到另一條軌道?(我的示範問題)

8.為什麼煤碳會讓火車動?

9.怎麼樣讓火車停下來?

10.為什麼火車不會變成飛機?

11.火車怎麼做出來的?

另一個專家資源我們找到了松山火車站的站長李永生先生。我們安排了一趟戶外教學到松山火車站實地了解火車站的運作。當天我們也參觀了李站長的收藏:兩組自 行配電的火車模型,每一整組包含了月台、軌道、不同類型的火車、火車庫等。火車都由一個類似行控室的面版操作,李站長根據火車模型介紹了許多專門的知識, 例如車站「行控室」會給火車司機燈號,告訴司機要走哪一道鐵軌;鐵道的服務人員主要分成「運工機電」四種,運務是有關旅客服務,工務是有關鐵道維護,機務 是有關維修火車和車廂等,電務是處理高壓電相關事務;「月台」之所以叫做月台是因為以前將月台蓋成半月型,中間寬兩頭窄,之所以用半月型是為了節省施工費 用;月台依是否兩面可供旅客上車,又可以分成島式和岸式兩種。

主題進行至此,孩子的火車之旅在專家的幫助下有了深度,往後孩子在看到火車相關資訊時,不再只是走馬看花,因為在他們的對火車的認知結構已複雜化,他們知道了更多可以探究的面向。

結語

火車之旅一開始試探性地零星進行幾次教學,而從經驗拓展期開始到最後約有兩個半月的時間,這期間我們沒有課程時間上的壓力,完全是依孩子的學習狀況來訂教 學活動,過程中充滿不確定性,但也處處充滿驚奇與創意。而在整理孩子的學習概念圖後發現,孩子和我在這過程中學到的火車相關概念真是不少。當我們準備移到 下一個主題活動時,有些孩子還是熱情不減,繼續在美勞區創作火車,或是翻閱一本又一本的火車書,也有家長回饋此課程進行相當成功,她的孩子放學後還是在談 論火車、創作火車,而當有孩子帶火車玩具到學校分享,我們就會看到一群對火車有濃厚興趣的孩子蜂擁而上。

想到最初進行此主題教學遇到瓶頸時,不時想放棄這個自己不擅長及沒有興趣的主題,幸好在同班老師及家長的支持下,讓這個主題順利地展開了,並且因著此主題 的進行,老師及孩子都種下了學習的種子、也開拓了視野。希望自己這一點小小的心得可以讓有心創新教學、想挑戰自己的老師,可以得到一點點鼓勵與啟發。

*特別銘謝王雪貞老師、林幸慧老師及王慧娟老師的協助與支持,讓此主題活動順利進展。

參考資料:

  • Bredekamp, S. and C. Copple, Eds. (199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 Edwards, C., L. Gandini, et al., Eds. (1998). The hundred languages of children:The Reggio Emilia Approach-advanced reflections,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 Helm, J. H. and L. G. Katz (2001). Young investigators: The project approach in the early year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 Worth, K. and S. Grollman (2003). Worms,shadows, and whirlpools: Science in the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 Portsmouth, Heinemann.

  • Csiksentmihalyi, M. (2000). 創造力. 台北市, 時報文化.

  • 周淑惠 (2002). 幼兒自然科學經驗:教材教法. 台北, 心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