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幼兒注音增能 閱讀起跑不落後

2016 國語日報 第13版

文/辛靜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助理教授)

提升原住民族學生的學業成就及基本學力,是落實教育均等、實現社會正義的表現,而要達成此目標,從幼兒階段,就要給予更多的教育資源。

生活語境不用 適用平衡教學法

就我的觀察,原住民學生和非原住民學生的學業成就落差,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了。尤其是語文能力,在原鄉地區的原住民小一學生,因為不熟悉注音拼音技巧及語彙量不足,上學期就有很大比例出現「掙扎閱讀」;要到下學期結束前,才比較熟悉拼音規則,但很多時候,他們能夠拼音,卻不理解拼讀出來詞彙的語意。

因此,從幼兒大班階段就給予認識注音符號和注音規則的課程,可以幫助他們順利銜接小一的語文課程,並提升學業能力。

在幼兒園階段教注音,一直有很大的爭論。大部分的幼教從業人員認為,要用「全語文」的教學方式,透過大量的對話式閱讀、情境布置、環境語言、領域統整的方式,增進學生語文能力。

直接教導學生認識注音符號、拼音規則,以及認字的「技能取向」式語文教學,則較不被臺灣幼教領域所接受。然而有學者提出,有效的語言教學,應是兼取兩者優點的平衡教學法:在以全語言為主的語文教學中,要適度使用直接教學,讓學生習得聲韻的規則,這樣的教學法在幼兒園大班就適用,而且對弱勢族群幼兒的語文學習會有更大的助益。

融入文化象徵 創造注音親切感

一些澳洲及紐西蘭學者強調,原住民學生因為擁有較少的主流文化資本,沒有機會透過大量閱讀和環境語言。自然習得拼音規則,因此用直接教學法教導發音規則,將比只進行全語文教學更能幫助讀寫能力的發展。

因此,針對原住民幼兒的語文教育,除了提供豐富的全語文環境,增加他們學習注音的機會,同時發展技能取向的課程更顯重要,也就是直接教導原住民族幼兒認識注音符號,字音拆解與組合、拼音規則。

由於傳統的紙筆抄寫和強記注音符號,是較無效的教學方式,我近年來致力於發展原鄉幼兒的注音增能課程,強調運用文化融入及遊戲方式進行注音教學,在課程後都有極好的學習成效。

文化融入聲韻課程的設計原則之一,是使用原住民幼兒生活經驗中的事物學習注音,立基於幼兒經驗的詞彙,將更能引起共鳴及學習動機;此外,也可藉由和原住民幼兒談論族群事物,增進對自我族群認同與信心。

例如,在魯凱族版本的注音符號中,ㄅ是百合,百合花在魯凱族是尊貴的象徵,貴族、厲害的獵人和貞潔的女性都可以佩帶百合花;阿美族版本中,ㄅ是檳榔,因為檳榔在阿美族是表示友善的食物,用來招待客人或是給屬意的情人;而在泰雅族的版本中,ㄅ是編織,泰雅族強調男性要會編織器物,而女性要能編織布和飾品。

運用趣味遊戲 提升學習專注力

另一個原則,是使用遊戲來加強幼兒對注音符號的認識,例如大風吹、木頭人、大富翁、賓果、釣魚、摘野菜、打獵等遊戲,都可以作為教學方法。

另外,還有一些紙筆遊戲,例如連連看、注音配對、注音拼圖、在故事文字中找注音等。遊戲增加了幼兒學習動機,在課堂,幼兒常興致高昂的邊玩邊學習。

原住民幼兒的學習形態,較偏動態學習,所以第三個課程設計原則是動靜交錯,在團體討論詞彙,或是說故事的靜態活動之後,進行動態的遊戲,之後再進行靜態的紙筆遊戲,或是坐著唱注音歌。動靜交錯的方式,能讓幼兒在學習時更專注。

為了彌補原住民族幼兒教育資源上的差異,讓他們可以和其他族群的兒童有相同學業成功的機會,除了使用全語文教學,提供豐富的情境式、統整式讀寫環境外,應該多給原住民幼兒認識注音及了解注音規則的增能課程,為他們搭建語文學習的鷹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