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Sep 16, 2014 6:58:45 AM
為培養原住民青年具備原住民族觀點及媒體運用的能力,並協助部落紀錄、報導部落的議題、歷史、文化,由本中心舉辦的第三屆「扎根部落‧用力呼吸」原住民族主體發聲培訊營,在2014年8月13號開始為期三天的課程與工作坊。
在第一天安排了「原住民部落發展與媒體識讀」、「部落基層議題分享」、「組織培力工作坊」等課程。
由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的助理教授蔡培慧老師,主講「原住民部落發展與媒體識讀」,從部落社會在經歷不同統治政權、進入資本主義體系後所遭遇到的衝擊開始談起,讓學員對部落發展的脈絡有基本瞭解。接著再從幾個不同的案例來分析主流媒體報導下的原住民族,反省其中待有歧視偏見的報導、對異文化獵奇的心態,讓學員思考原住民族自主的發聲重要性。
接著「部落基層議題分享」則邀請與本中心協力合作的部落基層組織工作者,與學員分享不同部落所面臨的議題。宜蘭大同鄉寒溪部落的方喜恩,談到了部落老人與孩童照顧的議題;新北市新店區溪洲部落、中正國宅則提到都市新興部落的居住權與文化存續等議題,讓學員對未來要進入進行實地工作的有初步的認識。
最後「組織培力工作坊(上)」則是由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夏曉鵑老師,帶領學員進行團隊合作的培力工作坊,透過各種小遊戲,讓學員熟悉以團體的方式合作完成計畫與目標的方法。
白天的課程結束後,晚上的「團結之夜」晚會,讓學員彼此間有更多的認識與互動,我們聽到了這一代的原住民青年在成長過程中,同樣也因為原住民的身份遭受到很多歧視與誤解,但是也因此更應該團結一起,努力扭轉這些情況,而晚會就在溫馨的氣氛中結束,完成了第一天的所有活動。
第二天的安排「組織培力工作坊」、「基礎文字採編撰寫」及「基礎影像處理」等技術性課程,使學員在營隊結束之後,從認識部落、進入部落、與部落族人討論、訪問並收集資料與後階段製作作品的過程,藉此發揮在技術上的能力。
第一堂課「組織培力工作坊」,邀請到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夏曉鵑教授,針對學員進入部落前要先具備的參與式調查之能力,從相關的資料及文獻去認識部落和議題,進部落之後以聆聽的方式接近在地的呼吸聲;另外,透過工作坊以小組討論及輕鬆的互動方式,激發學員對部落所面臨的議題敏感度,提醒學員與部落族人共同找到部落問題及需求,並依學員能力範圍內去分工,以達成各種可能的行動方案。
緊接著「基礎文字採編撰寫」,邀請到曾任職於台灣立報族群版記者呂淑姮,課程中使學員從部落聽到的、看到的或是學到的,如何透過文字去表達部落真實的情況,並提醒學員在訪問前要先蒐集相關資料,並且要特別注意訪問的技巧:另外也讓學員現場直接「call-out」以設定的受訪對象,使學員直接練習從採訪到寫出文字的技巧。
最後「基礎影像處理」,邀請到紀錄片工作者曹文傑,與學員分享將文字化為影像記錄,讓學員認識拍攝會用到的機器和影像規格,再來,老師透過自己用影像製作的教材,使學員直接學到拍攝技巧到後製剪接,對影像有興趣的學員學習豐富的經驗。
結束一整天的「教室課程」,傍晚安排了戶外參訪都會部落,將學員直接帶進本中心合作組織新店區溪洲部落,讓學員從溪州路的前端步行至溪洲部落,透過族人介紹部落人文、地理及環境,甚至帶大家去看看部落未來將遷移的新址與祖靈石地點。
部落阿姨也準備的傳統美食,並用阿美族語介紹每一道菜,使原住民學員在都會區還能享用家鄉的食物,備感親切;另外今晚的團結之夜在每一小隊的表演及互動中,以「團結之手」結束第二天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