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文章)

【那瑪夏小隊/黃毓柔-2012/11/05】

位於高雄市那瑪夏區的台21線,於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中受到嚴重的毀損。北從那瑪夏區的達卡努瓦村,南至甲仙區的小林村,沿線的道路、觀光景點與聚落皆受到極大的影響。這趟三天探訪那瑪夏的行程,我們從嘉義阿里山出發,一路往南下至那瑪夏區達卡努瓦村,再由那瑪夏區最主要的道路台21線沿著楠梓仙溪途經小林村、甲仙市區,最後至旗山鎮作為終點。

台21線的哀愁

觸口崩塌處,正進行交通管制中

九月初,那瑪夏小組在嘉義火車站集合,由熟識達卡努瓦村卡那卡那富族的阿里山鄒族族人Yapas,帶領我們從阿里山茶山—青山路線,一路往南下至達卡努瓦村。自嘉義市區轉進台18線,經觸口路段可見二處(轆仔腳第一、二期)永久屋及正在施工中的一處永久屋,此一處永久屋是轆仔腳第三期150戶的原民區,預計12月初才完工交屋。往前不久抵達阿里山公路(台18線)35K,便是開始要爬山路的「觸口」,此處是八月初蘇拉颱風的崩山,經搶通經過時還是時段管制中。即便是平時的豪大雨,也讓這裡的道路隨時會中斷管制行車。此處的溪流便是八掌溪,河道的工程不斷,山壁上的大崩塌成為我對觸口最深的指標印象,沿途的黃土塵塵,似乎是在預告我們接下來的旅程也將會是如此。

至阿里山公路順行至61.3K轉進入Yapas的部落—拉拉吾雅(樂野村),此處是阿里山鄉的行政中心,也是鄉公所的所在地。在本村,也看到正在興建中的46戶永久屋,Yapas帶我們部落繞一圈,說明阿里山鄒族區災後重建概況,讓我們大概了解受災的阿里山災後重建狀況。

 

位於阿里山番路鄉的永久屋 

雨後的青山產業道路(左),位於茶山部落道路旁的停機坪(右)

一路上,主要沿著阿里山公路南下,至茶山部落後便沿著茶山產業道路(嘉129縣道)與青山產業道路(嘉129-1縣道)。大多住在阿里山的北鄒族人若要前往那瑪夏,這條是最直接的道路。出發那天,是個陰雨綿綿的天氣,待我們抵達茶山部落時,便已是非得撐傘不可的雨勢。天公不作美,看不見陽光普照時的美景,陰雨天讓我們親眼見識若氣候不佳,此處交通是多麼不便。路窄地滑,若非四輪驅動的車子必定是走不了這條路的,若遇會車,車輪與山崖邊緣緊緊相貼,險象環生。自離開茶山部落不久,進入青山產業道路後更是一路顛簸,自此開始約十里路皆是碎石路,險崖崩壁不斷,雨後路況更是不佳,沿途泥濘,若逢大雨便可能道路中斷。搖晃了近半小時車程,終於抵達目的地、有柏油路的地方:達卡努瓦村。

 

下雨積水、泥濘難行的青山產業道路

旗山溪由北往南貫穿那瑪夏區、甲仙區、杉林區與旗山區。旗山溪又名楠梓仙溪,Kanakanavu語稱其為Namasia,亦即那瑪夏區之區名。楠梓仙溪如同那瑪夏Kanakanavu族人的命脈,是Kanakanavu傳說中被鰻魚擋住河水的溪流,也是族人為了感念祖先舉行河祭的所在。

 

行經涵管橋

但是,從開始進入那瑪夏區內所經河流之處,我們過的不是鋼筋水泥橋,而是一座座幾乎與溪面同高、隨時會被溪水吞噬的涵管橋。涵管橋的設置算是臨時搭建,好讓交通不致中斷。若逢大雨,溪水暴漲,被包覆在土裡的涵管便有可能因為溪水衝力大太而被破壞,沖毀涵管橋。幾乎每座涵管橋前都有「若溪水高漲,請勿強行通過」的警告標語。「大雨、橋斷、埋涵管」逐漸成為汛期來臨時部落內的常態。

沿途所見的楠梓仙溪夾帶大量泥沙,不知這是否就是族人記憶中的樣子?

從南沙魯村(民族村)到五里埔前的台21線沿途幾乎不見完好的路燈、電線桿,卻隨處可見斷橋;難見綠蔭覆蓋的連綿山巒,卻處處可見斷垣殘壁。此段路程幾乎全為碎石路,雖已有整路壓平,仍然相當顛簸,車輛行駛速度無法快過時速五十公里。沿著楠梓仙溪順流走,所行之處為溪的右岸,仔細觀察左岸可發現不少前後斷頭的隧道、公路與地基。當道路下切至幾乎與河床等高處時,往右側上方也可看見先前道路或電線桿的殘骸。 從這些道路遺跡的所在位置與高度,可以體會當時連日豪雨所致的溪水暴漲與巨土石流的威力是如此強大驚人,所經之處無一倖免。大量土石掩蓋原本的楠梓仙溪,現今河床可能高於原河床三層樓高以上。原為此段台21線上的觀光景點—世紀大峽谷,其溪谷被土石填高許多,峽谷之壯麗景色仍可窺見一二,而原先眺望峽谷的觀景台卻早已完全不見蹤影。

 

幾乎與河床同高的道路或涵管橋

 

楠梓仙溪左岸的小林隧道

現今的世紀大峽谷

被土石填高許多的楠梓仙溪河谷

一再被沖毀的鋼管橋

道路逐漸平緩,碎石少了許多,不一會兒又突然轉彎上坡,看不見路的盡頭。我們小心行駛,即使有石墩為阻,道路的窄小崎嶇總不免也讓後座的我們膽顫心驚。過了一個山頭後,便可看見獻肚山。這裡差不多是這段難行路的盡頭,卻沒有太多因脫離顛簸的喜悅之情。小林村的遺址是一大片的土石平原,幾乎沒有任何道路與建築物的殘跡,什麼也沒有,只有大片白花花隨風搖曳的芒草原。經過此處,車內顯得特別安靜,沒有人特意想要說些什麼,靜靜凝望獻肚山與山腳下的那片芒草原…

 

道路突陡峭爬升且看不見盡頭

小林村遺址;僅存的道路與房舍  

走出回家的路

土石上微綠的新生代表此處強韌不屈的生命力

災後屆滿三年,期間小林到那瑪夏的台21線柔腸寸斷,每逢颱風來襲與汛期時節,替代道路與橋樑建好了建,公部門勘了又勘,但那瑪夏三個部落的居民盼了三年,仍盼不到政府在關於道路重建議題上的明確回覆,盼不到一條安全的返鄉路。也在各相關重建會議與官員現勘的過程中,發生許多部落居民心聲無法順利傳達給公部門、與官員在態度上無法同理在地居民感受的情形。三年過去了,居民們等待再等待、協商再協商,各項公共設施上的重建進度緩慢,造成那瑪夏區內傷病救護困難重重、農業與觀光產業停滯以致生計堪憂,甚至每逢道路中斷或豪雨來襲,便可能面臨電力與汽油運輸中斷,連乾淨的水都沒有得用。

再艱難也要走這條回家的路

台21線就如那瑪夏居民的命脈,凡舉民生、醫療救護、教育、農銷與觀光產業等等各項維繫生存的活動都仰賴台21與對外資源的連結。當「扎根部落、用力呼吸—原住民主體發聲暨數位匯流培訓營」的那瑪夏達卡努瓦小組組員們走過這一趟並與達卡努瓦工作站的族人們初步訪談後,看見在達卡努瓦的族人們展現出為了延續族群生命而有的堅強與毅力。即使這樣重要的道路仍舊危險重重,但是沒有人想要離開家園,反而是更加堅韌地在原鄉土地上一步一步踏出生命的道路,是為了當下的生活,更是整體族群的未來。

被土石斬腰的吊橋橋墩

在這三天的探訪中,我們看見族群人數僅存五百人的Kanakanavu,長期進行「正名運動」,過程中遇到許多在文化傳承與族群自我認同等相關議題上的困難與阻礙;達卡努瓦村裡有許多閒置耕地無人種植農作物,部落裡多數人家卻長期仰賴山下來的菜車。種種現象反應出哪些部落在實踐原鄉重建的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族群延續與農耕間又有什麼關聯?讓我們繼續一起關注這座被遺忘的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