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勇古道

張貼日期:Nov 01, 2012 5:12:23 AM

后里鄉泰安村愛勇古道已有三百年歷史,早年是后里鄉通往苗栗縣卓蘭地區開墾的必經之路,目前因公路交通便利,古道只剩下一點多公里,沿途雜草叢生,林木青翠,卻是散步休憩的好地點。 泰安社區發展協會前總幹事李文豐表示,愛勇古道原名應為「隘勇古道」,原名之意當地就是一個隘口,傳言早在明末清初,就有這條古道,是通往苗栗縣卓蘭地區的必經之路。 他說,當時山區有原住民出沒,行人商賈需要清朝士兵保護,才會被稱「隘勇古道」,可能「隘」與「愛」同音,長年口誤就成為「愛勇古道」。 愛勇古道現被安明產業道路切割為東西兩段,因雜草叢生各約能行走5百公尺,但至今仍然保有歷史的痕跡。起點從泰安車站旁東側上走,兩旁沒有保護設施得多加小心,下堤防後就可看古道的指標,順著這條山路上去,是古道的另一入口。由於古道有許多路段都被雜草淹沒,有相當危險性,不過仍可體驗早年古道的意境。早年興建大安溪的水利設施時,便是沿著古道開發的,路旁有后里圳經過,中途除了有「目見坡」及「大正五年總督府」石碑。古道先是一段沿著后里圳的平坦步道,後來切入山路,經過土地公廟,到達隘勇橋,現今保留的古道最後就中止在如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