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正在忙友善校園評鑑時,又遇到自然領域學科知能評量認證考試(104.9.30),幾乎沒有多餘的時間準備,只能利用晚上瑣碎的30分鐘至1小時複習一下相關領域的知能,幸好底子仍在,從物理-化學-地科到生物,國-高中教科書內容稍稍複習一下,力求觀念的釐清,雖然沒有辦法將所有內容看過,但是短時間內就把領域內關鍵的概念及內容抓了回來…
這樣的知能評量配合教育部的自然領域加註專長政策,除了36小時或2小時初階研習及相關課程學分修習之外,另需參加國民小學教師自然領域學科知能評量,取得精熟證明之後,方可申請加註專長…
這次是第一次舉辦國民小學教師自然領域學科知能評量,地點在臺中教育大學,所有試題皆採線上作答,共34題,作答時間50分鐘…
原想時間應該是相當充裕,熟知差點就沒有作答完畢,雖然大部分都是觀念題,正因如此,所以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小小觀念錯誤,整題作答就等於無效,況且觀念題仍須一再確認,審慎為之…
其實這次在作答時感覺沒有很上手,許多記憶題目如果沒有持續熟讀,很容易就忘記,和學生時代每天面對這樣的題目及教科書內容,隨手拈來,不到半分鐘,即可獲得解答有些差距!!畢竟離學生時代許久加上年紀漸長,記憶力及體力也已經跟不上…
這樣的證明書需三年認證一次,雖然感覺有些壓力及負擔,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持續精進與維持基本知能對教師本身及學生來說都是好事;對教師來說,能夠精進學科知能,持續獲得自然領域的基本知識,又能將概念完整的呈現給學生,對自己更是負責任的態度;對學生來說,經由教師傳達正確的概念及觀念,獲知正確的知識,以免產生迷失概念,對學生的學習更是有正面及積極的意義…
老師可以透過不同的管道及途徑加深加廣自己的本質學能,畢竟教育是一項志業,而非事業,孩子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裡,更需要有人從一旁循循善誘,引導前進,而老師就是指引學生的那個人…
讓教育能夠因為教師個人的自我要求更加蓬勃發展,讓教育成為孩子翻轉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