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5.8.17)在西區忠明國小上完自然領域教材教法研習(教學評量概說)之後,下午隨即前往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繼續學分班的課程…
早上的自然領域教材教法研習研習超過60位教師參與,朝八晚五的研習可說是爆肝的研習(可是教師的臉上感覺不出一絲倦容);下午中教大的學分班20位教師,人數雖然不同,但相同的是兩邊教師對於自然領域教材內容的汲汲求知與態度,看到這樣的場景,很難不被感動^_^
接連上下午的講課,縱然身體有些疲累卻也甘之如飴,也是因為他們(參與研習的教師)的熱情及熱枕,為的就是教育,就是教學…
今天的主題是空氣與燃燒實作與探討<五上>(氧氣及二氧化碳的製備)…
空氣與燃燒實作與探討<五上>(氧氣的製備)
方法一 直接產生法:胡蘿蔔+雙氧水
步驟:
1.將胡蘿蔔切丁後丟入錐形瓶中
2.倒入雙氧水
3.蓋上培養皿
4.等待一段時間後,即可在錐形瓶中收集氧氣
氧氣檢驗
1.將點燃線香插入錐形瓶中
2..觀察瓶中線香變化
---線香會劇烈燃燒,表示氧氣具有助燃性
---胡蘿蔔在整個實驗當中,只是充當催化劑(加速反應速率,本身不參與反應,反映前後質量及組成不變),其實根莖類的食物也大都具有相同功能(如:馬鈴薯…)
方法二 排水集氣法:胡蘿蔔+雙氧水
1.將胡蘿蔔切丁後丟入錐形瓶中
2.倒入雙氧水
3.將軟水管一端塞進軟木塞中,再將軟木塞放進錐形瓶瓶口
4.將另一只錐形瓶放進裝滿水的塑膠水盆中(讓錐形瓶充滿水)
5.將軟水管另一端放置於塑膠水盆之錐形瓶中
6.等待一段時間後,即可在錐形瓶中收集氧氣
氧氣檢驗
1.將點燃線香插入錐形瓶中
2..觀察瓶中線香變化
---線香會劇烈燃燒,表示氧氣具有助燃性
---氧氣難溶於水,所以適合以排水集氣法收集
p.s收集完氧氣的錐形瓶,最好正立於桌面(氧氣比空氣重)
空氣與燃燒實作與探討<五上>(二氧化碳的製備)
方法 直接產生法:醋+小蘇打粉
步驟:
1.將醋及小蘇打粉丟入塑膠杯中
2.隨即蓋上培養皿
3.等待一段時間後,即可在塑膠杯中收集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檢驗
1.將點燃線香插入錐形瓶中
2..觀察瓶中線香變化
---線香會熄滅,表示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
---二氧化碳進入澄清石灰水中,會產生白色混濁
p.s二氧化碳因為不可燃-不助燃-比空氣重的特性,可用來製成滅火器來滅火。
神奇又好玩的乾冰(固態二氧化碳)
奇妙又好玩的乾冰一 觀察及體驗
先將2*2*2的乾冰放至於培養皿上讓學生近距離觀察(可以稍微摸一下,以不超過三秒鐘,不要觸摸太久以免凍傷);之後可以用吸管或是注射筒滴水至乾冰上觀察現象;之後再將剩餘乾冰丟入水杯中,會看到白色煙霧大量噴發,猶如置身人仙境…
奇妙又好玩的乾冰二 乾冰噴泉
事先將寶特瓶蓋子戳一小洞,當乾冰放入寶特瓶中再倒入自來水,隨即旋緊寶特瓶蓋子,乾冰氣體從小洞噴出形成噴泉…
奇妙又好玩的乾冰三 乾冰砲彈
當乾冰放入寶特瓶中再倒入自來水,將保麗龍球壓住寶特瓶口,默數五秒鐘之後,放開保麗龍球,保麗龍球往上噴發…
二氧化碳另類體驗
爆炸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