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平等
「月經不平等」指的是生理女性因為月經這一項生理現象,而遭受到的所有不平等待遇。
女性因為受到月經這一項特定生理性別獨有的生理現象影響,而在不同層面會有不平等的狀況。
月經不平等的討論十分廣泛,像是月經稅的議題,請繼續往下看吧!
月經稅
月經稅所指的是因為月經期使用生理用品造成的金錢花費。據統計顯示,女性一次經期使用約30至40片衛生棉;若都使用一次性產品,一年約使用360至480片。若以每片5元的價格計算,台灣女性平均一生會花費約10萬元在購買生理用品,累積起來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對吧?
在此之前,伴隨女性近一半生命的正常生理現象「月經」,在社會大眾眼中是長期被隱沒的。近年,尤其新冠肺炎的衝擊,導致全球失業率提高、家戶收入減少,更是加劇了月經貧窮的現象,多年來被隱沒的困境更大量浮上檯面。台灣近年來持續積極推動月經平權,民間力量也為了消弭月經貧窮而付出努力。
生理期間應注意事項及保養
月經來潮前可能伴有經前緊張症候群,來潮後會減輕。
情緒、疾病、壓力、焦慮或過勞等皆會改變月經的規則性,保持情緒穩定及充足的休息時間。
生理期間應保持外陰清潔,定期更換生理用品,如廁要由前往後擦拭,以免細菌帶進陰道。
不要刻意吃甜食、避免太熱太冰的食物,宜清淡飲食、利於排經的溫補食物如紅棗、蘋果、牛奶、紅糖及桂圓等。
經期若無不適可從事一般體力勞動與工作,適度緩和的體適能活動能減緩生理不適。
若有用藥需求,應遵從醫師指示,勿擅用藥物。
可以從以下影片,了解關於月經更多的小知識~❤️
影片出處:臺灣吧Taiwan Ba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tguYZfrM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