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勝如來


--寶勝如來--


也是我個人很喜歡分享的佛號


可惜目前漢傳大藏經裡對--寶勝如來--受持功德的記載的內容不多


但的眾生只要臨命終時、聽聞到--寶勝如來--佛號


壽終就會受生在三十三天、成為天人


..........................................................


金光明經:


『南無過去寶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寶勝如來本往昔時。行菩薩道作是誓願。若有眾生。於十方界臨命終時聞我名者。當令是輩即命終已尋得上生三十三天。

..........................................................................................................


地藏菩薩本願經:


又於過去無量無數恒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

聞是佛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

..............................................................................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

復次迦葉。東方去此佛剎。過阿僧祇世界。有世界名寶耀。彼土有佛。

號曰寶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現住彼說法教化

迦葉。

若有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聞彼寶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名號。

能稱念受持者。是人能生多種福蘊

迦葉。正使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廣集珍寶其積量如須彌山王。

以如是相行於布施。廣大奉獻諸佛世尊。如是行施經俱胝那庾多百千歲中。

曾無間斷。又若有人聞彼寶勝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名號。能稱念受持者。

前之布施無量功德。比是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

阿僧祇分不及一。算分喻分皆不及一


........................................................................................



金光明經:


是魚爾時亦復隨逐循岸而行時長者子。復作是念。是魚何緣隨我而行。是魚必為飢火所惱。

復欲從我求索飲食。我今當與。善女天。爾時流水長者子。告其子言。汝取一象最大力者。

速至家中啟父長者。家中所有可食之物。乃至父母飲噉之分。及以妻子奴婢之分。

一切聚集悉載象上急速來還。爾時二子如父教敕。乘最大象往至家中。白其祖父說如上事。

爾時二子。收取家中可食之物。載象背上疾還父所至空澤池。時長者子見其子還心生歡喜踊躍無量。

從子邊取飲食之物散著池中。與魚食已即自思惟。我今已能與此魚食令其飽滿。未來之世當施法食。

復更思惟。曾聞過去空閑之處有一比丘。讀誦大乘方等經典。其經中說。若有眾生臨命終時。

得聞寶勝如來名號即生天上。我今當為是十千魚解說甚深十二因緣。亦當稱說寶勝佛名。

時閻浮提中有二種人。一者深信大乘方等。二者毀呰不生信樂。時長者子作是思惟。

我今當入池水之中為是諸魚說深妙法。思惟是已。即便入水作如是言。

南無過去寶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寶勝如來本往昔時。行菩薩道作是誓願。若有眾生。於十方界臨命終時聞我名者。

當令是輩即命終已尋得上生三十三天。爾時流水復為是魚。解說如是甚深妙法。

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

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善女天。爾時流水長者子及其二子。

說是法已即共還家。是長者子復於後時。賓客聚會醉酒而臥。爾時其地卒大震動。

時十千魚同日命終。既命終已生忉利天。既生天已作是思惟。我等以何善業因緣。

得生於此忉利天中。復相謂言。我等先於閻浮提內。墮畜生中受於魚身。流水長者子。

與我等水及以飲食。復為我等解說甚深十二因緣。并稱寶勝如來名號。

以是因緣令我等輩得生此天是故我等今當往至長者子所報恩供養。爾時十千天子。

從忉利天下閻浮提。至流水長者子大醫王家。時長者子在樓屋上露臥眠睡。

是十千天子。以十千真珠天妙瓔珞置其頭邊。復以十千置其足邊。復以十千置右脅邊。

復以十千置左脅邊。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積至于膝。作種種天樂出妙音聲。

閻浮提中。有睡眠者皆悉覺寤。流水長者子亦從睡寤。是十千天子。於上空中飛騰遊行。

於天自在光王國內。處處皆雨天妙蓮華。是諸天子復至本處空澤池所復雨天華。

便從此沒還忉利宮。隨意自在受天五欲。


.............................................................................................

六趣輪迴經:

樂修十善因, 於他無損害,

諸天常護持,得生四王天。


於父母三寶,恭敬隨能施,

具忍辱柔和, 得生忉利天。


*十善*=十善業


*四王天*=欲界六天的第一層天就叫做四天王天、這一層天界主要分東南西北各有四 個天國、所以又四天王天。

定壽500年。一日等於人間50年。


*三寶*=指---佛、法、僧。


*忉利天*=欲界六天的第層天又稱為三十三天、這一層天界的東南西北各有個天國、以中央天國=善法堂天的帝釋天為共主。

定壽1000年。一日等於人間100年。


...................................................................

佛說六道伽陀經 :

棄名利歡樂,遠離於親眷,

持禁中下品,生彼四王天。


父母親族等,種種作供養,

遠諍奉律儀,獲生忉利天。


*持禁中下品*=持佛所制定的戒律的中下品律戒


*奉律儀*=奉行所受持的戒律

.............................................

解: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六 

五戒是下品戒,

十戒是中品戒,

具戒是上品戒。

入五戒中亦有三品:

若微品心受戒,得微品戒;

若中品心受戒,得中品戒;

若上品心受戒,得上品戒。

十戒、具戒亦各三品,如五戒說。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十戒*=可能是指出家沙彌與沙彌尼所必須遵守的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不歌舞及旁聽、不坐高廣大牀、不非時食、不蓄金銀財寶。 


*具戒*=指具足戒也就是出家人所受持的戒律

........................................................

有修行十善業、或者只有受持五戒或者受持十戒的人只能受生在四天王天


有修行十善業、或者受持五戒十戒的人還必須有佈施供養父母或三寶的功德才能受生在三十三天

.......................................................................

正法念處經:

也把受生天界的條件記載的很清楚


觀天品第六之一四王天初


略舉一些可以受生在四天王天的善行

(1)

若人修善,以清淨心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十指手頃,不生餘心。彼人命終生須彌埵白摩尼天,以其淨心受三歸故,獲威德身光明莊嚴,受樂自在。所受快樂十六分中,轉輪王樂不及其一 


(2)

「復次,比丘觀天世間,見鬘持天第二住處,名曰峻崖。以何業故而生彼處?即以聞慧見:此眾生於河津濟造立橋船,或以善心以船渡於持戒之人。以持戒人故,兼渡餘人,不作眾惡,是人命終生於善道,住峻崖處。以善業故,生彼天已,受種種樂,多眾華池圍遶莊嚴,清淨涼冷香色妙好無有泥濁,常有戲笑歌舞遊戲,多眾天女以為圍遶,眾寶嚴身,諸天女眾恭敬供養 



(3)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鬘持天所住之處。彼以聞慧見:鬘持天第三住處名曰果命。以何善業生此天中?即以聞慧知:此眾生於飢饉世,守持淨戒,淨身口意,為利安樂諸眾生故,種植果樹,行者食之,安樂充滿。以是因緣,得安隱行。是人命終生於天上,生果命天。生彼天已,無量天女色妙無比,眷屬具足,受天快樂。園林華果,真金為樹、珊瑚為枝,諸寶交絡,懸眾寶鈴出妙音聲,遊戲林中受五欲樂。 


(4)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鬘持天所住之處。彼以聞慧知:鬘持天有第四處受天快樂,名曰白功德行。以何等業而生此處?若人少智,見佛行時,以所著鬘,散於佛上,或以華鬘供養佛塔,以善心思福田功德。思功德故,是人命終生於善道白功德天。生彼天已,功德辦鬘莊嚴其身,毘琉璃寶以為其地,七寶莊嚴。多有眾鳥,身七寶色出妙音聲。光明普照,百功德光莊嚴妙好。 


*華鬘*= (物名)印度風俗男女多以花結貫飾首或身,因而以為莊嚴佛前之具。 


(5)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鬘持天第五地處。彼以聞慧見:鬘持天有地名一切喜。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以聞慧見:持戒人心有正信,以花供養諸佛如來,自力致財買花供養。是人命終生於善道,生一切歡喜行天。生彼天已,受四種樂。何等為四?一者無怨;二者隨念能行;三者餘天不能勝其威德;四者天女不念餘天。五種伎樂歌舞,互相娛樂種種遊戲,或以水戲、花池遊戲,或以花戲或以果戲,或以香戲或以鳥戲,或遊戲林中蜂音遊戲,互相瞻視,天女圍遶遊戲喜笑,共相愛樂皆悉無有嫉妬之苦。 


(6)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鬘持天。彼以聞慧見:鬘持天第六地處名曰行道。以何等業生於彼處?彼以聞慧知:持戒人見大火起焚燒眾生,以水滅火,救諸生命。是人命終,上昇善道生鬘持天,以無畏施因緣力故,受天樂報。愛色妙聲眾香味觸,無量天女之所圍遶,種種伎樂歌舞戲笑,多眾天女,黃金欄楯寶鈴莊嚴,真珠羅網以覆牕牖,無量寶珠以為莊飾,無量天女遊戲其間。諸天女眾皆生愛樂,瞻仰天子視之無厭 


(7)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鬘持天第七地處。彼以聞慧見:此眾生修行善業,見他親友互相破壞,心懷怨結,能為利益,和合諍訟。以是善業,此人命終,上昇善道生欲愛天。生彼天已,隨心所念,隨念即得種種戲樂、種種衣服、種種莊嚴天冠瓔珞,受天樂具;一一出中種種歌頌伎樂音聲,所謂單茶樂音、天女歌音;乘眾寶殿,常懷歡悅。種種園林、山嵠峪𡼏、河池流泉蓮華欝茂,天女圍遶,金色蓮華香風搖動出妙香氣。 


(8)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鬘持天所住之處。彼以聞慧見:鬘持天第八地處名愛境界。此等眾生以何業故而生彼處?即以聞慧見:有眾生作說法會。是人命終,上昇天宮生愛境天,過欲愛天至愛境界。生彼天已,受善業報,其諸宮殿皆真金色, 


(9)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天世間,以何業故,生鬘持地意躁動天?彼以聞慧見:此眾生以淨信心供養眾僧,掃如來塔,清淨信心,知上福田。是人命終生於善道意躁動天。生彼天者,身無骨肉亦無污垢,香氣能熏一百由旬,其身潔淨猶如明鏡,悉見一切諸天色像,成就如是善業果報。 


(10)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鬘持天所住之處。彼以聞慧見:鬘持天第十地處名曰林戲。以何等業,生於彼處?彼見聞知:若人持戒,信心清淨,知僧福田,為施衣故,施一果直,為作衣價,心常愛樂而生隨喜。是人命終生林戲天。生彼天已,於天園林自在遊戲,隨意所至,若行水上如遊陸地,若行於空亦無所畏; 


受生在四天王天的善行很多.....我只是略舉一些而以


........................................................................................

受生在三十三天的善行很多.....我只是略舉一些而以



正法念處經


觀天品第六之四(三十三天初)


「復次,比丘觀於持戒,若有離於持戒智慧,不得生天。彼以聞慧見:持戒者生於天中,受天快樂。


以有智故,命終退時,不墮惡道。以何等戒、有幾種戒,生於天中?以何相生?


見七種戒化生天中,有上中下:

不殺生戒,生四天王處;

不殺、不盜,生三十三天;


不殺、不盜、不行邪婬,生夜摩天;


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惡口、綺語,生兜率陀天;


受世間戒,信奉佛戒,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生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亦如是。比丘如是觀於戒業繫諸眾生,上生天中。


「云何持戒?生於何處?彼以聞慧見:此眾生受不殺戒,生四天處,身量、色力、富命第一。


若受不殺、不盜戒,生三十三天,身量、色力、富命轉勝。


若受不殺、不盜、不婬,親近修習,生夜摩天,身量、色力、富命轉勝。信智勝故,


生兜率陀天,身量、色力、富命轉勝。


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生化樂天,身量、色力、受樂富命轉勝於前。


受持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生於他化自在天中,身量、色力、壽命、富樂勝於餘天。非魔波旬自在所使,亦不使魔。

.......................................................................................................

略舉一些可以受生在三十三天的善行


(1) 

「爾時,帝釋以清淨心讚歎佛已,如印所印,還住所止,受天快樂。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第二處名曰山峯。眾生何業而生彼處?彼以聞慧見:此眾生教人持戒,乃至一日一夜不殺眾生,亦不偷盜、不犯王法,不行偷盜乃至小罪亦不故犯。是人命終生於第二山峯之處,其地柔軟,須彌山峯種種雜業光明莊嚴。於此地中觀見一切須彌山根,金銀琉璃雜寶莊嚴,


(2)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第三地處。彼以聞慧見:有地處名曰山頂。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以聞慧見:有眾生持二種戒;見諸眾生被縛幽閉,解之令脫;行於曠路,為飢所逼,不盜他人甘蔗果菜;雖有勢力,不奪他人漿水飲食。以其不殺、放眾生故,是人命終生三十三天山頂之處,受無量樂。無量河水,所謂欲流洄澓,悕欲為岸,歡喜之人憶念濤波。 


(3)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第四地名善見城。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以聞慧見:有眾生修行持戒,救於溺人,令脫水難,或將被戮,救贖令脫,或以自身投深水中,救彼溺人。若有惡人,教令偷盜,不從他教,不行偷盜,乃至行於曠野,飢渴所逼,尚不盜人粮食果食。尊敬於戒,於微細戒心生畏懼,不敢毀犯。是人命終生善見城。其城縱廣十千由旬,十千階道,閻浮檀金以為其地,十千大殿,毘琉璃寶或閻浮檀金,或有白銀因陀青寶及餘七寶間錯莊嚴,於諸街巷多有樓閣寶殿莊嚴 


(4)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第五地名鉢私他。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以聞慧見:持戒人貧窮乞索財物飯食,見大貧人,分餐惠施,減妻子分而施貧窮。盲冥孤獨、困病之人善信修集,見他犯姦,為官所執從右門出,執事魁膾欲斷其命,怖畏目冥,救令得脫。是人命終生三十三天鉢私他地。生此天已,以善業故,其身光明皆悉普照,猶如日光。其光色相,無量光明,青黃赤白、紫綠諸光遍照諸天,十倍增勝。如閻浮提眾星宿之中月光第一, 


(5)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處。彼以聞慧見:第六處名曰俱吒。眾生何業而生彼處?彼聞知見:若有眾生獲執賊人,不加罰戮、不令苦惱,或他捉賊,令其得脫。以潤益心利益眾生。供養父母,奉施病藥,隨心所須,不盜父母所有資財,悅意軟語,利益少言。常以香華供養禮拜念佛功德。恭敬師長,禮拜問訊,和言軟善。見惡知識而不親近,不樂其行。不善惡人、不正行人,世間所賤,不共同行,不與同住。親近宿老,遵奉祇敬。受佛禁戒,智慧具足,真心持戒,不惱壞他。眾人所愛,善言讚嘆。軟語供養奴婢僮客,不橫加怖。飲食知足,不飲餘食。不惱眾生,不喜瞋恚,不與下賤屠兒魁膾販賣貿易,賣買質直。不誑眾生,不入酒肆,不為女人之所輕易,不壞威儀進止庠序。言則奉行。不求他人好惡長短。心不懷恨,不說毀呰亦不言智。見他田植,不生嫉妬。租稅依法,不欺王者。不盜他田溉灌之水。若晝、若夜,不取他果。一切眾惡悉捨不為,或一一止,或復下止。云何下止?遍作諸業是名下止。云何中止?作已懺悔,毀呰不作,是名中止。云何上止?不作遍業,不教他人,勸他令捨,不生隨喜,捨離惡人中下之業。如是三人得三種果,謂上中下。如是行善、捨惡業人,身壞命終生俱吒天。既生天已,身無骨皮,離於污垢,受樂成就不可稱說。譬如轉輪聖王,七寶千子、王四天下 


(6)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第七地名曰雜殿。眾生何業生於彼處?若有眾生見故塔寺,或惡國王、邪見大臣斷僧田業;如是眾生不畏王禁,施僧田物,向此惡王說佛功德,善言嘆佛。是人命終生雜殿處。生此天已,五樂音聲歌舞戲笑受種種樂。復有異業生於此天:不殺、不盜,於屠兒所,以財贖命;自不作惡,不教他人;若有造惡,心不隨喜。云何不盜?自為國主或為大臣,不枉稅奪,亦教他人令其住戒。以此二業,生雜殿處。其林縱廣三千由旬,種種宮殿天子遊戲,故名雜殿。諸天子等,一一宮殿莊嚴奇妙,金色蓮華香氣第一,毘琉璃蜂出妙音聲。其蓮華林一切雜生 


(7)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三十三天第十一地名離險岸。眾生何業生於彼處?彼聞知見:若人持戒利益眾生,福德熏心,或功德人持戒智慧,或復病人施其一食。自不殺生:若空樹中或有蟲蟻、種種細虫,若種種放牧牛羊、象馬駝驢之人,或冬寒時氷雪霜降,於曠野中放火焚燒,若有善人或以水土滅此燒火,見作勸止,自不故作,設作改悔,不生隨喜,為說恐怖,令住善法。令彼眾生住於善法,自不偷盜亦不教人。如是之人命終生於離險岸天。其地金銀、種種赤寶以為廁填,如是種種金銀雜寶雜業莊嚴,種種眾寶種種廁填,種種寶樹以為莊嚴, 


(8)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聞慧見:三十三天第十二地名谷崖岸。此諸眾生以何等業生於彼天?彼聞知見:若人善心修行福德,施坐禪人得初禪者。自施其食,教人施食,施已隨喜,教他隨喜,是名布施。不殺不盜:若人道行,井泉池流施水之處,施其瓶罐飲水之器供給行路。復有異人教他盜取持度曠野:『汝若不取,必當渴乏。』爾時,其人雖知渴死,畏犯罪故,不受其教,不盜財物亦不隨喜,勸人不取,令住善道,乃至失命不犯偷盜。云何不殺?自行不殺,勸人不殺,毀呰殺法。若屋窓牖、若戶扇間、若屋樑上有微細蟲,若然火時,懼傷其命,不閉戶牖,是名不殺。復教他人,令行不殺,住於善道。如是之人命終生於三十三天峪崖岸天,受善業報。有一林樹名隨時低,其林種種眾寶光明,青毘琉璃清淨無垢,種種眾鳥出妙音聲,花常開敷,流泉河池以為莊嚴,青毘琉璃以為蓮花,莊嚴金峯如融金聚 


受生在三十三天的善行很多.....我只是略舉一些而以

...................................................................................

像是--雜寶藏經、分別善惡報應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佛說施燈功德經.....等等...有很多的佛經都有記載很多受生天界的善行


有很多天界的天人、過去世也是人類

有的是孝順父母而受生天界

有的則是佈施供養而受生天界


雜寶藏經卷第五

六五、婦以甘蔗施羅漢生天緣


昔舍衛國。有羅漢比丘。入城乞食。次到壓甘蔗家。其家兒婦。以一麤大甘蔗。著比丘鉢中。姑見瞋之。便捉杖打遇著腰脈。即時命終得生忉利天。而作女身。所處宮殿純是甘蔗。諸天之眾集善法堂。時彼天女亦集此堂。帝釋以偈而問言。

汝昔作何業 而得妙色身 光明色無比 猶如鎔金聚

天女以偈答言。

我昔在人中 以少甘蔗施 今得大果報 於諸天眾中  光明甚暉赫

 



雜寶藏經卷第五

五四、天女本以然燈供養生天緣


爾時王舍城。頻婆娑羅王。於佛法中得道。獲不壞信。常以燈明。供養於佛。後提婆達多。與阿闍世王。作惡知識。欲害佛法。是以國土。怖畏不復然燈供養。有一女人。以習常故。於僧自恣日。佛經行道頭。然燈供養。阿闍世王。聞極大瞋恚。即以劍輪。斬腰而殺。命終得生三十三天摩尼焰宮殿中。乘此宮殿。至善法堂。帝釋以偈問曰。

汝昔作何業 身如聚真金 而有大威德 容貌甚光明

天女即時。以偈答言。

三界之真濟 三有之大燈 至心眼觀佛 相好莊嚴身

法中之最勝 為之然明燈 燈然以滅闇 佛燈滅眾惡

見燈如日光 真實生信心 睹燈明熾盛 歡喜而禮佛

說此偈已。來至佛所。佛為說法。得須陀洹。即還天上。比丘問佛。以何因緣。生於天宮。佛言。昔在人間。於僧自恣日。佛經行道頭。然燈供養。阿闍世王。斬其腰殺。以是善因。命終之後。得生天中。重於我邊。聞法信解。得須陀洹道。


雜寶藏經卷第五

五一、天女本以華鬘供養迦葉佛塔緣


爾時釋提桓因。從佛聞法。得須陀洹。即還天上。集諸天眾。讚佛法僧。時有天女。頭戴華鬘。華鬘光明。甚大晃曜。共諸天眾。來集善法堂上。諸天之眾。見是天女。生希有心。

釋提桓因。即便說偈。問天女言。

汝作何福業 身如融真金 光色如蓮花

而有大威德 身出妙光明 面若開敷華

金色晃然照 以何業行得 願為我說之

爾時天女。說偈答言。

我昔以華鬘 奉迦葉佛塔 今生於天上

獲是勝功德 生在於天中 報得金色身

釋提桓因。重復說偈。而讚嘆言。

甚奇功德田 耘除諸穢惡 如是少種子

得天勝果報 誰當不供養 恭敬真金聚

誰不供養佛 上妙功德田 其目甚脩廣

猶如青蓮花 汝能興供養 無上第一尊

作少功德業 而獲如此容

爾時天女。即從天下。執持華蓋。來至佛所。佛為說法。得須陀洹。而還天上。諸比丘等。怪其所以。即問佛言。世尊。今此天女。作何功德。獲此天身。端政殊特。佛言。往古之時。以種種華鬘。供養迦葉佛塔。以是因緣。今獲此果。




雜寶藏經卷第七

八八、 兄常勸弟奉修三寶弟不敬信兄得生天緣


昔舍衛國。有兄弟二人。而第一者。奉修佛法。第二之者。事富蘭那。兄常勸弟。使事三寶。弟不隨順。恆共鬥諍。情不和合。各便分活。


第一者供養於佛。後遂命終。生於天上。即來佛所。報恩供養。佛為說法。得須陀洹。比丘問言。昔為何業。生此天宮。佛言。往在人中。心樂正法。奉修三寶。以是福因。今得生天。又於我所。聞法信解。而證道果。


................................................................................................

現在的天界也有很多的天人、往昔在人間種下供養三寶的善根、人間捨報後受生在天界、又以天人的報身、聽聞佛法而證得道果。

...................................................................



.............................................................

--寶勝如來--


是我個人很喜歡分享以及對眾生稱念的佛號

(我主要對動物稱念--寶勝如來--

讓牠們種下聽聞佛號的善根)


因為只有四個字、發音又很簡單、讓眾生很容易受持


一個人只要造十惡、只是在心中默持--寶勝如來--


捨報就會受生在三十三天、成為天人


天人一出生就會有


五種神通

天眼通、

天耳通、

他心通

宿命通

神足通、


「天人有十法,勝過人類、何等為十?

一者飛去無限數。

二者飛來無限數。

三:者去無碍。

四:者來無碍。

五:者天身無有皮膚、骨體、筋脉、血肉:。

六:者身無不淨大小便利。(沒有大小便)

七:者身無疲極。(身體不會疲累)

八。者天女不產。(天人的小孩是從媽媽的膝蓋化生出來的)

九者:天目不眴。

十者:身隨意色,好青則青,好黃則黃,赤、白眾色,隨意而現。此是諸天十法 


.............................................................


天界的天人因為有神通之力、能看見造惡業的受報因果、所以比較不敢造惡業

當然也是會有造下惡業的天人...


相對的、大多數的人類、反而會因為不相信造下惡業會有惡報、所以人類普遍都很習慣造下種種惡業

不造惡業的人類反而是少數



..........................................................


天界樂多苦少、所以天人的心念很清靜



人間苦多樂少、所以人類的貪瞋痴的心念很重




但人間也因為苦多樂少、所以人類比較有出離心

(人間適合修行佛法、如來都在人間成佛度化眾生、讓眾生出離三界、斷除生死輪迴之苦)



天人的生活普遍都很快樂、因此反而比較沒有出離



很多的天人、雖然一生都過的很快樂、但是天福用完後、又會再次進入輪迴轉世

還有善業的天人可能會受生天界或人間



但善業已經用完的天人、就很有可能會因為過去世所造下的惡業、而墮入三惡道受報


.......................................................................

天人也有修行佛法、也有行善修福的...



正法念處經裡記載:

現在三十三天的共主、帝釋天(釋提桓因)就是佛教徒。往昔從佛聞法。證得初果(須陀洹)。 

..............................................................................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有記載

目前欲界的第四層天界、兜率陀天

彌勒菩薩(十地菩薩)在兜率陀天對天人講經說法

往生兜率陀天的條件: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爾時十方無量諸天命終,皆願往生兜率天宮。 

a:十方無量的天人命終時、都願意往生兜率天宮...跟彌勒菩薩修行佛



佛告優波離:「若有比丘及一切大眾,不厭生死樂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應持五戒八齋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樂................



佛告優波離:「是名彌勒菩薩於閻浮提沒生兜率陀天因緣。佛滅度後我諸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花供養,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如是等人應當至心,雖不斷結如得六通,應當繫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淨業發弘誓願,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



佛告優波離:「佛滅度後,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是諸大眾,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名者,聞已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如前無異;但得聞是彌勒名者,命終亦不墮黑闇處、邊地、邪見、諸惡律儀,恒生正見眷屬成就,不謗三寶。」...............


佛告優波離:「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聞是菩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是諸惡業速得清淨。未來世中諸眾生等,聞是菩薩大悲名稱,造立形像,香花、衣服、繒蓋、幢幡,禮拜繫念,此人命欲終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花,來迎此人。此人須臾即得往生,值遇彌勒,頭面禮敬,未舉頭頃便得聞法,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於未來世得值恒河沙等諸佛如來。」....................



佛告優波離:「佛滅度後,四部弟子、天、龍、鬼神,若有欲生兜率陀天者,當作是觀繫念思惟,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迴向願生彌勒前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若見一天人、見一蓮花,若一念頃稱彌勒名,此人除却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但聞彌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却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禮彌勒者,除却百億劫生死之罪;設不生天,未來世中龍花菩提樹下亦得值遇,發無上心。」............


說是語時,無量大眾即從坐起,頂禮佛足,禮彌勒足,遶佛及彌勒菩薩百千匝。未得道者各發誓願:「我等天人八部,今於佛前發誠實誓願,於未來世值遇彌勒,捨此身已皆得上生兜率陀天。」..........



.......................................................................

概念解釋:


並非只有行善修福的佛教徙才能受生天界


(1)其它宗教、像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等等...只要是不造惡業而且常常行善的宗教的信眾、都可以因生前的善行而受生天界


(2)就算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可是只要不造惡業而且常常行善的人、還是一樣能受生天界


(3)但如果是信到邪教的人(像台灣很常見的一貫道...等等)那就少作白日夢了。



.................................................................


概念解釋:


佛法的修行分為:易行道跟難行道兩種



(1)易行道:像北傳佛教的淨土宗


唸南無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 


一旦成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永遠


一直在極樂世界修行直到成佛、不受生死


輪迴之苦但也有人發願到了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參學、等到自已到了修行不退轉


的境界、再去十方無量的世界渡化眾生(因人而異)



(2)難行道:就像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輪


迴轉世一直不斷的修行三大阿僧祇劫直到


成佛可是難行道至少必證得七地菩薩才


會達到不退轉的境界、末證七地菩薩以


前、仍有可能會退轉、 大藏經裡記載:


迦牟尼佛輪迴轉世修行時、也受生地獄、


餓鬼、畜生、也當過女人、也當過淫女、


也當過窮人、貴族' 也當過天人...........


而且難行道的修行人、很多會有退轉....



..............................................................................



金光明經:


『南無過去寶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寶勝如來本往昔時。行菩薩道作是誓願。若有眾生。於十方界臨命終時聞我名者。當令是輩即命終已尋得上生三十三天。

.........................................................................................................

金光明經:重點節錄


復更思惟。曾聞過去空閑之處有一比丘。讀誦大乘方等經典。其經中說。若有眾生臨命終時。


得聞寶勝如來名號即生天上。我今當為是十千魚解說甚深十二因緣。亦當稱說寶勝佛名。


時閻浮提中有二種人。一者深信大乘方等。二者毀呰不生信樂。時長者子作是思惟。


我今當入池水之中為是諸魚說深妙法。思惟是已。即便入水作如是言。

南無過去寶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寶勝如來本往昔時。行菩薩道作是誓願。若有眾生。於十方界臨命終時聞我名者。


當令是輩即命終已尋得上生三十三天。爾時流水復為是魚。解說如是甚深妙法。


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


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善女天。爾時流水長者子及其二子。


說是法已即共還家。是長者子復於後時。賓客聚會醉酒而臥。爾時其地卒大震動。


時十千魚同日命終。既命終已生忉利天。既生天已作是思惟。我等以何善業因緣。


得生於此忉利天中。復相謂言。我等先於閻浮提內。墮畜生中受於魚身。流水長者子。


與我等水及以飲食。復為我等解說甚深十二因緣。并稱寶勝如來名號。


以是因緣令我等輩得生此天是故我等今當往至長者子所報恩供養。爾時十千天子。


從忉利天下閻浮提。至流水長者子大醫王家。時長者子在樓屋上露臥眠睡。


是十千天子。以十千真珠天妙瓔珞置其頭邊。復以十千置其足邊。復以十千置右脅邊。


復以十千置左脅邊。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積至于膝。作種種天樂出妙音聲。


閻浮提中。有睡眠者皆悉覺寤。流水長者子亦從睡寤。是十千天子。於上空中飛騰遊行。


於天自在光王國內。處處皆雨天妙蓮華。是諸天子復至本處空澤池所復雨天華。


便從此沒還忉利宮。隨意自在受天五欲。

........................................................

白話:

心中又想到,

曾經聽聞過有一位比丘,

在空閒處讀誦大乘無量義的經典;

經中說如有眾生臨命終時,

有因緣聽聞南無寶勝佛名號,即可往生天上。

今日應為此一萬尾魚解說義理甚深的十二因緣法,稱念南無寶勝佛名號。

當時年代,世界上有二種人;

一是深信大乘無量義的經典;

二是诋毀不信佛教。


流水長者子想到這裡,更堅固信心,便入池泡的水中對魚大聲說法,

稱念南無寶勝佛名號,贊歎寶勝佛十種名號功德,

重頌寶勝佛因地行菩薩道時所發誓願;

即如有眾生,於十方世界中,臨命終時聽聞到我功德成就名號者,命終後得生三十三天。

流水長者子又解說義理甚深的十二因緣法;

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流水長者子及二子,為魚說法後共同返回家中。過一段時間後,一次流水長者子賓客聚會醉酒而臥於床上,大地突然震動,


一萬尾魚於同日命終。一萬尾魚命終後,得往生忉利天。得生天後一萬尊天子心自思量,


以何善業因緣得往生忉利天中;便以神通觀察,然後相互說,


我等一萬尊天子於前世墮入畜生道中,長期受於魚身;

有一位流水長者子,先以水救命,又以食物供養,還為解說義理甚深的十二因緣法,

並稱念南無寶勝佛名號,以此因緣才得往生忉利天中;現在應前往流水長者子的住所,報恩供養。   


這時,一萬尊天子從忉利天來至流水長者子大醫王家中,見流水長者子在閣樓室內的床上露體倒臥睡眠,


便以一萬顆珍珠串成的天妙璎珞為枕,

又以一萬顆珍珠串成的天妙璎珞墊於足,

又各以一萬顆珍珠串成的天妙璎珞敷於左右脅下,


又以各種天花覆身,又以各種天樂妙音入夢。


世界上睡眠的人都醒來楚。


流水長者子也醒來


一萬尊天子,於天空中飛騰游行,

飄落的天妙蓮花。

一萬尊天子至原池泡處,又散天花;


並從此處隱沒返還忉利天宮殿,隨意享受自在天樂。

......................................................

分享個人經驗--寶勝如來--


我以前有踫過、像有些年紀大70多歲的人願意相信修行佛法、可是年紀大了記性又不好、連字數6-7個字的佛號都背不起來、更別說是要如何使用迴向偈了...這種情況下我就教他們受持

--寶勝如來--

因為只有四個字、很好背、所以他們就背的起來; 如果以後他們沒有去極樂世界的話、我希望他們至少還有天界可以去、不要在人間辛苦了.........

................................................................

金光明經裡就有記載:往昔流水長者子及其二子。在給一萬條魚救生跟放生後、給牠們稱念--南無寶勝如來--


後來那一萬條魚、壽終後就受生到三十三天去了。


所以我出門看見些有緣的畜生道的眾生、像---貓、狗、鳥、河裡的魚、昆蟲、我如果當下還有空聞時間的話、會對牠們稱念--寶勝如來--地藏菩薩--對牠們種下法供養的善根


有時看見落水的的昆蟲或鳥、我也會把牠們救起來、再放到安全的地區、然後再對牠們稱念--寶勝如來--地藏菩薩-


飛進我們家的蚊子、蒼蠅、闖入我們家蟑螂、我也用網子或掃把畚斗把牠們捕捉起來、再放生出去---也對牠們稱念--寶勝如來--地藏菩薩-


或者是看被人類捕捉到要來吃的魚、螃蟹....雖然我無法救牠們(那不是拿來賣錢的)...有時我就對他們稱念--寶勝如來--地藏菩薩-


有時候、如果我時間上還ok的話、我也會對牠們稱念:像是釋迦牟尼佛、藥師七佛、日月燈明如來德內豐嚴王如來南無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一堆佛菩薩聖號。有時還加上大悲咒、心經等等....


畜生道的眾生牠們:進行法供養跟救生放生後.....

我通常會再使用二段式迴向偈...增益一下自已

...............................................................

雖然次數很少....不過我有時也會心中默持--寶勝如來--(10-20分鐘左右) 

受持時、我會覺得心念比較清靜...........

...................................................................................如果有人要問我:修行淨土法門的我、為什麼不一門深入、專念一尊--南無阿彌陀佛--就好了


為什麼不對畜生道的眾生念--南無阿彌陀佛--送牠們去極樂世界呢!


請注意一點!


阿彌陀佛48大願裡:並沒有發願--眾生聞名就可以往生西方淨土.....


所以我可不知道!現在對牠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真的會牠們以後去極樂世界嗎?


不過--寶勝如來--可是有發願:


寶勝如來本往昔時。行菩薩道作是誓願。若有眾生。於十方界臨命終時聞我名者。當令是輩即命終已尋得上生三十三天。


所以我才會對畜生道的眾生牠們稱念--寶勝如來--

................................................................念佛的功德:


地藏菩薩本願經---稱佛名號品第九:


世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


是眾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為其稱念佛名,於是罪中,亦漸銷滅。何況眾生自稱自念,獲福無量,滅無量罪。

...............................................................................................................................................


優婆塞戒經----息惡品第十六:


「善男子!若人受持優婆塞戒欲淨戒者,當作如是修念佛心。若修念佛,是人則離內外諸惡不淨因緣,增長悲、慧,貪、瞋、癡斷,具足成就一切善法。




..................................................................................................................................................


佛菩薩聖號目前分享的佛菩薩聖號......(複習一下重點)


阿彌陀佛=出世


寶勝如來=升天


觀世音菩薩=救苦


地藏菩薩=不墮三惡道


善名稱吉祥王如來=財富、安樂、治病、增強肺臟功能、消除煩惱


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 =財富、安樂、智慧、增強心臟功能


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  =長壽無病、衣食無乏、消除煩惱、消除人我是非


無憂最勝吉祥如來 =容貌、財富、善眷屬、消除悲傷心念


法海雷音如來=資財、善知識、消除人我是非、消除無明邪慧


法海勝慧游戲神通如來=所有資財隨心滿足、十善業道成就、消除貪瞋痴


藥師琉璃光如來=資財、安樂、治病、增強肺臟功能


..............................................................................................................................................


分享我個人的經驗:


同樣是有增強肺臟功能的佛號


善名稱吉祥王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


增強肺臟功能的效力為比7:9左右


藥師琉璃光如來---增強肺臟功能的效力比----善名稱吉祥王如來--來的好些

...........................................................................................................

可是在有求取願望時


善名稱吉祥王如來--達成願望的效力又比----藥師琉璃光如來---來的好很多


...................................................................................................................


消除煩惱的效力


善名稱吉祥王如來-----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 


增消除煩惱的效力比為3:5左右


...............................................................................................


既使是有相同效力的佛菩薩聖號


但是不同佛菩薩聖號、也會產生各自不同的效力


使用二段式迴向偈則會大幅增強效力


............................................................................................................


下次分享了.................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