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擬幻蛺蝶
Hypolimnas misippus missipus(Linnaeus, 1764)
Hypolimnas misippus missipus(Linnaeus, 1764)
命名由來:本屬雄蝶翅膀背面在光照下會因角度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紫色光澤,因此稱為幻蛺蝶屬;本種雌蝶外型被認為是對金斑蝶的良好擬態,因此稱為雌擬幻蛺蝶。
習性:一年多世代,成蝶偏好棲息於日照充足的荒地、草地、稜線等開闊環境,好訪花,亦會吸食腐果及其他腐敗物。雄蝶有領域行為。
分布: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海拔2000公尺以下之低、中海拔地區,龜山島、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亦有紀錄。
外觀近似種:本種雄蝶翅背與幻蛺蝶較相像,但本種翅腹為淺黃褐色,幻蛺蝶為褐色,且前、後翅腹面的白帶班紋均較幻蛺蝶寬;本種雌蝶與金斑蝶頗為類似,但本種翅脈泛黑色且前翅腹面前側有三枚白斑,金斑蝶則無。
附記:本種由擁有「植物學之父」、「生物分類學之父」的尊稱的瑞典學者Carl Linnaeus(1707-1778) 於1764年命名,模式產地"美洲("可能是亞洲的爪哇或中南美的Surinam,或是Virgin isl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