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點玄灰蝶
Tongeia filicaudis mushanus(Tanikawa, 1940)
Tongeia filicaudis mushanus(Tanikawa, 1940)
命名由來:過去常稱「霧社黑燕蝶」,因日人谷川多嘉夫於1940年在霧社採獲本種,並發表為新亞種,亞種名mushanus即指霧社,不過本種廣泛分布於中國,模式產地也在華北地區,故此名並不適宜。
本屬種類翅背呈黑褐色,玄有黑色之意,因此稱為玄灰蝶屬;本種前翅腹面比起同屬的臺灣玄灰蝶有多而密的黑色斑點,以此特徵命名為密點玄灰蝶。
習性:一年多世代,成蝶飛行緩慢,好訪花。
分布:臺灣特有亞種。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海拔200~2800公尺之低、中海拔地區,在北台灣及東北角一帶的分布海拔最低,越往南分布海拔就越高。馬祖地區之族群為指名亞種,且棲息在岩石地形,因其寄主佛甲草就生長在岩縫中。
雄雌分辨:除了雄蝶前翅外緣較直之外,雌、雄蝶不易區分。
外觀近似種:在臺灣地區與本種最相似的種類是臺灣玄灰蝶,最明顯的區別在於本種在前翅腹面近基部有兩個小黑斑,臺灣玄灰蝶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