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脈蛺蝶
Hestina assimilis formosana(Moore, 1896)
Hestina assimilis formosana(Moore, 1896)
命名由來:本屬種類於翅脈處明顯黑化,以此特徵稱為脈蛺蝶屬;本種後翅外緣有一列紅色圓斑,因此稱為紅斑脈蛺蝶。
習性:一年多世代,冬季幼蟲於寄主植物枝葉上休眠越冬。成蝶好出現於闊葉林周遭的林緣、林冠層、稜線等明亮環境,好吸食樹液、腐果、糞便。雄蝶常於山頂做領域佔有。
分布:臺灣特有亞種。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海拔2000公尺以下之低、中海拔地區。金門與馬祖分布之族群屬於指名亞種。
雄雌分辨:雌、雄蝶斑紋相似。
外觀近似種:在臺灣地區無近似種類。
附記:本種由擁有「植物學之父」、「生物分類學之父」的尊稱的瑞典學者Carl Linnaeus(1707-1778) 於1758年命名。本亞種模式標本採集自臺灣,由英國昆蟲學家Frederic Moore(1830-1907)於1896年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