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弄蝶
Potanthus confucius angustatus(Matsumura, 1910)
Potanthus confucius angustatus(Matsumura, 1910)
命名由來:過去常稱「臺灣黃斑弄蝶」,但本種尚分布於涵蓋東洋區之華南、華西、華東、東南亞、南亞大部分地區,並非臺灣特有種,冠以臺灣稱之並不合適。
本屬蝶種翅膀上有許多黃色斑紋,以此特徵稱為黃斑弄蝶屬;本種分佈廣泛且為本屬最常見種類,因此以屬的中文名稱命名。
習性:一年多世代,成蝶全年可見,成蝶偏好出現於陽光充足之環境,如市區近郊的綠地、無遮蔽的荒地、林緣。好訪花,雄蝶有明顯的領域行為。
分布:臺灣特有亞種。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低中海拔地區,龜山島、綠島、蘭嶼也有分布。金門與馬祖地區之族群為亞種ssp.confucius。
雄雌分辨:雄蝶前翅翅背近前緣處有兩條約略等長之黃斑,而雌蝶於此處的黃斑則為一長一短;此外,雄蝶前翅背面有位於臀脈上之性標,雌蝶則無。
外觀近似種:在臺灣地區較相似的種類為同屬的墨子黃斑弄蝶,墨子黃斑弄蝶翅腹底色較暗,且後翅翅背中央斑帶內翅脈呈黑色。本種則翅腹底色中央斑帶與底色對比不明顯,後翅翅背中央斑帶內翅脈不呈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