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走一條不求回報的路
堅持走一條不求回報的路 https://bit.ly/3hyI6mw
專案經理們請試著想想,在你所屬的企業中,執行專案工作時,通常是如何處理?是無邊無際的專案範圍?無法掌控的預算?無法確保的品質?或是總是無法順利結案?我在台灣深耕專案管理已有12年之久,發現台灣的專案管理生態,其實是不夠建全的,為了讓專案管理能夠更加地有制度,於是我開啟了一連串的專案管理國家標準建構的路。
改變台灣專案管理生態
在台灣的企業中,多半利用經驗累積的方式,以實務面去做專案,卻十分缺乏專案管理知識,更不懂得如何運用專案管理的手法執行專案,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導致專案總是無法如期如質地完成,而負責這個專案的PM就會落得專案只能失敗的局面,甚至會因此而喪失客戶的信任及案子無法承接的窘況。
由以上的例子來看,台灣的專案管理常常缺乏可遵循的制度。對於身為輔導過超過1萬2千位PMP(國際專案管理師)的傳教士的我來說,倘若台灣能夠建立一個穩定的專案管理制度,對於專案經理人們未來的出路是有相當大的發展及極高的可塑性,既然如此,我會挺身而出。
建構國家標準 改變台灣專案管理
其實這一路走來,我與志工們已陸續建構了6個國家標準(截至2018年),現在就讓我來一一述說。
故事是從2015年2月開始,這一年我開啟了國家標準建構的旅程,當時的我正在思考台灣專案管理的未來,而PMI Taiwan Chapter(PMI-TW)的時任傅理事長也因為「有感於台灣企業對於專案管理領域並無公定標準可依循,期望能有效促進國內專案管理發展」。於是邀請我擔任國家標準 ISO 21500(國際專案管理標準)的顧問,進一步轉化為台灣的專案管理指引國家標準,也就是現在的CNS 21500(2016年9月14日已正式頒布)。
那時我隨即召募了自己的30位PMP學生組成志工團,與他們在線上一起閱讀及翻譯,對於我來說,這樣的機會相當可貴,也看到了改變台灣專案管理制度的希望。原以為轉化ISO 21500後就是個好的開始,更是一個好的結束,那時的我從未料想到,這其實是替往後的國家標準轉化旅程立下了一個最美好的契機、埋下了一個美麗的因。
持續努力 台灣專案管理制度更完整
這幾年為了讓台灣的產業及企業對於執行專案上能夠更有制度、實質地提升台灣競爭力、專案管理生態更加健全,並且能夠加速台灣接軌國際的腳步,暨頒布國家標準 CNS 21500之後,我決心再接再勵,持續號召志工,將ISO 21504 、ISO 21505 轉化為台灣的國家標準 CNS 21504(專案組合管理指引)、CNS 21505(專案管理治理指引)。
目前CNS 21504及CNS 21505 已分別於2017/08/17及2018/05/15 正式頒布。
今年(2018年),更是昂首闊步,繼續努力,為自己及台灣訂下一個嶄新的目標,就是再度進行轉化國家標準:ISO 21503(專案集管理)、ISO 21508(EVM實獲值)與ISO 21511(專案/專案集管理的WBS),預計第四個國家標準(CNS 21503)在2018年底就能頒布。
國家標準 為台灣帶來不一樣的未來
目前台灣將 ISO 相關的專案管理標準,轉化成國家標準的速度在國際間也是最快的。而這些標準能帶給台灣的好處:
1. 可為企業導入專案管理制度的依據
2. 成為業界之間的共同語言
3. 讓政府與企業能跟國際接軌
4. 健全台灣專案管理生態
5. 不論是企業與政府層級、部門與組織層級、個人層級,通通都有依循標準
永不放棄 寫下一頁頁精彩篇章
在經濟不景氣及企業對於導入專案管理制度並不完整的情況下,我們這麼地努力轉化國家標準,其實只是為了建構台灣專案管理的競爭力,雖然時常聽到企業外移或人才離開家鄉去國外發展的消息,感到惋惜,但儘管如此,我們也不會因此而放棄,反而是提升我與志工的動力及鬥志,更加地努力地去做,不去計較得失,也因為這樣種種的一切,實在不是為了別的,只是為了「讓台灣更好」,因為我深深地相信「有願就有力,願有多大,力量就會有多大」。就算結果不盡人意,但至少我們做到了!替台灣專案管理寫下一頁頁新的精彩篇章,也就已經足夠了。
但轉化國家標準旅程的開始,並不是為了結束,而是責任的開始,這樣的志業及理念,我還在持續堅持著,與志工們的轉化旅程會繼續進行,每當我們完成一個國家標準的轉化,都是建立了偉大的里程碑,期盼國家標準的影響力可在政府、民間、企業之間展開,更能夠讓專案管理更上一層樓。
期盼這些努力,能夠獲得甜美的果實,至今想起這些種種,在我的心中仍是充滿悸動與感動,這份激動不曾因時光的流逝而散去過。
未來我們將可以繼續期待,台灣企業在專案管理領域的高度發展、讓專案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希望台灣的專案管理制度能夠越來越成熟,造福更多專業經理人、企業及政府,讓人才不再外流,也為台灣紀錄下更多精彩的歷史,更是讓專案管理制度能夠更加地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