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CNS 21500羽翼,PMP大展長才
乘著CNS 21500羽翼,PMP大展長才 https://bit.ly/3C8I6Bv
文/吳怡銘, PMP, PMI-ACP
到底是先有人?還是先有環境?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在台灣專案管理界,累積十年終於有15,000位國際專案管理師(PMP),在CNS 21500卻在2016 年在台灣公布;似乎遠比50多年前專案管理在全球出現,2012年才有全球標準,想來還是台灣快多了!那麼,有了環境,人如何運籌才能達到好的效果呢?相信會是台灣15,000位PMP們亟欲知道的重點。
當我們翻閱CNS 21500內容,發現到當中的脈絡幾乎與PMP 視為聖書的PMBOK®八九不離十,可謂是攻略版的PMBOK®,話雖如此,裡頭卻是字字珠璣,也無怪乎ISO 21500自2006年提案開始,歷經許多國家專案的討論、溝通和驗證,才於2012年9月公布,可說是集全球專案管理專家的知識於一身。
如今適逢ISO21500轉化為台灣的國際標準CNS 21500,那麼,到底PMP如何好好地乘著CNS 21500的羽翼大展長才,相信會是台灣15,000位PMP們亟欲知道的重點。
CNS 21500是PMP環境造就的溫床
「如果PMP是人才的造就,CNS 21500則是環境的造就。」台灣國際專案管理師協會(ITPM)創會理事長周龍鴻一語道破CNS 21500之於國內PMP所帶來的衝擊和機會,而這個觸媒所引燃的火花,卻是一個對PMP大好的機會。
周龍鴻表示自己約於十年前,曾經號召台灣的PMP推動專案管理法案,正是為了造就專案管理的環境,雖然那一役最後沒能成功,卻在歷史上寫下一筆,如今透過CNS 21500國家標準來證明PMP的價值,更是名正言順。
儘管如此,台灣專案管理界的專家們內心喜憂參半,喜的是終於把CNS 21500催生出來,憂的是CNS 21500並非強制性的國家標準,還未對台灣產生實質的幫助,得靠後續的推動才能讓專案管理成為台灣所有專案管理的基準。舉例來說,消防法規會要求受檢單位需符合消防的國家標準,也就是說,這個標準不是只是標準而已,是大家必須遵守的依據。
一步一腳印,讓PMP更茁壯
國際專案管理學會台灣分會(PMI-TW)理事長陳威良直言,相信無論是政府、企業或是法人都希望有一個好的專案管理標準,而 CNS 21500將是各單位的參考依據。
而在PMI-TW因應CNS 21500的佈局,陳威良也提出三個重點方向來協助推廣以及落實CNS 21500:第一,提高CNS 21500的能見度;第二增進CNS 21500的可用度;第三培養CNS 21500的專業人才。他解釋,CNS 21500畢竟是全新的國家標準,如何讓它讓人們廣為接受或是認同會是一大重點。PMI-TW目前服務全台灣15,000位PMP,每個月在北中南都有講座,每年都有若干的大型研討會。CNS 21500將會是很好的推廣機會。「我們也會積極的接洽政府以及企業來協助PMP了解,一套嚴謹的專案管理標準是否能成功的執行專案,將會是多麼的重要。」
周龍鴻對此也表示,未來與偕同專案管理界的專家,拜訪政府單位和民間機構。同為《專案經理》雜誌發行人的他,更是承諾開闢新專欄,希望藉由採訪政府和企業來引起關注,讓更多人知道CNS 2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