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閱職涯諮商室
首頁
服務項目
關於我們
職涯理論
職業人格
職業觀
職業能力
職業週期
特質因素理論
職業決策理論
生涯發展理論
積極不確定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
認知訊息處理論
近年理論
職涯思辨
轉職.如何成功轉職?
轉職.換產業要留意什麼?
轉職.中年的職場甘苦
轉職.當老闆叫我找工作…
職場.正職、兼職、斜槓的差別
職場.如何獲得主管的肯定與重視?
職場.如何為自己加薪?
職場.職業掃瞄—採購
面試.如何提高面試的錄取率?
面試.同時考慮其他工作該老實說嗎?
面試.被要求提供現職薪資單和穩私資料
面試.被資遣而離職,該怎麼回答面試官?
學習.就業後的學習比例
學習.就業後的學習層次
職涯.如何規劃職涯?
職涯.如何選擇工作?PART II
職涯.如何選擇工作?PART I
職涯.應屆畢業生的定義
職涯.生涯與職涯的關聯
諮商迴響
二度就業婦女回歸職場
追求夢想.把興趣變工作
創業夢碎的中年瓶頸
高薪卻不搶手的矛盾
傳統乖乖女的叛變之路
呃…人到中年!?
家庭遽變的取捨
我該繼承父業嗎?
我的彎道超速
有條件沒市場,學歷無用,該怎麼辦?
是不是該換工作了
噢!我竟然選錯了工作…
工作、當兵還是再考一次?
學歷和未來,我該怎麼辦?
討厭現在的科系,進退兩難
興趣能當飯吃嗎?換興趣怎辦?
不知自己適合什麼?
我的夢想是外科醫師
「管理」是管還是被管
找回中年的價值和成就
儲備第二次轉職能量
我身為人資主管的痛!
我的加薪疑惑求解
想加薪,需要的技能
閱職涯諮商室
生涯發展理論
成長 ( growth
)0~
1
4
歲
特徵是能力、態度、興趣以及自我概念相關需求的發展。
經由認同家庭與學校中的重要人物,發展出自我概念尤其重要的是身體與心理方面的成長。
通過經驗了解週遭環境,尤其是工作世界,並作為試探選擇的依據。
幻想( 4~10 歲)
「需求」佔決定性因素,角色扮演的遊戲活動對此階段學習而言非常重要。
興趣( 11~12 歲 )
從事活動的主要原因是「喜歡」。
能力( 13~14 歲 )
能力佔的比重較大,也逐漸會考慮工作要求的條件。
探索 ( exploratory )
15~
24歲
特徵是選擇範圍縮小,但是並未確立的試探階段。
自我概念與職業概念的形成:
自我檢視
角色嘗試
學
校中的職業探索
休閒活動與兼職工作
試探( 15~17 歲)
會考慮自己的需求、興趣、能力、價值與機會,也會透過幻想、討論、課程、工作嘗試做試探性的選擇,但因對自己的能力、未來的學習與就業機會不是很確定,所以目前的選擇以後不會採用。
過渡( 18~21 歲)
較考慮現實狀況,並試圖實現自我概念。
嘗試( 22~24 歲)
確定一個似乎較適當的領域,並覓得一份入門工作後,嘗試將它作為維持生活的工作。
建立 ( establishment )25
~
44歲
特徵是經由工作經驗的嘗試與穩定。
藉著嘗試錯誤,以確定前一階段的職業選擇是否正確。
打算在此領域久留,也會因此而錯失一些其他的專業領域。
嘗試( 25~30 歲)
原本以為適合的工作,後來可能發現並不十分滿意,於是會做一些改變。此階段的嘗試是定向後的嘗試,不同於探索環境階段的嘗試。
穩定( 31~44 歲)
當職業的型態確定後,便力求穩定,努力在工作中謀取一個安定的位子。
維持 ( maintenance )(
45
歲至64歲)
特徵是為了改善工作職位及狀況的持續性調整。守住這份工作,繼續將它做好,並為退休做計畫。
衰退 ( decline )65歲以上
特徵是退休前的考量,減少工作產出,而終於退休了。
體力與心理能力逐漸衰退時,工作活動將改變,發展出新的角色。
先是變成選擇性的參與者,然後成為完全的觀察者。
減速( 60~75 歲)
工作速度變慢,工作責任或性質改變,以適應逐漸衰退的體力與心理,許多人會找份兼職的工作,來代替全職的工作。
退休( 71 歲~死亡)
有些人能愉快地適應退休後完全停止工作的生活;有些人則適應困難;鬱鬱寡歡;有些人則是老邁而死。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