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室討論攻略

我做我發現 ~ 我的教室悄悄小研究

2022.03.05 (驚蜇)

從開學至今,我做了一個小實驗。

在課堂上當我要隨機檢視學生學習狀況時,

最常用的不外乎是直接點名及抽籤。

而我的實驗就是,當我點名或抽籤時,

我都這樣說:

「現在我要邀請oo來說明一下他的想法」

或「我現在要抽籤來邀請大家,說明一下你的想法」,

重點是運用了「邀請」二字,

實驗結果我很喜歡,課室的氣氛柔軟許多,

大家要不要也試試看呢?


2022.03.20 (春分)

當「邀請」二字從我口中越來越自然真誠地說出後,

我也開始在盡可能的範圍內,

讓發表完自己想法的孩子也用「邀請」的字眼,

來邀請其他的孩子呼應他的想法或邀請其他人接續發表想法。

將屬於老師的「權」放下時,

自己上課的心情也輕盈許多,

孩子們也更投入「說」這件事呢!


2022.03.26 (春雨下個不停中)

上學期末,我寫下了孩子們對小組討論的抱怨文。

https://sites.google.com/view/mathtalk2020/%E6%95%B8%E5%AD%B8%E8%AA%B2%E5%AE%A4%E8%A8%8E%E8%AB%96%E6%94%BB%E7%95%A5?fbclid=IwAR0aUdcpWDyrsPy_uVw0dT__JnO0pDLiXJ-r_UA7c9AOxgcu3Zi7yoKEnMU#h.k4bjnam269py


雖然當時有和他們好好溝通,

以及讓他們理解「討論」的目的及應有的態度,

但還是有一個小小的疙瘩在我心中無法抹去,

就是「把別人的答案當成自己的答案」這個想法。


畢竟,在真實的課堂中,

「人」很多,「需求」也很多,

討論的本身就是要分享彼此的想法,

在互通有無及思辨的過程中,

找到真理。


但對於小孩子來說,

他們是非常「活在當下」,

只會看到是誰舉手正確回答、誰被加分、誰受到大家的肯定,

但那個實質上,

最先提出正確想法的,或因分享想法而影響小組找到正確想法的,

確實有極大可能會被淹沒,出現遺珠之憾。


而更讓我擔心的是,

孩子們會不會因為這樣,而開始藏私,導致討論變質。

所以學期開始後的一個多月以來,

我除了常用的小組討論、全班討論之外,

我還新增了一個「小組分享」活動。


在這個活動中,不強求相互交換意見後要討論,

也就是不需提問、也不需回答他人的疑問,

孩子只要說出自己的想法、聽聽別人的想法,

然後決定自己最後的想法就結束了。

(著重在與自己對話,而非與他人對話)

也因此「小組分享」活動,所需要的時間不多。

然後,在進行全班討論時,

若孩子舉手說出自己的想法,

當我要給予加分或其他獎勵時,

我會先問他,

這是他的原始想法,還是因為有某人(某些人)的協助,

所以才產生了這樣的想法。

當然,若是孩子說出小組中哪個人(哪些人)的名字,

我就一併給予獎勵或肯定。


我發現這樣做之後,

孩子們更喜歡「討論」了,

果真,教學始於「人性」!


課室討論規範的建立 ~ 2021.01.11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課室討論的規範雖沒有多如牛毛,

但基本規範從「聽、說、問、寫」規範的建立,

就已經需要不少的時間了。

因此我在接新的班級,重新進行「課室討論」學習訓練時,

通常會花比較多的時間進行全班討論,而非小組討論,

主要是因為「示範」對於新學習習慣的建立是很有效的,

藉由全班討論來讓較主動或優秀的孩子先示範,老師再進行修正微調;

或適時由老師本身來示範正確的行為表現也是不錯的方法。


這學期我是三年級的級任導師,

在經過一個學期的課室討論訓練後,

我藉著期末課程結束之際,

花了一節課讓孩子們思考對於自己小組討論的運作有什麼想法。


我先讓他們與自己對話,再與小組成員對話,

再歸納統整彼此的想法後書寫下來。

當孩子們的想法貼在教室白板上時,真是令我大開眼界,

原來「寶寶不是不說,是因為你沒給他機會說」!


孩子們的想法大同小異,因此我展示三組的內容分享給大家看。

雖然,看起來好像是一堆的抱怨文,

但這也代表孩子在與小組互動時所遇到的困境,

因此我又花了一節課,逐條和孩子們討論文字中所反映出來的「心境」,

並重新梳理小組討論時,

「聽、說、問」的規範應該呈現出怎樣的樣貌,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

而這樣的討論是非常有價值的,

因為隔日課堂上的小組討論就變得順遂許多了。


孩子們必須要理解,小組的成員是彼此的夥伴,不是競爭者,

「自發、互動、共好」才是教室中期待的學習氛圍;

在每節下課的那一刻起,

大家已經能理解今天所學的內容,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分類」-解題紀錄分類之運作方式

數學課室討論1 ~ 孩子上課不願問問題,怎麼辦?

學生往往對於在課堂上公開「提問」感到畏懼,「擔心自己會問了一個笨問題而被全班笑」或「擔心沒人聽得懂自己的問題而被同學立即封殺出局」。


因此越到高年級,在上課時孩子們越不願意當眾問問題,

老師常會誤以為他們都懂了,或對自己的教學內容不感興趣而感到沮喪,

其實多半的時候是因為孩子"要顧面子"或"膽子小"的問題!


在本週三(2012.09.19)的教室觀察中,我將小組討論做了一個改變,

一般來說,是要在孩子解完題後先進行小組討論,然後再將小組共識貼出以便進行全班討論。


可是在行間巡視孩子們的解題策略時,

發現只有4個孩子未能順利解題,而且從他們的未完成的解題紀錄中,我大概已經可以推測出他們的迷思了,

因此我決定今天不要用小組討論,

而是直接請這4個孩子依序分享他們在解題時遇到了什麼難題,然後讓全班一起來協助他們釐清迷思!


而在之後的教學觀察討論會議中,參與教室觀察的老師認為弱勢的孩子能勇於說出自己的困惑,實在少見,非常難得!


其實要讓孩子們能成為彼此「共學好麻吉」的第一要務,

就是老師要為孩子們要營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

這話說的簡單,但做起來是老師極需要有有耐心,且對孩子的表現也要有信心,

老師的態度絕對佔有決定性的關鍵!


老師如果能適時肯定願意提出疑問的學生,

讓孩子懂得「沒有笨問題,只要是跟今天上課有關的問題都是可以問的,而心中有疑問卻不問的人才是不聰明的。」

這樣的概念要藉由平時課堂上的教學隨機且持續植入孩子們的心中,


我是這樣做的......


當一開始要讓孩子們習慣課室討論這樣的教學時,為了幫助孩子先能勇於發問,只要能提出問題,我便會適度讚揚並加分!


只要是具有討論意義的問題,我就會讚美他的思慮清晰,然後讓所有的孩子們一起來針對這個問題思考!


如果是意義不大或不太聚焦的問題,我就會讚美孩子的勇氣,並鼓勵其他的孩子幫忙他將問題說清楚並說出答案,

讓孩子了解在班上只要你有困難,我們全班都會幫你,沒什麼好怕的!


隨著孩子們開口的次數變多了,我便開始引導孩子練習將問題說清楚,

對能說清楚的孩子給予大大的讚美,並讓孩子們了解你的疑問其實也可能是其他人的疑問,

而能有勇氣說出自己的疑問,是非常負責任的學習態度!


當然,老師一定要持之以恒,讓孩子感受到你真誠的肯定,這樣所有的孩子都會在潛移默化中習得這樣的學習態度!

而協助彼此解決問題就是素養導向教學中「互動、共好」的重要表現,

孩子的成就感和參與感會油然而生,學習的深度當然也會因此而大幅成長喔!



數學課室討論2 ~ 要如何安排座位呢?

以協同教學為主軸的學習共同體概念,從日本佐藤學教授的來台,逐漸成為一個很夯的話題!

不少新聞稿上陳述佐藤學教授的敘述如下:

在教室座位安排上,由面對黑板改為ㄇ字型排列,並能快速轉換為四人分組討論,並以兩男兩女為一個小組,形成一種互動學習的教室氛圍。


所以也不少充滿教學熱情的老師開始改換座位的形式,以這樣的模式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協同教學。


僅僅改變座位就可以從傳統以講授為主的教學一躍而成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嗎?


當然不可能!

我們應該要先深思改變學生座位的目的為何?


我想應該是希望採協同教學時,能方便孩子與同儕協同學習,所以我們才要改變座位的形式。


因此個人認為重點是老師究竟計畫要孩子們如何進行所謂的"協同"學習,以此來決定你要怎麼做。


目前我們教室裡最常採用的座位模式是四人一小組併桌的模式,

當要進行討論時,就立即能攤開自己的解題紀錄進行分享與討論!

因為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四人一組的討論效率最好,也最不容易讓弱勢的孩子被小組成員忽略或藉機逃避學習!


我目前採用類似口字型的方式來排座位,

兩排並在一起,孩子們依然面向老師上課,但要討論時,就轉身立即成為四人的討論小組模式!





至於ㄇ字型是我最不喜歡使用的模式,因為我的教室不大,一旦採ㄇ字型,孩子連走出教室都成問題了,哈哈!


前日社群的老師在課後交流彼此的教學經驗時,突然討論起"座位安排"的問題,

在分享的過程中,一位本學期才剛加入我們社群的老師,突然很疑惑的問:

「雖然數學課時採四人小組效率佳,可是我發現國語課則是六人小組比較好耶!那該怎麼辦呢?」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精神來看,


老師能察覺出適合學生的學習模式才是重點,因此不必把座位模式當作"公式"來看,

以本校的四人一組的座位模式為例,

需要六人一組時,只要事先和孩子們約定好如何成六組,

把任何一組四人拆成二小組並入其他四人的組就成六人了,不是嗎?

相信我,孩子們是不會介意站著和別人討論的,

孩子們會介意的是,不知要如何討論或討論什麼吧!


所以不管採何種座位模式,

我認為協同教學的主要精神,是要讓孩子有機會知道彼此的想法,以彼此為師,

反覆經歷發表、聆聽、提問、澄清的學習循環,

最終能習得"如何與自己對話"以及"如何與他人對話"的有效方式,

並藉由這樣的學習方法的建立,提升自我獨立思考的能力,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課室討論3 ~ 老師,您願意「放下」嗎?

在傳統教室中,老師是身負重任的,要負責有智慧的傳承知識,還要為學生的學習結果負責任,

因為老師是無所不會的。

但在我們的教室中,老師是要學習「放下」的!

老師要「放下」什麼呢?

要放下自己在專業上的自或不足,

和你的同儕成為「學習共同體」,不吝分享也不恥下問!


要放下自己的身分,


忘記自己身為教師的傳統角色,學習觀察學生的學習歷程,

模擬學生在學習上可能遇到的困境

(ps.回憶一下自己兒時的學習情景,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體諒部分學生在學習上的緩慢,這樣你就會懂得耐心等待他們的價值;

以開放的態度尊重所有學生的想法,這樣你就會理解他們思考歷程的無價。

更重要的,讓自己也成為這間教室裡的學生

聽不懂學生的提問,你可以問,並向你的學生示範該如何問問題;

學生說不清楚,你可以支持他,給他提示幫助他說清楚,

你也可以向其他學生求援,看看大家要怎麼幫忙他,向你的學生示範討論時該展現的態度;

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學生的提問,你可以一起和學生推理,

小組討論也好,全班討論也沒關係,甚至成為回家的功課也行,

明天大家再一起把深思後的結論進行分享,向學生示範追求真知的歷程及重要性。

總而言之,

請和你的學生成為「學習共同體」,展現真正的「教學相長」吧!


如果你真的願下放下的話,

學習的責任就會回歸到學生身上,老師就能成為學生最佳的學習陪伴者。

希望你能體會到我們所感受到的,和同儕、和學生成為「學習共同體」,

對我們而言,那真是我們在老師生涯中,最幸福的功課了!


如何決定全班討論時的討論順序 ~ 以三年級「重量」為例

全班討論的主要目的是要將小組討論所產生的共識,藉由全班討論的過程中再次進行檢視。

一來可以澄清學生的迷思;

二來可以學習理解他人的推理過程;

三來可以藉由彼此"觀摩"提升個人的推理能力與解題技巧。


不過,分類後老師的難題才真正開始展現

到底該由哪一種解題紀錄開始討論,依序又該是如何呢?


其實這個問題是很難回答的,

因為每個老師的教學風格及思考邏輯是相異的,所以不盡然有標準的答案。


但老師安排的討論順序則完全會影響到全班的討論是否能聚焦,

以及是否能讓學生順利理解概念、達到教學目標,

因此將以下題為例和大家分享。


下面是當天上課所呈現出的四類解題紀錄:

布題:(康軒三下)

解題紀錄 1

(老師推斷該生是想要將所有可能的組合都算出,

然後再一一和242相加找出最接近題目要求的組合,

缺乏利用 320-242=78 的策略去有效找出答案。)

解題紀錄 2

(老師推斷該生是符合有效的解題策略的要求)



解題紀錄 3

(老師推斷這是錯誤的解題策略)

解題紀錄 4

(老師推斷該生是符合有效的解題策略的要求,

但不知該生為何能快速判斷出42+35 就是正解。)

所以在當天的教學老師決定的討論順序為解題紀錄3-2-1-4

先和學生討論可能的錯誤解題,確認無誤後先將其(解題紀錄3)剔除。

然後請學生進行解題紀錄2的說明,並和全班進行Q&A。

再請學生針對解題紀錄1進行說明,並在全班討論中達到共識,

大家同意解題紀錄1和解題紀錄2都是合理的解題策略,

不過解題紀錄2是比較有效的作法。


有了以上的討論經驗,學生對解題紀錄4就充滿的好奇心,

很快的就有人提問為什麼能立刻判斷出答案呢?

經過了該生的詳細回答,

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該生所使用的解題策略與解題紀錄2非常相似,

只不過他是先算出320-242=78,

然後再利用心算(二位數加二位數對這群學生而言太簡單了)算出最接近78的答案,所以解題紀錄才會如此「簡潔」 !

如果你就是在這個教學現場的老師,你又會如何安排討論的順序呢?

What is 「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的功能主要有


1.授課前或授課後提供必要的數學知識聯結

2.加強或延伸數學課本中的內容

3.協助學生釐清教學中被混淆或不夠紮實的數學觀念

2018.10.30 ~ 課室討論用語

在教室中可以布置有關討論時的常用用語。

雖然這些用語平常上課時常在用,

但貼出來可以讓孩子們更清楚問句本身的結構,

我相信這能有效提升孩子們口語表達的精準度,

並在進行數學討論時更能不失焦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