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嘻,異哉!
【白話翻譯──Gemini 2.0 Flash生成】
我家原本是貧寒的家庭,世代以清廉正直的家風傳承。我生性不喜歡奢華,從我還是個幼兒的時候,長輩給我穿上華麗的衣服,我總是感到羞愧難安,並且把它們丟掉。二十歲僥倖考取了功名,在「聞喜宴」上,只有我沒有戴花。同榜的人說:「皇上的賞賜,不能違背啊。」我才戴了一朵花。我平時穿衣只要能禦寒就好,吃飯只要能吃飽就好。我也不敢故意穿破舊的衣服來假裝清高,以博取名聲,只是順從我的本性罷了。
現在的人都以奢侈浪費為榮耀,我卻獨自認為節儉樸素才是美德。大家都嘲笑我固執鄙陋,我並不認為這是缺點。我回答他們說:孔子曾說:「與其放縱而不謙遜,寧可固執一點。」又說:「因為簡約而犯錯的人很少!」還說:「有志於追求真理的士人,如果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為恥辱,那就不值得和他談論真理了。」古人把節儉當作美德,現在的人卻把節儉當作可以責備的缺點。唉!真是奇怪啊!
【作者】司馬光(1019-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他以編撰《資治通鑑》聞名於世,這部史書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司馬光為人正直,力主廢除「新法」,政治立場偏保守,世稱涑水先生。
【AI繪圖】
本圖使用AI工具Gemini內建的Imagen3.0生成。
提示詞(Prompt)為:
一、依據〈訓儉示康〉的文章內容繪圖。
二、不要太古老,要讓國中生感受到:有一位父親,具愛心與耐心,叮囑孩子要謹慎花錢,生活節儉,不要浪費。
【心智圖(Mindmapping)】
其他參考網址
高中國文學習網 https://cerclearning.tp.edu.tw/classical/datapage/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