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內容:演講稿設計,文字指令→AI演講稿→對手勢及語調的建議
演講稿設計
文字指令(張藝璉設計,可依照自己需求加以更改)
「請參考沈復〈兒時記趣〉的內容,以此為出發點,但可以補充其他古今中外名人事例,為我創作一篇演講稿草稿。這篇演講稿的題目是:「我想成為一個常保童心的人」,意思是童心不隨著年紀增加、人格穩重而完全消失,相反地,在人生各個階段,都能如孩子一般,對新事物感到好奇、懷有探索的意願,也樂於在行動中成長。我是國中生,演講時間為四至五分鐘,請參考我的目前身分與演講時間,撰述的內容不要太深奧,也不要太冗長。」
以下為「ChatGPT3.5」提供的演講稿:
### 我想成為一個常保童心的人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題目是——「我想成為一個常保童心的人」。
小時候,我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看到一隻螞蟻,會蹲下來觀察;聽到大人說「月亮會跟著我們走」,會忍不住一直望著夜空。但隨著年齡增長,這些純真的想法好像漸漸被功課、壓力取代了。我常在想:我們真的要長大就失去童心嗎?
沈復在〈兒時記趣〉中,描述了自己童年時如何想像蚊子像小鳥,如何和夥伴一起鑽進草叢,假裝自己來到了「另一個世界」。這樣的童心,不只是天真的幻想,更是一種勇於探索的精神。而這種精神,其實並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反而能讓我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發現新的樂趣,開創新的可能。
像是愛因斯坦,他被認為是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但他曾說:「我沒有特別的才能,只是充滿好奇心。」這種像孩子一樣的求知慾,讓他發現了許多驚人的科學定律。還有日本的動畫大師宮崎駿,他即使年過八十,仍然喜愛觀察大自然,從孩子的視角創作出一部部充滿想像力的作品。
這些偉大的人物,讓我相信——童心不是幼稚,而是一種對世界的熱情,一種願意挑戰未知的勇氣。或許我們不能像沈復一樣,跑進草叢「尋幽探勝」,但我們可以在生活中保持一顆好奇的心,試著去發掘新事物,嘗試不同的興趣,甚至在面對困難時,用更開放的態度去迎接挑戰。
所以,我希望自己無論長到多大,都能保有童心。就像沈復、愛因斯坦、宮崎駿一樣,始終對世界充滿好奇,敢於探索,樂於學習。因為,真正的成長,不是拋棄童心,而是在穩重與純真之間,找到最好的平衡。
謝謝大家!
手勢或加強語氣之建議
參考指令:「演講時需要有一些手勢,或加重語氣、音調,做為輔助。你可以建議在這篇演講中的什麼地方加上強調語氣或手勢嗎? 」
ChatGPT針對上方這篇演講稿所提供的建議:
當然!適當的語氣變化和手勢可以讓演講更生動、有說服力。
以下是一些建議的強調點與手勢輔助:
### **1. 開頭:引起共鳴**
**語氣:**語調自然但帶點疑問感,吸引大家的注意。
**建議手勢:**
👉「小時候,我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看到一隻螞蟻,會蹲下來觀察……」—— **模仿蹲下的動作,或用手指比出「小小的螞蟻」**。
👉「聽到大人說『月亮會跟著我們走』,會忍不住一直望著夜空……」—— **手指向上,做出仰望天空的動作**。
### **2. 轉折: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語氣:**放慢速度,帶點疑問語氣。
**建議手勢:**
👉「我們真的要長大就失去童心嗎?」—— **雙手攤開,表達疑問**。
### **3. 引用沈復〈兒時記趣〉:描繪童趣**
**語氣:**語調稍微提高,帶點興奮感,讓聽眾感受到童趣。
**建議手勢:**
👉「如何和夥伴一起鑽進草叢,假裝自己來到了『另一個世界』。」—— **雙手在胸前比劃出『門』或『探索』的動作**。
### **4. 提出榜樣,增加說服力**
**語氣:**語速適中,語氣堅定。
**建議手勢:**
👉「像是愛因斯坦,他被認為是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但他曾說:『我沒有特別的才能,只是充滿好奇心。』」—— **手掌打開,向聽眾呈現『愛因斯坦的名言』**,然後輕輕握拳,強調「好奇心」的重要。
👉「還有日本的動畫大師宮崎駿,他即使年過八十,仍然喜愛觀察大自然……」—— **雙手輕輕畫圓,象徵「想像力」與「創作」**。
### **5. 呼籲大家保持童心:語氣加強,激勵聽眾**
**語氣:**逐漸提高語調,展現熱情,最後收尾時語氣堅定。
**建議手勢:**
👉「這些偉大的人物,讓我相信——童心不是幼稚,而是一種對世界的熱情!」—— **右手握拳,放在胸前,強調「熱情」**。
👉「所以,我希望自己無論長到多大,都能保有童心。」—— **張開雙手,象徵開放與接受新事物**。
👉「真正的成長,不是拋棄童心,而是在穩重與純真之間,找到最好的平衡。」—— **一隻手掌向上(穩重)、一隻手掌向下(純真),象徵「平衡」**。
### **6. 結尾:感謝大家**
**語氣:**語速稍慢,語氣誠懇。
**建議手勢:**
👉「謝謝大家!」—— **微笑,雙手輕輕合十或張開,表達感謝**。
這樣的語氣變化與手勢,可以讓你的演講更具感染力,也更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
【人的反思】 張藝璉/2025.3.19
一、要有自己的精神:AI寫的演講稿及它對手勢、語調的建議,看起來都相當不錯,但演講者還是要從頭到尾讀過一遍,並加以修正、刪減或補充,重要的是,最終版的演講稿,必須符合自己的想法或個性。自己要先喜歡這樣的演講內容,能夠邊講邊覺得感動、有熱情、有意義,這樣才可能感動聽眾。
二、要多次檢視與編修後再定稿:寫文章要不斷修改,一份演講稿,也應該要多次檢視、修改。等到比較滿意了,就反覆練習。
三、練習到最後,應該是不看稿也能講:可以把內容摘要、寫出大綱。最初先看著整份演講稿練習,中途目標是看著大綱可以講,最後目標應該是不看稿、不看大綱,就能憑著腦海中的大綱演講,忘稿的地方可以臨場發揮補足。
本頁最近編輯日期:202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