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與國立高雄大學合併一案,雖然議題討論已經數年,然而,在校學生想法如何?缺乏具體的調查數據。很多學生只是從新聞上聽說兩校可能合併,卻未曾被詢問意見。新聞提及「學生會」曾舉辦過意見調查,但並非「校方」發起的全面調查,很多學生忙於個人課業,可能未曾注意及參與到調查。
身為在校學生,希望學校能公開舉辦校內意見調查,先分析合併與否的好處與壞處,再由師生們投票表達意見。
今晨與AI簡短討論,兩校合併將有何利弊?AI提出「可能的優點」四項:學術資源擴充、規模提升、校園空間增加、行政效率提升;也提出「可能的缺點」四項:校園文化與認同感、交通與生活適應、資源分配矛盾、入學門檻變動等;而若舉辦校內學生意見調查,AI提出,學生可能會考慮:個人利益、學校認同、實際影響等,表達意見。
敝人意見是:兩校無需合併,中山大學與高雄大學應該維持良性競爭,讓彼此都持續進步。若合併後,高雄同時存在「中山+高雄」及「高雄科技大學」兩大學校集團,學校本身的定位和特色,將很難明確。比如說,中山一直強調「山海胸襟」,可是位於楠梓的高雄大學並不特別強調海,合併後,還要不要強調海洋特色,還是海洋雖依舊重要,卻不需繼續成為特色標誌?
猶如企業規模太大,創辦人或長老的「初衷」可能無法遍及每一分支;學校規模太大,可能也有這個問題。中山與高雄兩校,原本都已是學生眾多的學校,也各有擅場。與其合併,或許密切合作、良性競爭,成為高教領域的合作典範,會讓兩校在大學面臨少子化與AI的挑戰與衝擊,仍保有競爭力及存續機會。
本文為個人意見,但用心敘述過。恐文沉,已另備網址留存意見。敬請各位師長、學長指正。(2025.4.1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