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相信,只要有決心、有方向、肯持續努力,再艱難的事業終究會開花結果。
因此,即使咖啡廳始終處於虧損邊緣,我仍堅持投入研發新品、導入外送平台、優化流程;即使保健產品的市場艱難,我也沒有停止分享知識、持續學習。但心裡清楚明白,真正的突破口,不在「多角經營」,而在「回歸核心」。
那段時間,透過跑步、閱讀、與朋友交流,我反覆聽見同一個訊息:年過五十,該做的是你「真正擅長」且「樂此不疲」的事。
我問自己:「如果現在不能重新建立一個讓我真正有信心的事業,那我這一連串的打擊,怎麼翻身?」
答案很明確:夏冬令營,就是我的原點,也是我的強項。
於是我創立了自己的品牌與公司,正式啟動營隊的招生計劃。心中知道,這一回,我已經沒有退路。
創業的第一關,是產品定位;第二關,是定價策略。
我選擇了與過去合作默契的營地,過去的信任與溝通基礎讓啟動更有效率。然而在定價策略上,我面對一場內心拉鋸戰:
一方面,我必須創造與前公司清晰的市場區隔,避免惡性競爭;另一方面,我必須給出足夠的利潤空間,讓股東和未來的員工看到希望。
結果,我選擇了一條最難走、但也最有信念的路——將價格定在市場最高點。
我知道,這會帶來初期招生的極大困難。
沒有資金建置精美的網站,我只好自己搭建;沒有廣告預算,我自己寫文案、經營粉專、發社團、寄郵件;還從零開始學ChatGPT、剪影片、設計圖文,只為讓更多人知道我們正在努力打造一場真正有教育價值的營隊。
偶爾也收到陌生人回覆:「你這樣寄訊息讓我感到困擾。」我只能連聲道歉,並細心調整名單。那一刻,我真的知道什麼叫「一個人撐起一個團隊」。
但也正因為沒錢,我不會浪費任何一分精力在如何花錢上,而是全心全意學習如何賺錢。
免費資源成了我最寶貴的資源,我的每一次學習都必須立刻應用,每一分努力都必須看到反饋。這是一場極限挑戰,但也讓我知道什麼叫創業真正的本質——不是光鮮的展現,而是不放棄的堅持。
半個月過去,業績是零。信心開始動搖,壓力在心中積聚成一場風暴。
我看著鏡中的自己問:
「劉帥帥,你真的適合創業嗎?」
這個問題,至今仍在我心中迴盪。
「定價策略,不只是數字的選擇,而是你對未來的信念有多深。」
📌 【內心提醒】本章提醒自己的一句話
「創業的對手不是別人,是你在懷疑自己時,還能否選擇相信自己。」
💡 【三個收穫】從定價挑戰中學會的事
沒有資金,是學習創意與實踐的最佳時機
——錢買不到的資源,才是最難複製的競爭力。
價格不是問題,價值才是答案
——只要能提供比價格更強的體驗,市場自然會聽見你。
沒有退路,是信念最純粹的燃料
——當一切只能靠你,才會發現自己的潛力有多深。
📖 【推薦閱讀】陪伴行銷與創業的書單或語錄
《從0到1》——Peter Thiel
獨特定位與差異化,是創業真正的護城河。
《別讓行銷害了你》——Seth Godin
好的行銷不是追求關注,而是建立信任與共鳴。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查理・蒙格
成功來自於逆向思維與極度紀律,正是創業初期最需要的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