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教育集團的隔天,我沒有選擇休息,也沒有沉溺在情緒中,而是火速投入另一場戰役——創業開咖啡廳。
這原本應該是夢想的起點,卻很快成了現實的震撼教育。
我對咖啡一無所知,連拿鐵和卡布奇諾的差別都分不清,就這樣一腳踏入競爭激烈的市場。每天早上七點半開門,一直到晚上七點半才關店,沒週末、沒假日,幾乎與家人錯身而過。咖啡的溫度可以調控,合夥人的意見卻難以磨合。營業額遲遲無法突破,甚至不及我過去薪水的一半,而各項開銷卻毫不留情。
我要繳店租、水電、食材費,還要負擔三個孩子的私校學費、房貸、保險,與家中日常生活費用。每一筆支出,都是壓在胸口的石頭。儲蓄很快見底,我開始刷卡應急,再辦卡、再刷卡,一卡還一卡,成了不斷輪轉的債務遊戲。當連信用卡的最低還款額都繳不出時,那些深夜收到催繳簡訊、接到來電卻不敢接聽的時刻,真讓人快要喘不過氣。
我,曾是年薪百萬、帶領上百人團隊的副總,如今,卻連便利商店前的提款機都會選擇繞路走,只為逃避那幾個熟悉的數字。
那段日子,我問自己最多的一句話是:「我是不是太傻了?」
然而,也正是這段經歷,讓我徹底看清——創業,從來不是自由、浪漫、彈性工作時間的代名詞,而是一場孤獨、血汗與現實的全面對抗。
我不後悔創業,因為這是一場關於內心肌肉鍛鍊的歷程。它讓我學會謙卑面對無知、勇敢修正方向,也讓我真正懂得什麼叫風險、什麼叫責任、什麼叫真正的堅強。
跌倒不可怕,最怕的是跌得沒聲音,更可惜的是跌得沒學到。
「人生不是輸在跌倒,而是輸在跌倒後不敢再站起來。」
📌 【內心提醒】本章提醒自己的一句話
「別讓曾經的高位,成為你拒絕重新學習的理由。」
💡 【三個收穫】從挫折中學會的事
認清現實比幻想更重要
——創業不是熱血故事,而是現金流與風險控管的修行。
團隊共識比想法更重要
——合夥人之間若無清晰的角色分工與信任機制,將是最大的成本。
內心肌肉比體力更重要
——真正撐住一個人走下去的,是面對失敗仍能保有信念的心理韌性。
📖 【推薦閱讀】陪伴低潮的書單或語錄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所謂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這本書幫助我重新審視「自我價值」的定義。
《當下的力量》——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
「讓痛苦存在,但不與它為敵。」學會與低谷共處,才能從中汲取能量。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查理・蒙格
「反直覺思考」與「逆向檢視」是我重新理清創業盲點時的重要參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