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兩次創業的高低起伏,我的內心變得更加堅韌,但也曾陷入過一段看不見出口的低谷。那時,我感到自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目標,甚至,連前進的動力都逐漸消散。
我不願就此沉淪。
於是,我選擇用跑步讓心靈流動,用閱讀和聆聽演講為自己充電。每天清晨,我一邊跑步、一邊戴著耳機聽著各種激勵演講與生命故事。這些片段,像是穿越厚重陰霾的一道道光。
就在這樣的「流動與沉澱」中,我遇見了轉機——一個讓我重拾希望與行動力的觀念:「吸引力法則」。
原來,我內心渴望學習、渴望突破的東西,正在透過各種形式靠近我。
書本裡說:「當你專注於你真正想要的,宇宙會用看似偶然的方式回應你。」我開始留意到,那些我正在讀的書、聽的演講、遇見的人,都在替我解答我正在思索的問題。
我也逐漸明白:人生的每一段空白,都是為了讓你重新看清自己真正熱愛的事。
我問自己:「我擅長的是什麼?」答案,其實一直都在我心裡——夏令營、冬令營,我最熟悉、也最熱愛的教育現場。
我高興極了,彷彿找回久違的自己。
但老天爺似乎總愛在你剛覺得「搞懂人生」的那一刻,送來下一階段的考題。當我以為回歸夏冬令營是「重回舒適圈」,哪知道,那才是真正挑戰的開始——一場關於信任、人性、選擇與價值的深層修煉。
但我已不再懼怕。
因為我知道,只要心懷信念,生活總會以最奇妙的方式,推著你走向你該去的地方。
「當你全心渴望改變時,整個宇宙都會悄悄為你讓路。」
📌 【內心提醒】本章提醒自己的一句話
「當你不知道該往哪裡走,就先走向你內心最熟悉的地方。」
💡 【三個收穫】從低谷中學會的事
行動,是走出迷茫的第一步
——別等有答案才出發,往往答案是在行動中出現的。
情緒需要出口,而不是壓抑
——跑步、閱讀、寫作、聆聽,都是療癒自己的方式。
信念不是迷信,是選擇相信自己仍有力量的開始
——「吸引力法則」不是神奇魔法,而是你選擇不放棄的信號。
📖 【推薦閱讀】陪伴轉念的書單或語錄
《祕密》——朗達・拜恩(Rhonda Byrne)
吸引力法則經典著作,讓我學會「把焦點放在希望上,而非恐懼上」。
《心態致勝》——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
將成長型思維帶進生活,是讓我脫離低谷的關鍵。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史蒂芬・柯維
「以終為始」、「不斷更新」這兩個概念,讓我學會與自己長期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