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社會參與
◎ 社團參與課程
學校為培養學生多元課外興趣、團隊合作精神、人際社交能力以及社會關懷意識等教育目標,特別設立「社團參與」課程,希望藉由該課程讓學生培養人際関係,把興趣變成成技能,112學年共計有103個社團運作中。
本校於108年完成G棟整建及周邊環境改造,目前學生社團辦公室集中在G棟大樓,社團辦公室管理包含:G棟33個空間(45個社團進駐)、M棟2個空間(2個社團進駐)、三連堂5個空間(4個社團進駐);以G棟為中心,北接造型景觀集合場,南逢大操場,東有風雨球場,西行則可達優活(體育)館,提供學生活動更優質並可豐富活用之運作空間。社團活動為學生累積就業核心能力最重要的課外活動課程學習管道,本校搭配政府部會計畫補助款項,各年編列200餘萬元之社團設備費用,及近300萬元學輔經費款項,以充足資源鼓勵社團辦理多元豐富之校內外活動,有效提升社團學生活動參與意願和活動辦理成效。
◎ 服務學習課程
發勤勞作教育改革,以生活教育為出發點,涵養師生良好品德
自 108學年度勞作教育已改為服務學習課程,並於111學年度起,本校服務學習課程實作時間已從每日上午7時30分、中午12時10分調整成依大一各班級課表排定節次實作,並鼓勵一至三年級學生參與「自主實踐 123活動」,課後落實「1.帶走個人垃圾、2.黑白板板擦乾淨、3.恢復桌椅原貌」三步驟,培養學生愛護公物之良好習慣。以生活教育為出發點,透過維護自己使用的環境,體會正向工作態度,進而涵養良好品德,而非單純著重於維持校園環境整潔。
◎ 推動品德教育
推動服務學習課程落實生活教育,由校內實作、講座活動到維護教室整潔的品德教育落實以及校外社會關懷活動,由內而外形塑學生品德精神,2023年共計辦理69場次、9,851人次參與。
建置四大品德教育環境形塑據點,包括自取自還的「信雨傘」、承辦遺失物招領及二手物捐贈的「義窗口」、位於學生宿舍及圖書館,提供學生免費索取二手物的「誠小舗」以及推動精緻分類的「實綠點」,將品德教育具象化並自然融入生活中,更定期舉辦二手物活動,透過物資循環學習爱物借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