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科技大學「藏碳蘊漁:古都土城仔綠電創能與智動養殖之跨界整合永續淨零發展計畫」萌芽型USR計畫學生團隊,日前於財團法人麗偉基金會主辦之「2023能源暨工程創意競賽」,作品展現優秀創意思考與完整論述,榮獲最佳創意獎的佳績。
南臺科技大學「藏碳蘊漁:古都土城仔綠電創能與智動養殖之跨界整合永續淨零發展計畫」萌芽型USR計畫,日前舉行「校慶綠電草地音樂會」,以音樂表演推廣綠能發電,並偕同該校社會責任暨環境永續發展中心與USR計畫團隊,辦理「2023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聯合靜態成果展」,呈現該校今年度豐富實踐成果,為54周年校慶增添亮點。
南臺科技大學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補助112年度點亮左鎮相放伴—創意生活加值計畫之USR社會實踐課程,係透過各個專業學門教師與學生,實際參與打造符合南臺師生的社會實踐課程。此項課程是由南臺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老師蔡雅玲於112學年度,運用電子商務課程,帶領該系三甲及三乙的學生們,到左鎮老街與公館社區做電商行銷活動簡報之校外教學,也希望透過年輕人的創意,為老街與公館社區提出解方。
南臺科技大學「跨樂尬陣:南流西起共融藝起來」USR計畫與西港區公所及西港區農會攜手合作,日前盛大辦理胡麻節暨農會百週年慶,行動具體支持學生的在地活動,展現該校跨領域創展專業人才培育成果,攜手在地居民,運用在地文化、特色農產元素,新創歌謠共慶西港農會百週年,行銷西港之文化底蘊。活動邀請南臺科技大學校長吳誠文出席,並邀請來自海地的黑人靈魂歌手畢諾煦與其爵士樂團共襄盛舉,為百年節慶帶入國際色彩,也提供該校學生與世界級藝術家合作的難得機會,累積跨域創展的實務經驗。
南臺科大USR計畫團隊日前承辦教育部的「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USR計畫,從107年開設「老街文創與再生課程」,每年培育學生關壞五條港的神農街、正興街、新美街、信義街等老街,為老街設計認識老街的闖關遊戲,六年來帶領500多位學生進行遊戲設計,已有12款正式公開讓民眾體驗認識老街的遊戲,成為神農街街區博物館的一大亮點,成績斐然。
南臺科技大學青銀共創USR團隊長期深耕在地,為投入高齡暨失智樂活及友善之實際關懷行動,於今(18)日與國立台灣文學館攜手合作,串聯在地、社會局、衛生局、企業及USR夥伴學校等產官學資源,成功舉行「青銀幸福憶當年-失智友善樂活嘉年華」活動,社會局盧禹璁局長代表黃偉哲市長出席活動,以及衛生局蘇世斌局長、老人福利科鄭妙君科長、中西區及南區課長、及南臺科大余兆棠教務長等人均到場關懷長輩,體現溫馨高齡福祉情。活動邀請實踐場域及鄰近社區近150位長輩共同參與活動,青銀共融同樂,在寒冬中帶來溫暖的感受。
南臺科技大學「藏碳蘊漁:古都土城仔綠電創能與智動養殖之跨界整合永續淨零發展計畫」萌芽型USR計畫學生團隊,日前於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主辦之「2023智慧科技應用創意競賽」,創意發想與原型實作皆表現優異,榮獲創新實作組銀獎的佳績。
南臺科大青銀共創USR團隊與「護心善循有限公司」產學攜手合作,結合關懷高齡議題之台南市議員、在地夥伴中西里、東門里里長,及富邦人壽、應元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等社會企業,導入台灣白沙屯慈昕醫護文化協會、府城木偶劇團、國興歌劇團等單位,於日前舉辦「健康久久慶城門」里民健康促進活動,以活力老化之永續經營理念,及促進老幼中青世代共融,邀請中西里、東門里共一百多位長輩及其家人齊聚於東區勝利國小一同歡度健康久久慶城門活動,社會局機要秘書呂維胤及多位議員均親臨現場同樂,透過青銀互動、家人的陪伴與濃濃的懷舊味,讓長輩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關懷。
南臺科大青銀共創USR團隊與「護心善循有限公司」產學攜手合作,結合關懷高齡議題之台南市議員、在地夥伴中西里、東門里里長,及富邦人壽、應元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等社會企業,導入台灣白沙屯慈昕醫護文化協會、府城木偶劇團、國興歌劇團等單位,於日前舉辦「健康久久慶城門」里民健康促進活動,以活力老化之永續經營理念,及促進老幼中青世代共融,邀請中西里、東門里共一百多位長輩及其家人齊聚於東區勝利國小一同歡度健康久久慶城門活動,社會局機要秘書呂維胤及多位議員均親臨現場同樂,透過青銀互動、家人的陪伴與濃濃的懷舊味,讓長輩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關懷。
南臺科大承辦教育部的「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USR計畫,從107年成立計畫蹲點-五條港文化會館,就擔負起社會學堂的任務,每月會舉辦五條港職人系列講座、神農街住民說故事系列講座與神農街請啉茶-食茶做物系列DIY手作課程。因疫情計畫團隊開始到職匠工坊開直播,意外發現到職匠工坊最能夠貼近瞭解文化底蘊,開始策畫將講堂從五條港文化會館移到職匠工坊。日前將講堂移動到水仙宮前的百年餅舖寶來香,針對「百年寶來香的傳統餅藝認識與體驗」主題,開辦「2023神農街住民說故事移動講堂系列-來阮兜聽古做物仔」。
南臺科大教育部的「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USR計畫團隊,為彰顯鹽水特色,找出蜂炮慶典的文化根源,與武廟及台南市竹會合作,研發出傳統的竹砲架。為讓蜂炮與竹仔街竹產業文化能永續發展,特別將傳統的竹炮架再開發出小型的炮架,從109年起,到鹽水的國小針對高年級學生,進行竹炮架的文化認識與組裝學習課程,歷經四年今年終於達成鹽水八所國小都上過竹炮架課程的目標。
南臺科技大學青銀共創USR團隊,日前受台南政府社會局南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邀請,一同舉辦「花甲多元趣生活-花甲玩桌遊」,帶領金華、溫陵、鯤鯓三個實踐場域社區長輩走出家門學習新知,共有32位長輩與16位學生組隊,參與進行跨社區交流與青銀共伴Hi拉密玩咖益智防失智桌遊比賽,長輩們寶刀未老,活力熱情不減,競賽戰況刺激,在一番激戰過後,最終由鯤鯓社區長輩榮獲第一名,溫陵及金華社區長輩也分別獲獎,學生們雖敗猶榮,充分展現出高齡樂活之腦力激盪不老智力。
南臺科大承辦教育部的「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USR計畫,經過五年的努力,已將神農街建置成沒有屋頂的老街博物館,計畫的駐點五條港文化會館成為博物館的服務中心,延續以往會館每月神農街住民說故事系列講座的常態活動,日前於服務中心邀請新駐店「袋」的洪榮茂老闆,舉辦「皮革與生活」講座,民眾反應熱烈。
拿著火炬報佳音是左鎮教會及周邊居民的重要記憶,象徵地方居民守護共同信仰與生活的回憶,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雙十連假在左鎮老街辦理「左鎮火炬文化傳承共好計畫」成果展。
左鎮區長余基吉表示,菜寮溪流域文化資源豐富,地方社團、青年與學校間彼此合作,透過故事的講述、技藝的流傳與創新,讓文化得以用不同面貌推廣出去,帶動地方,讓彼此共榮共好,也期望往後能夠永續合作,繼續讓左鎮發光。
南臺科技大學社會責任暨環境永續中心,日前舉辦112學年度「{南臺人佇遮}USR × SDGs學生社群博覽會」,吸引300多位教職員生駐足體驗。此次博覽會由5個USR學生團隊自主策劃執行,於互動活動中介紹計畫嘗試改善的社會議題,分享各項行動方案成果,廣邀更多南臺人加入USR的行列。
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串聯左鎮教會、左鎮國小及南台科大USR計畫,透過耆老講故事、在地技藝工作坊、火炬復刻及創新傳承等課程,讓在地學子學習火炬的歷史、竹子文化技藝,報佳音祝福等,進行文化體驗及傳承。
南臺科技大學《跨樂尬陣:南流西起共融藝起來》USR計畫「竹韻芝鄉」學生團隊日前獲得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青村白皮書-洄游農村計畫」最美農村獎及個人螢光點點獎,用音樂及網路Podcast唱出胡麻芝鄉,西港之美。
該團隊於暑期辦理「在地增能Podcast培訓課程」,由知名主持人劉玉林、節目製作人林冠岑及南臺科大畢業生林顯祐3位講師,與《跨樂尬陣》團隊傅宥宸、鄭安辰、陽詠如、官姵妡、張愷恩、施羿辰、李紹筠、洪玉芳、郭宥杰、李敏寧等十人,於系列課程中傳授主持技巧、節目企劃安排、硬體使用、直播操作等課程,南臺科大學生與在地居民於結業時製作了8集充滿在地元素與精采故事的Podcast節目,已於各大串流平台上架,由Podcast,強化西港的在地文化認同,也讓更多人了解西港的獨特價值與特色。
南臺科大青銀共創USR團隊與「台灣福生環境住易聯盟」產學攜手日前舉辦「高齡幸福居家安全生活USR與CSR產業TALKS對接會」,以推動幸福永續、人本健康及尊嚴福祉的高齡友善環境,打造高齡者樂活安全及幸福居家的活力老年。活動在成功大學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教授江哲銘、及福樂多董事長暨聯盟理事長蔡錦墩的帶領之下,結合七組企業主,透過演講和實質互動,針對高齡福祉產業創新的實踐經驗進行分享和交流。與會的有富邦人壽、奇美醫院、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高雄銀行、友達頤康科技、台灣TOTO、阿瘦實業、及雅緻住宅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等近50位醫療暨企業夥伴蒞臨現場交流!會中並有青銀共創USR夥伴學校、老福機構、社區長輩及高福系師生等社群,就高齡者樂活安全居家議題進行研討,盛況空前且互動熱絡。
南臺科技大學《藏碳蘊漁:古都土城仔綠電創能與智動養殖之跨界整合永續淨零發展計畫》萌芽型USR計畫學生團隊,於教育部「永續能源跨域應用人才培育計畫-海域再生能源聯盟中心」主辦之「2023全國海洋能源創意實作競賽」,創新構思與實作精神深獲肯定,勇奪大專組冠軍的佳績。
南臺科大USR計畫團隊日前承辦教育部的「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計畫,今年再度舉辦夏季嘉年華活動,讓神農街的人潮不只在冬季元宵燈展,再炎熱的夏季裡也能聚集人潮,特別針對幼兒開發活動,讓神農街街區博物館的活動,獲得親子族群的好評。
南臺科大USR計畫團隊日前承辦教育部的「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計畫,繼去年與台南市文化協會及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合辦「藝師藝友文化資產傳統工藝手作課程」,獲得極大迴響且反應熱烈,今年夏天再度攜手合作「2023藝師藝友文化資產傳統工藝手作課程」,並嘗試拓展不同的傳統工藝, 以及在不同的古蹟景點開課,共推出三堂傳統工藝手作課。
南台科大流行音樂產業系申請USR計畫,與西港區公所合作,透過「走讀西港」方式,了解西港區的人文,體驗在地產業。
南台科大的USR計畫「跨樂尬陣-南流西起共融藝起來」,以西港區為基地。西港區長李鴻裕指出,為讓南台學生可以更為快速了解西港區,特別以走讀方式,結合轄內多個景點,感受產業及地方文化特色。
南臺科技大學師資教育培育中心日前承辦第14個年的「教育部師資生實踐史懷哲精神服務計畫」,由10名來自教育經營班、企業管理系、餐旅管理系、全球經營管理研究所、視覺傳達設計系、機械系和應用英語系等系所的師資生發揮技專院校學生實作專長,串聯該校「點亮左鎮相放伴」、「跨樂尬陣:南流西起共融藝起來」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團隊,以「走入大仁社區,邁向在地永續」為主題,為台南市成功國中七年級新生與八年級學生舉辦為期三周的暑期營隊。
南臺科技大學「青銀共創打造自在智慧不老力USR計畫」,為提倡節能減碳環保愛地球,日前於蚵在心底的鯤鯓USR工作站,舉行「作伙來喊價,二手市集好好玩」活動,以促進長青攜手共融,活力健康老年,深受歡迎與喜愛,整個活動氛圍熱絡且青銀互動共融的畫面令人十分感動,活動圓滿成功。
南臺科技大學《藏碳蘊漁:古都土城仔綠電創能與智動養殖之跨界整合永續淨零發展計畫》萌芽型USR計畫日前推派學生團隊,參與由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國立台灣大學水工試驗所等單位聯合主辦之第七屆全國高中職大專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至花蓮縣吉安鄉木瓜溪畔之微水力環境教育場地參加決賽,創意與專業實踐深受肯定,獲得大專組季軍的佳績。
南臺科大教育部的「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USR計畫團隊,今夏再度以Bingo連線挑戰概念,與台南市文化協會以及神農街週遭21家店家共辦「2023神農街夏季瑰寶探索集章活動」。希望在後疫情時代,民眾透過瑰寶探索的闖關活動,深入了解神農街的美好,並認識各店家的特色。
南台科大師培中心暑假與台南市成功國中合作執行三週史懷哲計畫,師培生將專長融入多樣性課程,成中國一、二學生除藉由議題讀本討論等理解永續發展指標(SDGs)的重要,並帶著自製的數位相機走入社區展開路上觀察、睦鄰關懷長者的活動。
大手攜小手,文化局和南台科大合作USR計畫,推出「藝師藝友」傳統工藝手作課程,包括糊紙、竹編、剪黏等;文化局表示,工藝高手在民間,為扎根傳承,讓學子至古蹟拜師學藝。
南台科大與台南市文化局攜手合作「2023藝師藝友文化資產傳統工藝手作課程」,邀請糊紙、剪黏和竹編的傳統工藝職人, 分別在屎溝墘客廳民宿、兌悅門古蹟和神農街裡五條港文化會館開課,在傳統工藝與百年古蹟的場域裡,拜師學藝別有一番風味。手作課程自8月6日陸續展開,名額有限歡迎把握機會報名。報名網址請至「台南市社區事」粉專查詢。
南臺科技大學USR計畫鹽水團隊自從109年成立「津之竹創藝教室」以來,深耕鹽水地區竹藝文化的傳承活動,深受鹽水區當地民眾的支持與肯定。為讓這項傳統工藝更加亮眼,發揚往昔鹽水竹子街的風華,透過尋找往昔鹽水傳統竹文化,將陸續推出復育或研發的竹具課程,所製作完成的各項竹具,將成為2024年竹子運動會的主角。
南台科大「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USR計畫團隊,繼去年「夏季神農街Bingo連線大挑戰活動」,今年再度與台南市文化協會及神農街周邊二十一家店家共辦「二0二三神農街夏季瑰寶探索集章活動」,邀請民眾來神農街探索闖關,深入了解神農街的文化特質,並認識各店家特色。
南臺科大承辦教育部「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USR計畫的神農街場域,日前舉辦「漢藥飄香五條港-春興藥行與防蚊包製作」講座,希望透過講座認識北勢街(今神農街)與南勢街(今民權路)往昔與藥材的關聯外,也能讓民眾在講座中學習到中藥知識,並製作防蚊包對抗登革熱。
南臺科技大學「點亮左鎮相放伴」USR團隊日前與左中社區發展協會、左鎮教會、左鎮區童心合憶小學堂、左達工作室以及左鎮區農會協力辦理「左鎮青少年行動工作坊活動」,一同帶領左鎮地方青少年發揮行動力走入家鄉為左鎮在地帶來不同的改變。
南臺科技大學「藏碳蘊漁:古都土城仔綠電創能與智動養殖之跨界整合永續淨零發展計畫」萌芽型USR團隊,日前辦理111-2期末課程交流會,教師交流社會實踐課程執行經驗,生動分享學生於探索式教學歷程中展現的創造力與自信心。
南台科技大學流行音樂產業系學生進行「跨樂尬陣-南流西起共融藝起來」活動,六日走訪西港區南海水族文物館、曾文溪治水工事竣工紀念碑、永樂社區阿嬤綁掃把、劉家古墓、穀倉餐廳、阿農兄芝麻工坊等,瞭解人文地產景,作為寫歌及故事的靈感,參與學生收穫滿滿。
南臺科技大學「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USR計畫」以世界遺產5Cs,執行策略規劃課程,第三期強化專業與分工概念,結合數位設計學院、商管學院、語言中心與通識中心的跨領域師資,開設的二十門課程規劃成五大課群,以逐步完成神農街街區博物館與月津生活館的目標。往昔計畫的課程就實體海報展與線上成果展擇一辦理,第三期計畫為落實中長期效益評估資料的收集,並展現計畫以引導本校學生關懷地方,透過解決地方相關議題,培養學生相關能力,以達地方創生的成果,該學期特別於學期末南臺科大人文藝術大樓一展廳舉辦實體成果展,並於今(6)日線上成果展正式開展。
2023年第十三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日前公告結果,在全國上百學生團隊中,南臺科技大學「跨樂尬陣:南流西起共融藝起來」USR計畫學生團隊脫穎而出,獲得農委會十二萬經費支持,將於暑期以「竹韻芝鄉-聊西港事,唱在地歌」課程培訓暨在地談唱節目創辦計畫,走入西港攜手在地居民,於創作中凝聚彼此,於展演中行銷西港之美。
南臺科技大學《跨樂尬陣:南流西起共融藝起來》USR計畫團隊日前與臺南市西港區公所、西港區農會、後營國小、晒港有機智慧農產社召開年度合作方向共識會議,針對社區議題及地方發展脈絡進行交流,期盼透過整合大學、在地產業以及公部門的資源與力量,一同用共融創展推動「胡麻的故鄉」—西港的永續意象。
南臺科技大學承接教育部的「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USR計畫,於6/17-18在五條港文化會館舉辦兩款香包的DIY課程,繼虎年以端午節配戴香包以防病害的傳統習俗,開發虎你福氣驅毒除穢的神農街金華虎仔香後,今年兔年則以神農街六兔興旺燈展裡的優秀作品為主角,開發成有燈展故事專屬於神農街的可愛的香包,並於計畫團隊的神農街蹲點,五條港文化會館開辦兩款香包手作DIY課程,頗受民眾的喜愛與歡迎。
由臺南市政府指導,臺南市善化區公所主辦之2023結合臺南市善化區地方特色加值──沈光文文創行旅設計競賽,主要為讓大專學生們分享旅行(旅行梳洗包或是行李箱等等)和交通(安全帽之類的)用品;此一競賽之交流,結合沈光文先生「儒生文人」意涵與「行旅」發想的設計,展現創意的一場君子之爭。
112年教育部USR共同培力系列首場活動「誰說夏蟬不知冬雪?USR和它的長期效益評估」,6月9日上午9時10分在本校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有蓮廳舉行,目的在希望協助各學校瞭解USR中長期效益評估機制建立的內涵,同時透過試辦學校經驗分享與推動中心的觀察分析,瞭解大學執行中長期效益評估面臨的困難及未來改進方向,並進一步瞭解中長期效益評估與高教永續發展之間的關聯性。校內外教師學生近500人現場與線上參與。
南台科技大學師生執進入左鎮區挖掘出早期地方使用的雜草野菜,並與「左鎮童心合憶小學堂失智據點」合作,和阿公阿嬤們完成「阿嬤!嘿係啥草」作品,共造創意樂齡。
青銀共創美好在左鎮童心合憶小學堂失智據點實現,南台科技大學畢業生與阿公阿嬤們分享創作的點滴與展收到的回響,並介紹後續將由學弟妹們持續深化野菜雜草專題,透過傳承下,讓長輩的野菜雜草智慧,得以成為延伸為文創商品的重要基礎,創造樂齡智慧的價值。
南臺科大運用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點亮左鎮相放伴-創意生活加值計畫」,與臺南市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合作,日前於左鎮化石園區旁時光廊道公園舉行為期兩天的「漱石野集」市集活動。學生結合左鎮化石、野菜、水果、西拉雅文化等元素,負責市集之體驗活動,讓參與之親子家庭在遊逛完左鎮化石園區後,能以趣味、知性、手感方式體驗到左鎮獨特魅力。
「連路邊的雜草,都有機會成為地方創生的商品!」走進左鎮老街,南台科大視傳系的賴孟鈴帶著學生,從化石看見地方文創的生機。
南台科大視傳系賴孟鈴老師表示,和大多數偏遠鄉鎮一樣,左鎮老街同樣面臨了人口老化及外流的問題,以至於在地發展難以回復昔日榮景。從105年起,賴老師便帶領學生展開老街的再生計畫,第一步是以化石館園區為中心,由團隊設計遊程,帶領民眾在參觀化石園區之餘,也走進老街,聽聽社區的故事。
當全球各地因氣候異常帶來頻仍災害,永續成為全人類共通課題。國家,必須提出減量目標接受盤點;企業,在投資人與供應鏈的加壓下,ESG也成顯學;那大學呢?
答案很明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為各大學治理架構。除了強調傳統的學術聲望、研究能量,永續也成為「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的重點。今年最新結果,可看出大學投入永續治理後,榜單出現四大不同。
一場由南臺科技大學執行的USR計畫─「點亮左鎮相放伴-創意生活加值計畫」,廿八日在美麗的左鎮教會圍牆上,彩繪著十一幅傳達左鎮信仰之美的圖像,鮮明的內容不只讓居民了解教會故事,也讓遊客看見左鎮信仰文化的發展脈絡。
南臺科技大學推動教育部USR(大專校院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由高齡福祉服務系與陶藝社合作,走入東區大福里舉辦藝起七陶趣社區服務,由陶藝師和學生陪伴長輩製作陶藝,一方面增加同學實作技能,並陪養照顧服務與溝通合作能量。
4月26~27日,創價與南臺科大在該校圖書館修齊大樓共同舉辦「SDGs×希望與行動的種子展」。展覽中,除了介紹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意義及全球行動家的努力之外,並展示該校USR推動中心深入社區、帶動地方創生的各項成果。此外,創價大學部也以SDG12「負責任的生產消費循環」為主題,介紹了如何利用報紙製作再生紙以減少廢棄物及企業投入循環經濟的做法。
南臺科技大學日前獲教育部第三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5案補助,成績斐然,在全國公私立科大名列第一。此一成果無論在計畫件數或計畫金額皆為該校歷年最佳表現,顯現該校多年來以大學專業為在地議題開拓多元解方的行動與成果,以及師生投入社會實踐的充沛能量備受教育部肯定。
南臺科技大學與台灣創價學會為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同舉辦「SDGs x 希望與行動的種子展」,期盼透過展覽引發觀展者共鳴,鼓勵青年學子共同為環境永續展開行動,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為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善盡大學的社會責任,南臺科技大學將於4月26~27日與創價共同舉辦「SDGs×希望與行動的種子展」。
南臺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蔡雅玲老師日前運用企業倫理課程,帶領行流二甲與二乙的學生們到善化糖廠參訪校外教學,並邀請台灣潛水公司執行長陳啟恩先生到校演講B型企業,講演做好島國人民所需之海洋保護,與B型企業的商業運作模式。南臺科技大學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補助之USR課程,亦即「社會實踐課程」透過各個專業與學門教師與學生實際的參與經驗,打造符合南臺師生的社會實踐課程。
南臺科大教育部的「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USR計畫團隊,從虎年隨著花燈謝幕燈展結束後,轉換路燈上場的模式,日前舉辦閉幕典禮,在每位同學手持各住戶的6字兔小圓燈的圍繞下,為期一個多月的「2023兔年神農街元宵花燈展」,圓滿落幕。
葛鬱金俗稱粉薯,是古早的太白粉。台南市左鎮公館社區今(4)日舉辦「左鎮葛鬱金豐收祭」,希望更多人認識在地產業。國立成功大學惡地協作USR團隊也與南台科大師生攜手,協助偏鄉左鎮挖掘地方特色,為地方發展找到更多可能性。
南臺科技大學承辦教育部「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USR計畫的團隊,每年都會為燈展設計可愛的生肖小提燈,並於元宵節前夕為嘉惠喜愛燈展的民眾,日前該團隊舉辦神農街小提燈發放活動,雖遇大家需要補班上班的週末,仍然在二小時內將限量200個招財元寶兔小提燈發放完畢,足見小提燈深受民眾喜愛。
南臺科技大學USR計畫團隊承辦教育部「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計畫,已經是第六年舉辦神農街辦元宵花燈展,日前計畫團隊結合兔年與數字6,以「六兔興旺」為主題舉辦花燈展,希望燈展能六六大順,福兔迎祥、前兔似錦。
南臺科技大學《青銀共創》USR計畫團隊111學年度「生活照護輔具設計與應用」日前假校園內舉辦課程成果發表會,6組跨領域學生以各自設計的輔具為主題,展現課程輔具發想歷程及設計成果,具巧思並貼近長者實際生活所需設計提案多元創新,令人印象十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