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大陆生活清贫。那时,每户每人每月计划一斤肉,肉都不够,谁还去买骨头来吃?况且,南方以猪肉供应为主,很少卖牛肉。因此,不常吃牛肉,更不曾吃过牛尾巴。
老话说“人不可貌相”。牛尾也一样:看来不起眼,做菜绝对一流。记得,第一次吃牛尾,是在国外。一位台湾朋友做了一道啤酒煨炖牛尾。牛尾部肉炖得松软,尾骨周围富含胶质,加上啤酒味道,吃起来口感滑嫩和风味特殊。从此就记住了这道菜。
牛尾是牛身上活动频繁的部位,因而其肉的味道更为鲜美。逐渐尝试了牛尾的不同做法后,包括喝过不同的牛尾汤,对牛尾巴的各种吃法也越发了解了。
据朋友说,牛尾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成分。尤其补气养血强筋骨,对男性有壮阳之补。经查,牛尾巴在《本草纲目》中叫牛髓:“牛髓具有补中,填精补髓的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寿。”果不其然。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眼下正是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冬时新陈代谢减缓,免疫力随之下降,这时应做好冬季养生,养精蓄锐,培养明年健康体质根本。牛尾,是一项“填精补髓”的好食材。做一道牛尾的菜或者熬一锅牛尾汤,即可大快朵颐又可御寒强身健体,何乐而不为呢?
我喜欢的几道家常牛尾菜
· 红酒煨牛尾
· 红烧牛尾
· 清炖牛尾
我喜欢的几道家常牛尾汤
· 山药(淮山)牛尾汤
· 胡萝卜牛尾汤
· 蕃茄牛尾汤